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姓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末期大臣、西周宋國締造者微子啟,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姓
- 內容:進、近、𣥍
- 讀音:jìn(ㄐㄧㄣˋ)
- 淵源:源於子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近,讀音作jìn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周武王姬發滅商紂之後,將商紂王的京都沬地(今河南淇縣)分而為三:北為邶(今河南湯陰),南為鄘(今河南汲縣),東為衛(今河南淇縣)。之後,封紂王之子武庚祿父於邶(今河南湯陰),稱殷侯。周武王並派他的三個弟弟管叔(姬鮮)、蔡叔(姬度)、霍叔(姬處)分別駐守這三個地方,以監督武庚,號為“三監”。周武王逝世後,由於兒子周成王姬誦還年幼,只有十三歲,於是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召公(姬奭)輔助周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歷史上通常不稱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魯(今山東曲阜),由於他要留在京城處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於是就派兒子姬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伯禽臨走的時候,問父親有什麼囑咐。周公說:“我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的弟弟,當今天子的叔叔,你說我的地位怎么樣?”姬伯禽說:“那自然是很高的了。”周公說:“對呀!我的地位確實很高,但是我每次洗頭髮的時候,一碰到急事,就馬上停止洗髮,把頭髮握在手裡去辦事;每次吃飯的時候,聽說有人求見,我就把來不及咽下的飯菜吐出來,去接見那些求見的人。我這樣做,還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這兒來呢。你到了魯國,不過是個國君,可不能驕傲啊!”姬伯禽連連點頭,表示一定記住父親的教導。周公盡心盡意輔助成王,管理國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卻不滿意兄長執政,在外面四處造謠,說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奪王位!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雖然被封為殷侯,但是受到周王朝的監視,覺得很不自由,巴不得新建立的周王朝發生內亂,以便乘機重新恢復他的殷商王位,於是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還煽動東夷中幾個部落,鬧起叛亂來。武庚祿父和管叔等人製造的謠言,鬧得鎬京也沸沸揚揚,連召公奭聽了也懷疑起來。當時的周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鬧不清是真是假,對這位輔助他的叔父也有點信不過。周公心裡很難過,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瀝膽地談了一次話,告訴召公奭,他絕沒有任何野心,要召公奭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奭被他這番誠懇的話感動,消除了誤會,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內部之後,毅然調動大軍,親自領軍東征。這時候,東方的幾個部落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動。周公下命令給太公望,授權給他:各國諸侯,凡有不服周王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討。這樣,由太公望控制了東方,他自己則全力對付武庚祿父。苦戰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終於平定了武庚祿父的叛亂,並把帶頭叛亂的武庚祿父殺了。管叔一看武庚祿父已經失敗,自己覺得沒有面目見哥哥和侄兒,就上吊自殺了。周公平定了叛亂,把霍叔革了職,對蔡叔辦了一個充軍的罪。在周公的東征過程中,一大批原商朝的貴族都成了俘虜。由於他們反抗周王朝的統治,所以周公稱他們為“頑民”。周公覺得讓這批人留在原地不大放心,同時又覺得鎬京在西邊,要控制東部的廣大中原地區很不方便,就在東方新建了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陽),之後把商朝的“頑民”們都遷到那裡,派兵監視他們。從此,周王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部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輔助周成王執政了七年,總算把周王朝的統治鞏固下來,他還為周王朝制訂了一整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滿二十歲的時候,周公把政權交還給了周成王。從周成王到他的兒子周康王姬釗兩代人,前後約五十來年(公元前1103~前1053年),是周王朝最強盛和統一的時期,歷史上叫做“成康之治”。周公征滅武庚後,將商王朝前帝乙的另一個兒子微子啟(紂王庶兄)封於宋地(今河南商丘睢陽區),為周之賓,代為看管殷商遺民。
宋國傳三十二世之後,在周郝王姬延二十九年(宋君子偃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被齊、魏、楚三國共滅,三分其地。其後,微子啟的後裔中有人遷逃至所邑落居,故址在今陝西省寶雞岐山縣一帶,其後裔子孫中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所氏。在古代,“近”、“所”二字通假,以後就稱其為近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子姓,出自商朝末期大臣、朝鮮國締造者箕子,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箕子,本名胥余,因封國於箕(今山西太谷縣),爵為子,故稱箕子。箕子與紂同姓,是殷商貴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紂朝內任太師輔朝政。箕子佐政時,見紂王進餐必用象箸,感紂甚奢,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後紂愈奢靡,旦夕酒作樂而不理政。箕子屢諫紂不聽。有人勸箕子離去,箕子曰:“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君之惡而自悅於民,吾不忍也”。於是箕子便披髮佯狂為奴,隨隱而鼓琴以自悲。紂王見此,以為箕子真瘋而囚禁之。
周武王滅商建周后,命召公奭釋放箕子,並向箕子詢治國之道。箕子不願作周朝的順民,帶領遺老故舊一大批人從今膠州灣東渡到朝鮮,創立了箕子王朝,同去的還有殷商貴族景如松、琴應、南宮修、康侯、魯啟等。後來,箕子路過殷朝歌(今河南淇縣),見宮室毀壞荒涼,遍地野生麥黍,心甚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則近於婦人,乃作《麥秀歌》,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與我好兮。”,這裡“狡童”系指紂王,意為你那時不聽我勸,如今落得這般天地。朝歌原殷民聽見,皆動容流涕。箕子其人、箕子朝鮮其事,在國內外學界爭論頗多,這之中既有書缺有間的問題,也有觀點與方法論的分歧,而後一點更為突顯,從而使古朝鮮史的研究成為學界的熱點。
史籍《尚書大傳·洪範》中記載:周武王滅殷封箕子於朝鮮,箕子朝鮮侯國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天的朝鮮平壤。史籍《三國遺事》中記載:“箕子都平壤城(今西京)。”箕子朝鮮的歷史延續千餘年,直到西漢時期被燕國人衛滿所滅,建立了衛滿朝鮮。箕子朝鮮可以說是朝鮮半島文明開化之始,據說今之朝鮮民族喜愛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遺風。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賢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譽為殷之“三仁”之一。因紂王無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鮮。箕子入朝鮮半島不僅傳去了先進的文化,先進的農耕、養蠶、織作技術,還帶入了大量青銅器,另外還制定了“犯禁八條”這樣的法律條文,以致於箕子朝鮮被中原譽為“君子之國”。大量中國古代典籍和朝鮮史書的記載與在朝鮮出土的青銅器、陶器以及朝鮮的地面古蹟三方面相互印證,都證實了箕子朝鮮的存在。箕子與箕子朝鮮在中國商周古史、中國東北史上占據重要位置。箕子以一個哲學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代表出現在中國歷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上。其學問、其人品、其影響長時期以來沒有得到應有的評說,這本是不應該發生的事。箕子作為中華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權交替與歷史大動盪的時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違衰殷之運,走之朝鮮”,建立東方君子國,其流風遺韻,至今猶存。
今朝鮮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遺蹟。唐朝時期,在朝歌南關建箕子廟,文學家柳宗元為其寫了碑文,今依然存在。明朝正德年間,在南門內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遺址尚存。自古以來,中朝兩國人民都珍視這一有據可查的史實。在朝鮮有自己的歷史記載以來,或者說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前,朝鮮、韓國的史書、教科書都沿襲了這一歷史學說。在朝鮮《三國史志》中記載:當時朝鮮半島有如羆縣,後在高句麗國時改為所邑豆縣,亦稱朔邑、近邑,後在唐朝末年移其縣於東北,後稱松林縣。民國時其縣治在吉林與哈爾濱之間,九一八事變期間,駐紮在松林縣的東北軍三○五團全體官兵不甘淪喪,抗戰到底。其住民以居邑名稱為姓氏,稱所氏,亦稱近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女真族,出自十六國時期代王拓拔·什翼犍屬下近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近侍,為東晉鹹康五年(鮮卑代王拓拔·什翼犍建國二年,公元339年)所設定的官位,掌管侍直禁中,負責傳宣詔命。在鮮卑拓拔部所建代國中為近侍者,皆選諸部大人及豪門子弟中儀貌端嚴、機辨才幹者充任,專職掌管侍從、承發敕令與轉進奏帖。
在近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漢化姓氏,稱近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時期官署近侍局,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遼國時期,設有一種官署,為大遼宮廷侍御機構,屬官有近侍直長、近侍等官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完顏旻)在宋徽宗趙佶宣和七年(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推翻了遼國統治後,建立了金國政權。金國傳至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顏·麻達葛泰和八年(完顏璟,公元1208年),設定了近侍局,隸屬殿前都點檢司所轄,屬官有近侍局提點、近侍使、近侍副使、近侍直長、近侍、奉御等官位,專職掌管侍從、承發敕令與轉進奏帖等內廷之事。
在近侍局內諸官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漢化姓氏者,稱近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微子啟。
遷徙分布
近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六百十一位,以渤海、遼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渤海郡:歷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兩個稱謂,另一為渤海國。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國。渤海國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渤海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