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是王成章、韋慶英創作的報告文學,首次出版於2020年12月。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詳盡再現郇華民從20世紀20年代創辦第一所鄉村學校開始,便將革命教育視為一種信仰,並為之奮鬥的一生,展示了郇華民對革命教育事業的重要建樹、知行合一的道德風範以及對革命精神的不懈追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
  • 作者:王成章、韋慶英
  • 文學體裁:報告文學
  • 字數:47.6萬字
  • 首版時間:2020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追溯了郇華民所創辦或領導的十所學校的艱辛歷程,還大量引述了郇華民的家人、親朋好友、同事、學生及他自己的各類回憶性文章,真實地再現了郇華民的革命教育事業理想與道德風範,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教育工作者的形象。

作品目錄

前言 歷史的追光依然明麗
第一章 少年心事當拿雲
第二章 上下求索覓真理
第三章 大地上的步履
第四章 郇圩國小的星星之火
第五章 中寨國小與蘇魯交通線
第六章 延安有“抗大”,沭宿海有“抗中”
第七章 烽火中成長的沭海中學
第八章 戰時游擊學校一一濱海中學
第九章 沂蒙懷抱里的濱南中學
第十章 臨危受命,重建海師
第十一章 為了新中國,培養新青年
第十二章 “敬業樂群,師表八荒”
第十三章 東海師範的情與愛
第十四章 黨叫幹啥就幹啥
第十五章 情傾海師,不待揚鞭自奮蹄
第十六章 站在高山大海之間
第十七章 紅燭燃盡有長歌
後記 唯有愛不可事負

創作背景

王成章、韋慶英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包括口述資料及各類回憶性文章,採訪了郇華民的家人、親朋好友等,曾多次到郇圩竹墩村、中寨村、沭宿海抗日中學紀念塔等郇華民工作奮鬥過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並對書中出現的事件與人名進行多方證實。如書中曾提到,為確定鞠祥禮是否為郇華民的化名,作者專程前往中寨國小所在地,與當地鄉親多方溝通核實。此外,在書寫的過程中,王成章、韋慶英始終秉持著理性公正、尊重史實的態度,對其中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秉筆直書,並不因為涉及某些歷史問題而試圖跳過,只希望能呈現給讀者一個儘可能還原的歷史真相。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以郇華民立志教育救國為主題,運用大量翔實的史料,傾情講述了他從20歲便選定人生道路,創辦東海縣“劉灣國小”,白天開班為兒童授課,夜晚開辦“農民夜校”,開啟民智,傳播光明,在海屬鄉村最早燃起革命啟蒙的燭火。1928年,在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血雨腥風中,他賣地砍樹,籌資興學,在自家前院創辦“郇圩國小”並組織“時事座談會”,從此投身跌宕起伏的歷史洪流,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前途視為一體,踏上了民族復興的教育之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郇華民在地方黨組織的領導下,奔走海屬大地,歷盡千辛萬苦,先後創辦了“中寨國小”“宿沭海抗日中學”“沭海中學”“濱海中學”“濱南中學”,這些學校的辦學過程雖然艱苦卓絕,但他從未動搖,持續為革命隊伍和抗日根據地培養了大批人才和幹部。新中國成立前後,郇華民積極回響黨組織號召,嘔心瀝血興辦“東海師範”“連雲港醫學專科學校”和“連雲港水產專科學校”,為建設新中國輸送了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文化的建設者。特別是他“敬業樂群,師表八荒”的教育理念,已成為當代連雲港師範教育的座右銘。在該書寫作過程中,作者不是簡單將歷史事件疊加羅列,而是將事件中的故事有序聯結,將久已塵封的史實講出新意,同時通過真實和真情的結合、尋訪和史料的互證、歷史和現實的交集,闡發真意和真情,以宏大敘事完美塑造了郇華民舍家紓難、赤誠報國、崇文興教、燭燃杏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革命教育家形象。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充分考慮到個體生命與時代的關聯性,將起伏波折的人物命運放入社會歷史進程中加以考量,並用大量事實告訴讀者,郇華民的革命教育事業是與民族命運緊緊相連的。在列強割據、軍閥混戰的年代創辦鄉間國小,傳播革命啟蒙思想;在戰火紛飛、烽煙四起的抗日戰爭中創辦游擊中學,為國家培養輸送大量革命人才;在遼瀋戰役勝利後臨危受命,重建海師輝煌;新中國建立後更是多次奔走,遵循黨的召喚,從醫學專科學校到新海連水產專科學校,為國家培養新青年新人才;直到最後重回海師,為曾經的副手做副手,為教育事業奉獻最後的力量。《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不僅僅是簡單回顧郇華民創辦學校的艱辛歷程,亦注重將郇華民的辦學與教育理念呈現給讀者,如重視教師、關注學校的社會責任、強調學生的實踐精神等等。作者將郇華民的這些教育理念穿插入其辦學治學的過程中,書寫縱橫交錯,讓人們得以全面、完整地了解到郇華民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在用大量筆墨回顧郇華民革命教育事業生涯的同時,《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不忘追尋郇華民的精神風骨,讓人們可以感受郇華民在坎坷人生中所展現的崇高的道德風範。為辦學,郇華民散盡家財,後期更是將430畝土地、30間房屋全部無償獻給政府;辦學時,郇華民淡泊名利,踏實奮鬥,從不爭奪名譽地位,而是甘心做副手,一心辦好學校;對學生他關心愛護,對困難的學生多有幫助,對學校的教師更是十分尊重並多有幫扶,甚至頂著高壓起用了如張國華等有歷史問題卻十分優秀的教師;而在“文革”中也是不作偽證,寧願受辱也要清白做人。作者用樸素而真誠的語言,沉潛到人性的深度,從郇華民的人生態度、辦學態度、政治態度中探求他內心深處的精神思想,充分凸顯了郇華民作為一個革命教育家的開闊胸襟與道德風範,對於讀者理解郇華民的人格襟懷大有幫助。

藝術特色

在《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中,讀者看到的不是一般的歷史敘述,而是一個具象的馬克思主義者“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的苦難而輝煌的偉大曆程,這讓讀者能夠深切體悟到郇華民披肝瀝膽、矢志革命教育的崇高精神品格。
深入挖掘並精心遴選史料是真實反映歷史的起點。作者將宏大的歷史與鮮活的細節相融合,走筆細膩的同時不動聲色,既凸顯郇華民的革命教育者形象,同時,也以大量生動的細節賦予讀者較強的代入感和現場感。細節的真實可以帶來情節的真實、情感的真實。人物是真實的,故事是真實的,但細節不真實,讀者不會相信。作者的觀察與感悟、捕捉與把控,尤見功力。通過故事、情節、人物的塑造去感動人,通過春風化雨的方式傳遞思想和價值,讓讀者讀懂主人公的卓越所在,讀懂主人公的崇高精神和時代價值。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文風文字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接地氣,為作品增添了不少鮮活的生命力。該書中不僅注重對主人公郇華民形象的生動再現,同時對抗日戰爭時期在蘇北魯南地區戰鬥和生活過的劉少奇、羅榮桓、陳光、肖華、陳士榘、谷牧、黎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與郇華民的戰鬥情誼也多有深情描述,深化了該書的內涵。作者沒有刻意雕琢語言,通篇文字質樸自然卻展現出強烈的滲透力和感染力。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2年8月1日,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辦公室通報了全省黨員教育培訓教材展示交流活動評選結果,《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獲得“創新教材”獎。
2013年1月11日,《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獲得江蘇省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
王成章、韋慶英
江蘇人民出版社
9787214256553
2020年12月

作者簡介

王成章,男,贛榆籍,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第3屆理事,江蘇省作協理事,省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連雲港市作家協會主席。著有長篇報告文學“家國三部曲”《抗日山——一個民族的魂魄》《國家責任》《先生方敬》,“雨花三部曲”《以身殉志》《去留肝膽》《風雨同舟》,以及《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主角是農民——世界水晶之都誕生記》(與韋慶英合著)等10餘部。作品獲第8屆、第11屆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第5屆、第7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第四屆江蘇報告文學獎金獎,江蘇省作協紀念建黨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重點題材作品唯一一等獎,首屆浩然文學獎,首屆中國報告文學大賽獎,第2屆中國工業文學大賽獎和網路人氣獎,中國地市報個人專著一等獎,首屆《連雲港文學》獎,首屆“花果山文學獎”,連雲港市“五個一工程”獎和兩屆“花果山文化獎”等百餘種獎項,獲中國作協“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先進個人及江蘇省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
韋慶英,女,贛榆籍,中共黨員,文學碩士,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連雲港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贛榆區作家協會副主席,贛榆第一中學校刊主編。在《揚子江詩刊》《江蘇作家》《江蘇教育報》《連雲港文學》《連雲港日報》等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百餘篇首。詩歌《池水》獲首屆“屈原杯”全國教師文學作品大賽二等獎,詩集《掌紋》入圍全國第三屆葉聖陶教師文學獎,合著出版長篇報告文學《追光者:郇華民與十所學校》《主角是農民——世界水晶之都誕生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