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電統一管理

農電統一管理

農電統一管理即我國農村電氣化實行統一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電統一管理
  • 全稱:我國農村電氣化實行統一管理
  • 縣供電企業:1924
  • 員工人數:90.17萬
  • 農電服務人口:8.8億
  • 發展歷程:一、規範農電管理
基本情況,發展歷程,發展成就,發展展望,

基本情況

國家電網公司農電工作涉及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目前,公司管理的縣供電企業有1924個、員工人數90.17萬人,農電服務人口8.8億。 長期以來,國家電網公司自覺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自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三農”根本利益出發,主動承擔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大力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積極做好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加快農網建設與改造,狠抓農電安全、優質服務和隊伍建設,有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2007年,公司供電區域縣及縣以下全社會用電量10600億千瓦時;縣、鄉(鎮)、村、戶通電率分別為100%、99.99%、99.90%和99.89%。

發展歷程

我國農村用電始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1949年全國農村用電量約2000萬千瓦時。七十年代農村用電得到了緩慢、穩定的發展。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使農村電力煥發青春,農村電氣化事業迅猛發展,農電管理逐步規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農電事業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規範農電管理(1978~1998年)
一是發展農村初級電氣化事業。1983年,國務院批准在水電資源豐富地區,興建100個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1991年,國家在大電網供電區推進農村電氣化建設。截至1998年底,大電網供電地區建成了500個農村電氣化縣,水電地區建成初級農村電氣化縣332個。
二是1991年7月起,全國農電系統開展電力“為農業,為農民、為農村經濟服務”(簡稱“三為服務”)活動。到2000年底,全國共有1234個縣供電企業獲得部級電力“三為服務”達標單位稱號。
三是1994年起,電力系統實施“電力扶貧共富工程”,提出消滅無電縣,使95%的農戶用上電的目標。截至2000年,共解決了近7000萬農村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
四是推行對躉售縣供電企業實施代管。1985年,遼寧、吉林、黑龍江率先在全國對躉售縣供電企業實行代管。
五是不斷加強農網技術管理。通過推行標準化線路、變電站、台區建設,開展節電示範縣(先進縣)活動,推進小型化變電站建設,推廣縣調自動化技術和無人值班變電站建設,實施農網改造“雙加”工程,促進了我國農網技術裝備水平的提高。
六是加強電管站行業管理和電價整頓。建立一整套鄉(鎮)電管站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頒發了《農村電工服務守則》。1987年開始,國家加強農村電價電費治理,實行農村分類綜合電價和最高限價;1997年起,免徵鄉(鎮)電管站低壓電網維護費增值稅。到1998年,在電力行業歸口管理的1267個縣(市)中,張榜公布電價電費的村達到89.7%。
第二階段:農電“兩改一同價”工作(1998~2005年)
1998年,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解決農村電價高、農民負擔重的問題,規範農村用電秩序,提高農村用電水平,國家決定大規模開展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並提出“改革農電管理體制,改造農村電網,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簡稱“兩改一同價”)的三大目標。
1998年和2001年先後啟動了一期、二期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
2002年,啟動縣城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其後,中央陸續下達了農網完善工程投資計畫。中央決策為全面解決農電發展深層次問題,促進農電事業快速健康發展,開闢了廣闊前景,使中國農村電氣化事業進入了歷史性、跨世紀的發展階段。
第三階段:實施“三新”農電發展戰略(2006年以來)
2006年,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中央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確立了“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農電發展戰略(簡稱“三新”農電發展戰略),積極推進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戶戶通電”工程、新農村電氣化“百千萬”工程、農電企業規範化管理工程、農電工素質能力提高工程和生物質能發電工程。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農電安全生產、隊伍素質、供電服務和發展能力達到新水平,服務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績。

發展成就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國農電事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是農村電網得到大規模的建設與改造,農村供電保障能力持續提升。1998年以來,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積極推進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公司如期完成了一、二期農網建設與改造任務和縣城電網建設與改造任務,中西部農網完善工程快速推進。實施農網建設與改造工程,實現了農網發展的歷史性跨越,逐步改變了農村電網裝備簡陋、供電能力差、電能損耗大等狀況,農村電力基礎設施得到有效改善,農村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顯著提高。
二是縣、鄉農電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農村供用電秩序不斷規範。按照國務院“國發〔1999〕2號”和“國發〔2002〕5號”檔案要求,積極推進農電體制改革,撤消鄉鎮電管站,實行縣鄉一體化管理,農村供電實行“三公開”(電量、電價、電費公開),“四到戶”(銷售、抄表、收費、服務到戶)和“五統一”(統一電價、統一發票、統一抄表、統一核算、統一考核)管理,建立起規範有序的農村供用電秩序。大力推進縣供電企業體制改革,對地方躉售企業實行上劃、代管或股份制改造,利用大電網的技術和管理優勢,促進了縣供電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發展能力的快速提升。通過加強代管或實施股份制改造,縣供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明顯增強。
三是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工作快速推進,農民電費負擔大幅度減輕。截至2007年底,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除內蒙東部外,均不同程度實現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同網同價,有17個省、1078個縣實現城鄉分類用電同網同價;農村生活用電到戶電價下降30%以上,僅2007年照明電費就減輕農民負擔233億元。
四是實施“戶戶通電”工程,讓廣大農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截至2007年底,農村“戶戶通電”工程共解決了98.1萬無電戶、364萬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國家電網公司供電區域已有23個省和內蒙東部(赤峰、通遼2個地區)基本實現了“戶戶通電”。“戶戶通電”工程的實施,根本改善了新通電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對於促進這些地區的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培養造就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加強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和促進社會和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戶戶通電”工程被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譽為“愛心工程”、“惠民工程”。
五是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全面推進,為農村經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公司大力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努力為新農村建設提供安全、可靠、充足、經濟的電力供應和優質、方便、規範、真誠的供電服務。截至2007年底,公司系統累計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86個、電氣化鄉鎮999個、電氣化村16505個。新農村電氣化建設,有效改善了農村投資環境,提高了農村基礎設施水平,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大活力。
六是農電企業管理得到加強,農村供電服務水平快速提升。認真履行農電管理與服務職責,對農電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考核;主動發布供電服務“十項承諾”,著力加強農村營業服務視窗建設,完善95598客戶服務系統,全面規範農村供電服務工作。截至2007年底,農村供電服務承諾兌現率達99.99%;90%的縣供電企業建成95598客戶服務系統;97%的農村供電營業視窗達到規範化服務標準要求;70%以上的縣供電企業在地方行風評議中位居前三名;90%的縣供電企業榮獲縣級以上“文明單位”稱號。
七是農電職工素質提升,職工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農民工問題有關要求,規範農電工用工管理,改善農電工勞動待遇,保障農電工職業安全衛生權益,大力推進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截至2007年底,各縣供電企業100%與農電工簽訂了勞動用工契約,100%為農電工繳納了一項以上基本社會保險,其中為85.88%的農電工辦理了三項以上社會保險。61%的農電工實現持證上崗,22%的供電所工作人員獲得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發展展望

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家電網公司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農電發展戰略,又好又快發展農電事業。
一是推進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統籌城鄉電網發展,加快推進縣城電網改造和中西部農網完善工程,加大農網建設與改造投入,努力建設結構合理、技術適用、供電質量高、電能損耗低的新型農村電網。 二是繼續推進“戶戶通電”工程。計畫到2010年,通過國家電網最大限度延伸,使公司供電區域基本實現“戶戶通電”目標,共解決約120萬無電戶、450萬無電人口的通電問題。 三是大力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在完成“百千萬”新農村電氣化示範縣、鄉、村任務的基礎上,到“十一五”期末,公司系統總體要有20%以上的縣達到“戶戶通電、供電可靠、安全經濟、供用和諧”的新農村電氣化標準要求,2020年要有70%以上的縣達到符合當地經濟發展要求的新農村電氣化標準。 四是大力加強農電科技進步工作。積極採用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進一步提高農網科技裝備水平和技術含量。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契機,注重電網與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注意節約社會資源,保護環境,提高能源利用率,推動農網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五是紮實抓好農電標準化建設。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使農電安全生產基礎、精益管理能力、供電服務水平和隊伍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努力推動農電管理與公司管理儘快接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