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尼薩(Ganesha)是濕婆神(Shiva)與雪山女神(Parvati)之子。在印度,人們進行任何活動前均先禮拜象頭神迦尼薩,因為他是創生和破除障礙之神,他也協助信眾接近其他的神祇。
世人相信迦尼薩帶來成功和幸福。印度教在舉行儀式之前、結婚、朝聖前、出遠門、拜師開學、開店都會敬拜迦尼薩,詩人也從他那裡得到靈感。他是印度的家庭守護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迦尼薩
- 外文名:Ganesha
- 性質:象頭神
- 意義:財神
來歷
版本一
版本二
關於Ganesha的傳說
還有一件事情很有名,就是印度最偉大的經典之一《摩訶婆羅多》的創作經過。《摩訶婆羅多》是世界第一長詩,我們今天看到的印度神話,幾乎都包括在這一本巨著裡面。
傳說中作者在構思完整部書之後,不知如何把他寫下,只好求助於天神梵天。梵天指點他,可以找Ganesha幫忙,於是這部巨著就被整理記錄下來了。
印度的傳統,一切的榮耀都會歸屬於神明,這一類關於文字與智慧的事情,就是會歸類到Ganesha的管轄的。象頭神在亞洲地區流傳非常廣,神亦為佛教所接受,稱為大聖歡喜自在天、或歡喜天、聖天,為佛教的守護神。很多地區也把Ganesha當成財神,胖嘟嘟的樣子也的確喜氣洋洋。
和觀音有關的傳說
關於大聖歡喜天的傳說還有一個是和觀音有關的。佛典《四部毗那夜迦法》中有一個“大聖歡喜天”的故事,大自在天(即顯婆神)的兒子,象頭人身,他性絡暴戾,所以又叫大荒神;觀音菩薩為了降伏他的荒暴,化身為一個女子去找他,他一見女子,欲心熾盛,欲擁抱其身,該女子拒絕說:“你想觸摸我的玉身,能為護持佛法不?依我護法後,能莫作障礙不?”他回答說:“我依緣今後全隨你。”於是毗那夜達女含笑接受他的擁抱性合,得到了他的歡心,從而把他調伏到佛教中來,因此皆大歡喜,得名“大聖歡喜天”。
各國意義
在泰國,是“象頭神財天”。
在西藏密宗,紅象頭王財神,或稱為紅財神。
在印度他更是一般商店供奉的神。
帕爾瓦蒂(Parvati)
帕爾瓦蒂(Parvati,梵文:,或譯為帕娃蒂、雪山神女)為濕婆的妻子,穆盧乾(Murugan)與象頭神格涅沙的母親。
原為印度教司婚姻幸福的女神達剎約尼。為向對其戀人濕婆不尊的父親達剎表達不滿而投火自盡,靈魂轉世為雪山女神帕爾瓦蒂並與濕婆再度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