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析立憲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傳播、演化及其與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關係,即著重於通過對近代中西方所處的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和不同文化形態的比較,分析近代中國人對立憲主義的介紹和運用的實際效果,探討立憲主義在中國傳播過程中發生演變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方面的原因,研究立憲主義傳播和演變與近代中國立憲運動、議會運動、民主共和制度的創立、中西文化論爭、馬克思主義傳播和發展、新民主主義憲政實踐及中國政治結構、社會結構變化的關係,並在此基礎上總結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經驗,探討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制約因素,分析中國政治走勢,探討應採取的對策和措施。
作品目錄
導論 第一章 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論要 第二章 立憲主義與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上) 第三章 立憲主義與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下) 第四章 清末民初的憲政改革 第五章 北洋政府時期的立憲與議會政治 | 第六章 中西文化論爭與中國政治新走勢 第七章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憲政 第八章 紅色政權的立憲實踐 第九章 近代中國政治變革的歷史啟示 結語 參考文獻 |
創作背景
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主要是圍繞民族解放、民權自由和民生幸福而展開的,目的是為了救亡圖存,實現國家獨立富強和人民自由幸福。儘管學術界已有關於近代中國思想史、政治史和憲政史的不少著作問世,並且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適應和滿足中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來看,這些研究成果在立意、價值取向、客觀效果等方面未達到人們的預期,甚至無法達成共識,在對近代中國立憲運動失敗的歷史原因、近代歷史主題和政治嬗遞規律的把握上,與客觀歷史事實存在一定出入,仍有許多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和重新認識。基於此,《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鑑賞
該書具有國際視野。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國家,帝國主義列強通過軍事侵略和簽訂不平等條約,和中國結成了不平等的國際關係,從而逼使中國不自覺地加入了國際社會。由於沒有國際地位,中國國內矛盾重重,導致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既要堅持自身特殊的發展規律,又不得不與世界民主政治潮流融為一體,由此陷入了路徑選擇上的困境。沒有任何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的中國,一旦被拖入世界政治潮流之中,處於強勢地位的西方政治文明或政治經驗,自然成為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重要思想來源和經驗參考,無論舊民主主義革命還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都不得不參照或借鑑中國之外的政治理論和成功經驗。該書作者緊緊圍繞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和世界民主進程的關係,在客觀反映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特殊性、艱難性和曲折性的同時,凸顯了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主流趨勢及國際經驗對中國政治變革的深刻影響,並從世界民主進程的角度,論證了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歷史經驗及其價值對當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重要啟示。
該書邏輯結構嚴謹。該書研究的範圍和內容,主要限於1840年至1949年近代中國109年間發生的政治社會變革,由於歷史沿革是社會各構成要素髮生演變並相互影響的自然過程,所以政治社會變革不可能只是政治社會構成要素的變化,而是政治社會及一切相關領域的系統變革,因此政治社會變革還會直接受到經濟、文化、道德、習俗、法律等傳統和現實因素以及國際因素的影響。為了保證該書研究成果的真實性、客觀性和完整性,便於讀者了解和把握近代中國政治社會變革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規律,作者在對某些重大政治問題的探討上,可能超出了近代時空的限制,採取了歷史學研究常用的縱向論述和橫向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和寫作方法,在章節和內容安排上,堅持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相統一,所以該書邏輯結構嚴謹,條理性強,克服了以往相關論著因就事論事所帶來的片面性和極端化傾向。當然,由於政治社會變革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的問題複雜,該書對近代中國政治變革與現實政治關係的認識,仍有待於進一步深入探討和論證。
出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