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蕨麻豬,又稱迭部藏豬、迭部藏香豬,因採食一種名為蕨麻(人參果)的植物而得名,是迭部藏族先民由野豬馴化而來,主產區位於迭部縣境內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間的高山峽谷地帶。是一種體型矮小的古老豬種,嘴筒長、直,呈錐形,四肢長短適中,被毛濃密、粗長,純黑者居多、12月齡體重平均22kg,耐寒、耐強烈日光照射,反應靈敏,合群性好。迭部蕨麻豬因長年放牧,採食蕨麻、車前子、野苜蓿、青槓子、羊肚菌、冬蟲夏草、貝母、野山參等優質牧草和珍貴藏中藥材,其肉質脂肪沉積量低、多汁、嫩度好,必須胺基酸含量高,富含鈣、鋅、硒等人體必須微量元素,是唯一具有碳酸酐酶的豬,不僅使用價值高,而且具有強心、改善血液循環、調整血壓、抑制癌細胞生長、抗衰老、抗疲勞等藥理活性,被譽為“高原山珍”、“森林與草原間飄動的黑色珍珠”。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營養價值,與一般豬肉的區別,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迭部蕨麻豬體形矮小,嘴筒長、直,呈錐形,耳朵隨年齡增由曲直立變向前傾,額面窄額部無明顯皺紋,體軀較短,胸狹窄,背腰微弓,腹線較平或下垂。後軀較前軀高,臀窄而傾斜。整體觀為一近似核桃狀的毛豬。四肢長短適中,肢勢端正健壯,系長有力,蹄小質堅,乳頭排列整齊 ,一般 4-6 對;周身被毛濃密、粗長;鬃毛長而堅韌且密,長鬃 12- 18cm。短鬃7.5- 11cm,冬生棕色絨毛,毛色純黑者多數在四肢、腹部出現白色,中驅帶行白色稱白環腰。初生仔豬中有15%的個體為松鼠背,仔豬的松鼠背隨著年齡的增大變淺變淡,到五月齡全部消失變為黑色。
棲息環境
迭部蕨麻豬生活在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間的西秦嶺、岷山、迭山山區。年均降水量625.5毫米,地表水資源十分豐富,白龍江自西向東經高山峽谷流過。達拉、多兒、阿夏、臘子河等20餘條支流,從南北兩側匯人白龍江。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0%,植被覆蓋率達88%,是迄今為止是甘川地區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區,也是長江上游的重點水源涵養林區和青藏高原東部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喬、灌木達140多種,浩瀚的森林中,繁衍生息著大熊貓、雪豹、羚羊、梅花鹿等27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有127種野生藥材植物。區域內無工業污染,為天然綠色食品生產區。
生活習性
迭部蕨麻豬具有較強的採食牧草能力,性野、耐寒、耐粗飼、耐強烈日光照射,反應靈敏、奔走迅速,對高海拔嚴酷的自然環境適應性強,合群性好,宜放牧蕨麻豬採食範圍極廣採食能力極強。從草本到木本,從根莖到葉果,從地上到地下,從水面到陸地,均可採食。採食的主要種類有各種野菜類、草根、樹葉、枝條,還有人參果、青槓籽等1 0 余種。並且時常在淺水中捕食魚類、娃類。飲水主要是山澗清泉河流水。冬季春季則常以積雪為飲。當地人都說,正是因為蕨麻豬常年生長在潔淨的山中,以清泉甘露為飲,以人參蟲草為食,才造就了它鮮美無比的肉味。
分布範圍
1.按地理位置界定:迭部蕨麻豬主要分布在甘南藏自治州迭部縣境內,東經102º55'~104º04',北緯33º39'~34º20'的青藏高原東緣,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間。
2.按行政區劃界定: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境內的益哇鄉、電尕鎮、卡壩鄉、達拉鄉、尼傲鄉、旺藏鄉、花園工作站、阿夏鄉、多兒鄉、洛大鄉、桑壩鄉、臘子口鄉等12個鄉鎮52個行政村。
營養價值
蕨麻豬肉質脂肪沉積量低、多汁、嫩度好,口感細嫩,加工性能好,含有高達46.58%的不飽和脂肪酸和抗自由基成分,以及十八種胺基酸和維生素(A、B1、B2、B3、B5、B6、B11),必須胺基酸含量高,富含鈣、鋅、硒等人體必須微量元素,是唯一具有碳酸酐酶的豬,不僅使用價值高,而且具有強心、改善血液循環、調整血壓、抑制癌細胞生長、抗衰老、抗疲勞等藥理活性,是又綠色又保健的藥膳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