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與套用

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與套用

《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與套用》,是依託於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中國農業大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江蘇省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主要完成人為鄭永權、張宏軍、董豐收、高希武、黃啟良、陳昶、劉學、蔣紅雲、束放、楊代斌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藥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創建與套用
  • 依託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農藥檢定所、中國農業大學等
  • 主要完成人:鄭永權、張宏軍、董豐收、高希武、黃啟良、陳昶、劉學、蔣紅雲、束放、楊代斌
  • 獲獎情況: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研究成果,獲獎記錄,

研究成果

率先提出農藥高效低風險理念,創建以有效成分、劑型設計、施藥技術及風險管理為核心的高效低風險技術體系。率先建立手性色譜和質譜聯用的手性農藥分析技術,創建農藥有效成分的風險識別技術,識別7種以三唑類手性農藥為主的對映體隱性風險;率先建立“表面張力和接觸角”雙因子藥液對靶潤濕識別技術,制定了作物潤濕判別指標,提高對靶沉積率30%以上。開展了作物葉面電荷與藥劑帶電量的協同關係研究,研發了啶蟲脒等6 個定向對靶吸附油劑新產品,對靶沉積率提高到90%以上。通過水基化技術創新、有害溶劑替代、專用劑型設計、功能助劑最佳化,研發了10 個高效低風險農藥製劑並進行了產業化。研發了“科學選藥、合理配藥、精準噴藥”高效低風險施藥技術。攻克了診斷劑量和時間控制、貨架壽命及田間適應性等技術難題,發明了瓜蚜等精準選藥試劑盒26 套,準確率達到80%以上。建立了可視化液滴形態標準,發明了藥液沾著展布比對卡,實時指導田間適宜劑型與桶混助劑的使用,可減少農藥用量20-30%;研究了不同施藥條件下藥液濃度、霧滴大小、覆蓋密度等與防治效果的關係,發明了12 套藥劑噴霧霧滴密度指導卡,實現了用“霧滴個數”指導農民用藥,減少藥液噴施量30-70%。提出了以“風險監測、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為核心的風險管理方案。系統開展了高風險農藥對後茬作物藥害、環境生物毒性、農產品殘留超標等風險控制研究,三唑磷、毒死蜱等8 種農藥風險控制措施被行業主管部門採納,為農藥風險管理提供了科學支撐。2013-2015年期間,項目成果推廣套用面積1.8 億畝次,新增農業產值149.9 億元,新增效益 107.0 億元。

獲獎記錄

2016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