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清代盧道悅(一說葉燮)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迎春》是清代詩人盧道悅(一說葉燮)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此詩描繪了民間慶賀春節的盛況和迎接新春的歡悅之情。春回人間,天下太平,路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詩人認為不必走向東郊去迎春,因為千家萬戶都有春天的氣息。全詩以高度概括的語言表達出新春佳節的無窮意蘊,令人讀之頓覺春就在身邊。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迎春
  • 作者:盧道悅(一說葉燮)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清詩別裁集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迎春
律轉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律轉鴻鈞:季節變換,歲序更新。律,用竹管或金屬製成的定音或候氣的儀器。分為十二律,分別與十二月相配。西漢劉向別錄》:“燕有寒谷,黍稷不生,鄒衍吹律,暖氣乃至,草木皆生。”轉,運轉。鴻鈞:大鈞。常用來比喻上天或大自然。鈞即陶鈞,製作己堡櫻陶器時用的轉輪。佳氣:美好的雲氣。古代以為是吉祥、興隆的象徵。
肩摩:肩與肩相摩擦,形容遊人多。轂(gǔ)擊:擊車輪相碰,形容車輛多。轂,車輪中心的圓木,周圍與車輻的一端相接,中有用以插軸的圓孔。此處代指車輪。埋妹樂融融:形容和樂融洽,大家都很高興。
不須:不用,不必。東郊:東邊的郊野。古代有“立春之月,天子迎春於東郊希設殼”(《禮記》)才套充遷的儀式。
千門萬戶:形容人戶眾多。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季節變換,歲序更新,普天下洋溢充習凝影著節日同一的祥瑞氣氛。路籃頌連上迎春的行人和車輛眾多,大家都很高興。
不必到郊外去迎接春天的到來,春意已經來到了千家萬戶中。

創作背景

盧道悅官河南偃師知縣,多善政,“撫綏多方,若謀其家室”,而“桑麻遍野,弦歌盈耳”,更顯政通人和之景。盧道悅詩名因政績而顯,所作詩歌“皆從憂勤廉惠中出”。詩人在新春佳節寫下了這首詩,認為真正的春天在“樂融融”的“千門萬戶中”,可見其關注民生的為政追求。一說,此詩為諒剃臘葉燮在揚州寶應知縣任上所寫,飽含了他對萬千蒼生的關愛。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歌詠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詩。詩人抓住屋內戶外的熱鬧盛況和人們內心的無限春意,三言兩語寫出了年節的一派新春氣象。
前兩句寫大自然不斷變化,春回人間,天下太平,佳節引人。因而路上“肩摩轂擊”,人擠人,車撞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樂融融”地迎接春天的到來。盛況空前,喜形於色,到處洋溢著和樂融洽的氣氛。寫到這裡,詩人妙筆一轉,用“不須”二字領起,說不必到郊外田間、湖畔、山麓去尋春迎春,因為大地回春,無一處沒有春天的氣息,無一家沒有春天的景象。“春在千門萬戶中”的潛台詞是,大自然的春天固然來到了,大自然的春光固然明媚,值得熱烈歡迎,但人間的春卻來得更早,春光卻更美好,春意卻更濃烈,天地間一片太平盛世,更值得熱烈歡迎。滿院春光、春遍人間的動人美景,新春蒞臨時的無限喜悅之情,妙含於此通俗易懂、意味無窮的七字中。
這首詩以高度概括的語言表達出新春佳節的無窮意蘊,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全詩字字充滿春的溫馨,句句顯現春的活力,令人讀之,頓覺春就在身邊,而歡欣鼓舞,意氣昂揚。

名家點評

鞍山師範學院副教授宋萬學《短詩勤作誦 蘊意自常析》:起句“律轉鴻鈞”作巨觀讚頌。二句承以“人擁車擠”作微觀具體描狀;其“樂”與首句“佳”呼應:萬象更新,其樂融融。三句“不須”轉虛寫“東郊”。四句落實在“千門萬戶”,突出一個“春”字,而標題“迎春”之“迎”,自在其中:燃鞭炮,貼春聯……其喜盈盈矣。

作者簡介

盧道悅(1640—1726),字喜臣,號夢山,德州(今屬山東)人。康熙進士,官偃師知縣,多善政。著有《公餘漫草》《清福堂遺稿》。
葉燮(1627—1703),字星期,號己畦,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寶應(今屬江蘇)知縣,因伉直忤巡撫慕天顏,落職歸。遨遊四方。晚居吳縣之橫山,人稱橫山先生。有詩論著作《原詩》。論詩以杜韓蘇三家為宗,王士禛稱其詩古文“鎔鑄古昔,能自成一家”。所作詩文,刻核有法,意必鉤元,語必獨造。著有《己畦文集·詩集》等。

名家點評

鞍山師範學院副教授宋萬學《短詩勤作誦 蘊意自常析》:起句“律轉鴻鈞”作巨觀讚頌。二句承以“人擁車擠”作微觀具體描狀;其“樂”與首句“佳”呼應:萬象更新,其樂融融。三句“不須”轉虛寫“東郊”。四句落實在“千門萬戶”,突出一個“春”字,而標題“迎春”之“迎”,自在其中:燃鞭炮,貼春聯……其喜盈盈矣。

作者簡介

盧道悅(1640—1726),字喜臣,號夢山,德州(今屬山東)人。康熙進士,官偃師知縣,多善政。著有《公餘漫草》《清福堂遺稿》。
葉燮(1627—1703),字星期,號己畦,吳江(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人。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寶應(今屬江蘇)知縣,因伉直忤巡撫慕天顏,落職歸。遨遊四方。晚居吳縣之橫山,人稱橫山先生。有詩論著作《原詩》。論詩以杜韓蘇三家為宗,王士禛稱其詩古文“鎔鑄古昔,能自成一家”。所作詩文,刻核有法,意必鉤元,語必獨造。著有《己畦文集·詩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