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場電位

近年由於神經電生理研究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對人的心理活動提供了一個可行而客觀的實驗心理學方法,這便是已受到人們廣泛注意的事件相關電位。這是一種特殊的誘發電位,叫做近場電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場電位
  • 內源性成份:P300和N400
  • 能力:計算、理解、判斷等
  • 相關人物:賈斯(Jas)
相關資料,高新技術,

相關資料

近場電位與經典的、傳統的、普通的誘發電位則不同,即所用刺激朱是單一的,至少要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刺激編成刺激序列。事件相關電位的構成除了易受刺激物理特性影響的外源性成份外,還有不受刺激物理特性的內源性成分,如P300和N400。
研究證明,內源性成份P300和N400與認知過程有關,記憶是不可缺少的。事件相關電位試驗時白痴學者及其他被試者要從眾多的非靶中辨認出靶並作出反應,必須有正常的記憶,依靠對靶正確的再認,方可引出。正常的P300和N400記憶能力是智慧型的一部分。
智慧型一詞也可用來敘述個人對環境的順應程式,它包括思維的多種能力,如計算理解判斷等等。這裡也包括也注意和警覺水平。在一定意義上可能說,事件相關電位就是被用來檢驗這種“對環境順應程式”的。
斯奎羅斯(Squiros)把事件相關電位用作與白痴學者交流思想內容的工具。方法是將英文字母及有關的操作語彙編成矩陣,將字母按橫向、豎向依次向患者顯示,要求他們對字按次選擇和確認,同時作事件相關電位測試,
最後經計算機處理P300和N400,拼讀出白痴學者要表達的“詞”,達到了解其思想內容的目的。此項技術目前尚未達到衫階段,主要是控制心理因素影響(如選擇詞語、圖畫以及語句等第二信號系統刺激)尚未完全解決。儘管如此,事件相關電位卻為白痴學者及智慧型障礙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論和方法。

高新技術

⑴腦誘發電位系列:從多種關於額葉機能的研究中,大量資料表明,前額葉在制定行為的計畫中,在調節瑟控制以及有目的的行為的完成中都具有積極作用。利用關聯性負變(CNV)技術已提示出用言語向白痴學者患者提出一種期待信號到來的任務,首先在他們的前額葉引起獨特緩慢的電位變化——“期待波”。
此波隨著期待信號出現機率的增加而增加,隨著此種機率的降低而減少,當期待任務一取消就消失。這就暗示出額葉是在語言直接參加下的意識活動形式中實現其規劃、調節、控制複雜活動的作用的。
我們在臨床觀察和BEP實驗測定的基礎上,從神經電生理角度提出如下假說:即白痴學者可能是由於大腦皮層各區發育不平衡所造成的。
在總體上,患者的大腦功能是發育遲緩的,但某局部區域卻代償性地超常發育。BEP實驗所反映的是皮層的綜合功能狀態。當然,在大腦先天發育不全的背景下,不能排除後天獲得性的濃厚興趣對促進某種特殊才能發育所起的催化作用。希爾(Hill)和布里克(Brink)的觀點與我們所說的假說是一致的。
⑵多導睡眠圖:腦電圖的波形特徵隨年齡而變化,可作為大腦發育水平的指標。例如δ波是嬰幼兒的主要腦波,隨年齡增長和大腦發育δ波逐漸消失,12歲以上兒童仍有δ波則表示智力低下。霍維茨(Horwitz)發現的一對孿生兄弟白痴學者其腦電圖是正常的,特倫弗特(Treffert)重複了這一結果。
斯坦科波夫(Steinkopff)對一例有日曆計算技能的白痴學者,在進行日曆推算時作腦電圖,記錄到有皮層的興奮波。由於兩種睡眠狀態有著明確區別的電標誌,使人們更有條件去探索白痴學者睡眠與夢的一些神經結構與機理,特里弗特和霍維茨則發現,白痴學者快波睡眠REM期明顯增加。
⑶正電子發射掃描:它提供了一個窺測白痴學者腦思維活動的視窗,是白痴學者研究中一種極有前途的新工具。正電子發射掃描技術將2-脫氧葡萄糖法與一種特殊的X射線攝影技術結合起來,用一種發射正電子的放射性同位素標記2-脫氧葡萄糖,將此有放射性標記的葡萄糖的類似物注入受試者靜脈,此物質可被細胞所攝取,但又不能完全分解而積聚在細胞里。
根據其標記的同位素髮射出正電子便能標示出特定細胞的活動程度,形象地表明結構與功能的關係。利用這一技術有可能使人們精確地掌握患者奇妙的思維活動的最基本的神經生物學基礎。特里弗特在實驗中,要求白痴學者看一系列圖片,隨著圖片內容的複雜化,腦力活動也增大。研究者觀察到葡萄糖的消耗量在腦內的某些區域有增加,即可斷定該區域與判斷及分析活動有關。
賈斯(Jas)通過正電子發射掃描技術發現,當白痴學者分別在閉目養神,眺望風景及聽音樂時,其圖像各不相同。斯洛波達(Sloboda)用此技術研究7例具有音樂天賦的白痴學者視覺的腦機制,以閃光照射右眼和左眼,就可分別觀察到來自右眼和左眼的視覺輸入在腦內的精確部位。因此有人稱這種技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