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道德

農民道德,調整農民之間和農民與集體、國家、社會之間的關係所應遵循的道德準則和規範的總稱。

在中國,農民道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農民作為勞動者,在封建社會長期的生產鬥爭和階級鬥爭中,培養了大無畏的反抗精神,提出了“等貴賤,均貧富”的道德理想,形成了勤勞儉樸、勇敢正直、慷慨仗義、扶困濟貧、孝親敬老、尊長愛幼、忠心保國、反抗侵略等傳統美德。但是,小私有者的經濟地位和生活條件,決定了農民道德中也有保守、狹隘、盲目崇拜皇權等封建道德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以公有制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農民道德的進步和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經濟條件,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歷史時期,農民道德的基本內容和特點應當包括:(1)熱愛農業。忠於職守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農民道德的首要規範。對於農民來說,忠於職守就是要熱愛農業,搞好農業生產,努力為農業現代化奮鬥。要提倡務農光榮、務農自豪的美德,清除歧視農民、鄙視農業等剝削階級道德思想的影響。(2)熱愛集體。其基本要求是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係,把個人利益同集體利益、國家利益結合起來,把目前利益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發揚團結互助、助人致富、共同富裕的精神。(3)勤勞節儉。勤勞節儉是中國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更是農民道德的突出體現。在生活逐步富裕的情況下,仍應繼續強調保持勤儉持家、勤儉辦事的美德。(4)移風易俗。由於歷史原因,舊社會的陳規陋習和道德思想,還嚴重影響中國廣大農民。因此,移風易俗是當前農民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首先,要在婚、嫁、喪、葬和計畫生育等問題上批判舊習俗,樹立新風尚。反對買賣婚姻,大操大辦婚事、喪事,以及重男輕女、超計畫生育、不贍養老人等等陋習。其次,要破除封建迷信、愚昧落後的習俗,提倡文明禮貌,講究衛生等風氣。要通過制訂“鄉規民約”、建設文明新村等辦法,推進中國農民道德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