他們擅長“捕風捉影”,以“逮”住颱風為樂;他們熱衷“與天下棋”,和老天鬥智鬥勇。他們就是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的“追風小組”。2007 年,“追風小組”首次啟動 “追風”行動,2010年他們將迎來第六個和第七個颱風的追逐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追風小組
- 別名:捕風捉影
- 對象:2010年
- 地點:中國氣象局
小組領導,追風裝備,探測儀器,追風歷史,追風原因,追風經歷,追風計畫,
小組領導
46 歲的趙兵科是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信息室主任。這位從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畢業的博士是上海“追風小組”牽頭人,其他兩位核心成員分別是36 歲的同濟大學博士方平治,以及62 歲的回聘高級工程師邵德民。
追風裝備
在上海氣象局的樓下,停著一輛白色的依維柯麵包車。乍一看,這輛車很普通,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它細微處的“改頭換面”:車輛尾部裝有一個金屬小梯子,人們可以順著梯子爬到車頂;車頂上裝有一個小巧的實景攝影頭,隨風轉動;車的左後方豎有一個類似迷你風塔一樣的伸縮管,它可以伸縮進行測風儀器的承載,最高可升至10 米;車輛前端也經過了一番改裝:增加了負重9000 磅的保險槓,射程500 米多米的大燈,連車子的底盤都整個升高了。
這就是追風小組的“追風車”,比普通的依維柯重4倍,重達4噸。沒有超高的車技,別想在大風中駕駛。
“追風小組”的移動探測主要利用追風車。追風車上整個車廂只有三個座位,其餘空間擺放了各種各樣的儀器。這些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移動觀測設備,多從德國和美國進口。
探測儀器
“追風小組”用於颱風探測的主要儀器有七種,包括了“捕風高手”風廓線儀,颱風來臨前,它被追風成員安置在追風車頂部,“仰望”天空的同時,它能為颱風做全身掃描,記錄下颱風的剖面圖。其他儀器還包括測量風速和溫度的超聲風溫儀、全自動車載氣象站等。
相比這些靜止的儀器,探空氣球攜帶的GPS 高空探測儀,能夠“主動出擊”,動態監測,在升空過程中,能記錄下最真實的颱風內部數據。這些氣球能上升至3 萬米的高度。但是,它的操作難點,在於放飛時需要與颱風鬥智鬥勇。
這些探空氣球全部是美國進口,綁在氣球下面的是一個立方體的“鹽水瓶”,那就是GPS 高空探測儀,它的側上方伸出長長的“觸角”,是溫度感測器;下方拖著長長的“尾巴”,是GPS 探測天線。這些設備是從美國進口的,單價2250元,橡膠製成的球皮,每隻近百元。若加上充氦氣的錢,每放一隻球,至少需花費2500 元。
追風歷史
自成立之日起,“追風小組”先後追逐了2007 年的“帕布”、“聖帕”、“韋帕”,2008 年的“鳳凰”以及2009 年的“莫拉克”。 2010年他們將迎來第六個和第七個颱風的追逐戰。
追風原因
颱風系統內部資料的缺乏一直是困擾颱風研究者和颱風預報服務者的難題,儘管利用衛星,人們可以巨觀地、及時地監測颱風的形成,窺探颱風的結構,但是衛星探測距離地表5000 米以下的天氣系統,會出現較大的誤差。因此,想要更深入地研究颱風等災害性天氣系統,離不開地面的“移動探測”。
追風經歷
“追風小組”的第一次追風經歷,卻並不順利。“帕布”太不爭氣了,害我們白忙一場。
按照原本預計路徑,颱風“帕布”將於2007 年8 月8 日登入福建,緊隨其後的是颱風“蝴蝶”。“追風小組”驅車1000 多公里,在預計時間前三天就趕到福建南部的漳浦。趙兵科回憶說,當時空中隨處可見飄旋的紙頁,路邊腳踏車整排整排被風颳倒。
原本以為勝利在望,誰料卻風雲突變。
8 月8 日凌晨1 時,“追風小組”得到訊息,2007 年第七號颱風帕布已在台灣省恆春實現了第一次登入,但已降至強熱帶風暴。“追風小組”從連續的風速探測資料中失望地發現,風速隨時間在減小,前面還見到27.8 米/ 秒的風速,相當於風力10 級,3 個小時後只有12 米/ 秒, 風力越來越小了。
帕布將來的命運,要么消散,變成一般熱帶雲團,或者被下一個颱風‘蝴蝶’吃了,併入蝴蝶尾部。最終,帕布的命運被專家言中,而颱風“蝴蝶”也突然轉向廣東,與“追風小組”無緣。
“逮”住颱風眼
就在與帕布擦肩而過幾天后,“追風小組”得知第九號颱風“聖帕”即將來襲,心有不甘的他們決心再次南下。在各方專家的商議下,他們將福建南部的、崇武鎮傍海國家氣候觀象台作為觀測基地。
福建崇武鎮位於泉州北部的半島,距離福州市160 多公里,距海邊僅一公里之遠。“追風小組”將“追風車”儘可能靠近海邊。海邊人煙全無,即便鎮上的大街上,行人也寥寥無幾。
8 月17 日晚上8 點,風力開始變大,平日穩如泰山的“追風車”開始左右搖晃。這對於“追風小組”的成員來說,卻是一個好兆頭。
觀測現場,“追風小組”成員把自重4 噸的追風車“五花大綁”。他們除了在底盤增加重量保持車身平穩外,還用食指粗的鋼繩將汽車四個角固定在地面上。汽車安全了,人怎么辦?“車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會很小心,但有時候還是像在風裡玩命。”趙兵科說,如果颱風過猛,他們在戶外工作必須支起鋼繩,一手拉著繩子,一手操作儀器。單位給每個追風成員都買了人身保險。
雨衣、雨褲、拖鞋,是“颱風小組”的工作裝備。“忙起來,有時顧不得穿雨衣,因為到時反正都是渾身濕透,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邵德民說。
根據衛星雲圖分析,颱風“聖帕”將於當天凌晨登入。趙兵科等人提前3 小時就走出追風車,外面狂風呼嘯,細密的雨絲隨風飄舞,風力有11 級,行走已經變得十分困難,雨衣的帽子在風中顫抖。
此時此刻,他們開始了“追風”最為關鍵的一項工作——每隔3 小時,放飛一個探空氣球。
凌晨1點,“聖帕”如期而至。從晚上到第二天白天,9 個氣球升上天空。這些氣球直徑約1.5 米,高約3 米。充氣、扎口、綁定GPS 高空探測儀,每一項步驟,都必須握緊這個“龐然大物”,一不留神就可能脫手。
在正常情況下,給這樣一隻氣球充氫氣,或者氦氣,幾分鐘就能搞定。但是在狂風暴雨中,足足需要充半個小時。有兩次,他好不容易將氣充滿,突然,一陣猛烈的颶風,如同刀子一般,朝氣球襲過來,氣球在暴風雨中狂舞,變換著各種扭曲的形狀,“啪”的一聲,被風削去了整個主體,他手裡只剩下一個皺巴巴的氣球手柄。
追風計畫
“追風計畫”誕生於2003 年9 月。與當年跟著伊曼紐在墨西哥外海探究颶風的成因不同的是,吳俊傑教授領導的“追風計畫”更是一個“標靶”(target)觀測——研究颱風在形成後的未來移動方向和結構變化,例如經過台灣後是否會重新增強,還是減小為副熱帶氣旋,從而改善颱風預報的準確性。
“我們無法控制這些暴風。但精確的預測能解救無數生命。”吳俊傑說。吳俊傑教授領導的是一個跨國合作團隊。他與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林博雄教授、文化大學周昆炫教授共同成為計畫主持人,與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所屬颶風研究中心(NOAA/HRD)、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等共同合作。
對他來說,這一計畫的準備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確定科學目標、找到合適的偵測飛機、進行GPS 下投式探空儀的設計、安裝飛機內部的通訊系統等等,前後進行了一年多的準備。
飛機一般都會避開不良的天候飛行,而“颱風獵手”們卻要飛進世上最險惡的氣候。“因為安全因素,我們的飛行還必須配合民航作業的規範,要獲得其他國家的飛航情報局的許可。”
此後的每一年,只要台灣一拉響颱風警報,就有一群人忙著準備駕駛飛機,飛到高空觀測每一個侵襲台灣的颱風。截至今年,吳俊傑博士已帶領他的國際團隊成功進行了45 次偵測飛行,涵蓋了對35 個颱風的數據監測,共耗資750億台幣(約159 億人民幣——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