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民博物館
- 外文名:Farmers' Museum
- 地理位置:美國紐約州奧齊戈縣古柏鎮
農民博物館位於美國紐約州奧齊戈縣的古柏鎮,是古柏鎮繼國家棒球名人堂和博物館後的第二大知名景點。博物館於1944年開館,在開館之初藏品約5000多件,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收集,藏品可達23000件。紐約州最重要的關於農民的博物...
中國農民工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金堂縣,是中國開設的第一個集中反映農民工發展變遷的博物館。該館位於金堂縣城毗河之濱,建築面積1000餘平方米,2011年11月13日開館,通過豐富的實物、圖片、影像等資料,反映了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農民工生活生產縮影,尤其反映了中國西部地區特別是勞動力輸出大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紐約農民博物館(New York Farmers' Museum)位於美國紐約州奧齊戈縣的古柏鎮,是古柏鎮繼國家棒球名人堂和博物館後的第二大知名景點。博物館於1944年開館,在開館之初藏品約5000多件,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收集,藏品可達23000件。紐約州最重要的關於農民的博物館之一 景點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景點...
四川農民工博物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興義鎮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內。歷史沿革 2020年,經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四川在天府農博園內開始打造四川農民工博物館。博物館聚焦農民工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的卓越貢獻,通過步入式場景、沉浸式影像等多樣化展示手法,記錄農民工的歷史脈絡,展望農民工的未來發展,構建...
農耕博物館地處湖南耒陽市神農廣場北面、市政府旁。該館由國內“十大名館之一-湖南省博物館”的專業設計人員設計。農耕博物館於2004年5月動工,占地面積90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188平方米,總高度13.7米,建築結構為全框架結構。共分為三層,總投資475萬元,一層層高為5.1米、為農耕文化展覽廳,二層層高為4.5...
中國農民畫博物館,坐落在風景優美的惠州龍門尚天然國際溫泉小鎮,由深圳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運用對稱、和諧的布局風格。集合地形特點,取東南朝向,以南北中軸線為中心進行布局,彰顯嶺南特色建築。整體以瓦灰色全鋪,充滿了文化氣息,融古典、自然、平和、現代、簡約、莊重於一體。占地面積14201.2平方米,建築...
中原農耕文化博物館,位於河南省許昌市,是河南省首家以中原農耕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也是河南省第五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由許昌學院主辦、河南省文物管理局監管。博物館占地1500平方米,共設18個展廳22個部分,展品2000餘件,由許昌學院歷時3年,投資500萬元興建而成,較為詳細地展現了中原農耕的源流、農耕器具、...
從2010年4月起,原州區文化體育局就著手組織徵集博物館展品,已在當地農村及周邊省區徵集到反映西北傳統農耕文化的生產用具和生活用品1600多件,涉及從耕種、加工到吃、住、用等各個環節,有些至今仍然被農民廣泛使用。2010年10月10日,西北農耕博物館在固原建成,這是西北首家農耕博物館。該農耕博物館不但為研究農業...
鄉村博物館是一座介紹羅馬尼亞農村建築藝術、民間藝術和農民生活習俗的露天博物館,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海勒斯特勒烏公園內。簡介 鄉村博物館始建於1936 年。當時有一批專家、學者在對羅馬尼亞的鄉村進行了深入的實地考察並作了大量社會學和歷史方面的研究後,提出了建立民俗博物館的想法,其目的是想通過展示 3 ...
沂蒙山農耕博物館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的核心地帶,是以農耕文化展陳為主、觀眾與遊客參與互動為輔的大型文化設施。建築布局 展館共分為序廳、農耕時空、耕種收藏、工匠技藝、農耕百工、衣食住行、藍色記憶、十里紅妝、非遺遊藝、特色展賣、中華農耕二十四名人、“三農年畫”、尾廳等十二個展區。參觀...
村落博物館的概念是指人類歷史性形成具有固定生活習性、具有民族特色、具有歷史研究價值和人文延續價值的鄉村居住地。背景介紹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進程中,人類大量有歷史價值的行為、生活、服飾、語言、藝術、建築等逐漸消失,或被當代的城市化行為所同化。正因為如此,人類需要保護這些正在流逝的珍貴文化。一旦...
這個由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主辦的農業主題博物館,立足太湖流域地區生態體系、模式技術、思想典籍、節氣農俗、農民藝術等內容,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展示了江南地區特色農耕文化。展區介紹 展區分為一二樓兩個部分,一樓以綜合館為主,從資源稟賦、原始農業、傳統農業、農學典籍、二十四節氣及民俗、農民藝術六大...
山東青州農民畫博物館位於青州古城,於2014年9月27日免費對外開放。農民畫博物館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共有展廳20個,主要用於展示農民畫作品及與農民畫有關的物品 文化背景 青州市文聯副主席魏芳向記者介紹,青州歷史文化悠久,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近幾年來文化產業發展較快,特別是在書畫業上有著獨特的區位...
富順稻粱農耕博物館(富順縣代寺鎮李子村稻粱農耕博物館),位於富順縣代寺鎮李子村。原系飛輪村國小,酷似農家小院,館內展示著稻粱文化、農耕文化、稻粱歷史以及再生稻的科普知識源流、器具、風貌、傳統習俗、鄉村工匠等。建築布局 位於代寺鎮李子村,由閒置村小改建而成,在四合院式的建築里有溯農館、富農館、...
開封市可望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位於開封市龍亭區北官莊可望莊園園內,占地1000平方米,館內面積500平方米。歷史沿革 開封市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以黃河農耕文化為主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生動展示了開封黃河地域文化歷史發展的各個方面。博物館開辦宗旨在通過將農村、農業、農民的各種元素匯集起來,進而全方位勾畫出近...
東豐縣農民畫博物館 東豐縣農民畫博物館為藝術類博物館,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 建築面積3886平方米,建築外圍正方是畫框,借鑑關東傳統院落設計,古樸典雅大方。
西安戶邑民間藝術博物館是劉春梅2011年自籌資金60多萬元創辦民間藝術博物館,初期館藏作品100多幅。西安戶邑民間藝術博物館是一座綜合反映陝西農民藝術的博物館。融匯了各級相關領導和大唐芙蓉園景區管理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深切關注,更肩負著發揚戶縣農民文化事業的重大歷史責任。博物館把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功能有...
鄉村博物館不僅是參觀遊覽的好地方,也是民間歌舞演出和手工藝表演的好場所。博物館每年都舉辦民間歌舞比賽和手工藝品製作比賽。鄉村博物館位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海勒斯特勒烏公園內,是一座介紹羅馬尼亞農村建築藝術、民間藝術和農民生活習俗的露天博物館。始建於1936 年。當時有一批專家、學者在對羅馬尼亞的鄉村進行...
博物館的建立和藏品展示,可以體現附加在農具上的歷史文化,體現傳統手工藝的精湛和奇妙,體現“民以食為天” 的創造才能;可以更好地激勵後人了解農民艱辛勞作的過程,傳承“躬耕遺風”,推進社會進步和發展。參觀信息 交通狀況 地址:浙江省諸暨市東和鄉姚邵畈村 (諸暨市汽車站123公車至東和鄉上姚站,全程約45...
博物館分為幾個區域。一樓大廳戲偶館,共有30多組漢劇人物形象布偶,還有近30個臉譜。武松打虎、打漁殺家、穆桂英掛帥……這些人偶是王傳義請來京劇專家,揣摩劇中人物角色,然後由當地農民藝術家手工打造。“誰置生旦淨末醜,藝驚東西南北中。”何祚歡寫下的評價,就懸掛在展館一側。二樓書畫館,擺滿了各種書籍...
紀念館現有文物藏品79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件(套)。基本陳列以“紅旗捲起農奴戟——湖南農民運動史實陳列”為主題,展廳面積約220平方米,以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大革命)時期的史實、湖南農民運動史實及其研究成果為依據,通過193張圖片、70多塊展板、23件(套)文物資料,展示在第一次國共合作旗幟下,在中國...
石家莊民俗博物館 交通情況 :石家莊市內乘16、30、97等路公交在賓南花園站下車北行可達。 門票購買● ●:門票免費 是否值得去:石家莊市博物館建築共分三層,內設7個展廳。一層為辦公區、文物保管區、農耕與民俗陳列展廳,二層為201、202、203、204四個展廳,三層 小月半的小月半 贊 石家莊民俗博物...
青島萊西市鄉村記憶博物館是經山東省文物局備案、萊西市文化和旅遊局批覆的萊西市第一家民辦民俗博物館,始建於2017年8月,本館位於萊西市水集一村石島東路與興華街交匯處。本館辦館宗旨“留住鄉村記憶,傳承民族文化”的理念,對社會免費開放。自籌建以來,吸引了各階層人士前來參觀,有學生、老師、農民、工人等...
紹興市荷湖鄉土文化博物館位於越城區斗門街道荷湖村,物館設有鄉土陳列室和古墓葬陳列室,其中博物館展館面積1500平方米,古墓葬陳列室面積為50平方。展出內容 鄉土文化陳列室展出了近代紹興各類農耕工具,紡織工具及農民生活用具等文物計1654餘件,這些實物充分反映了近代紹興農業及手工業發展的歷史和農村生活水平情況;...
在“把圖書館做好做大”的前提之下,爭取當地領導、富人的支持和贊助。深層次開發 側重問題 重藏也重用。防止片面性,原原本本一塵不染的收藏,不是圖書館,也不像是博物館。雙向服務 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環環緊扣,擴大人緣。促進社會讀書活動 舉辦知識競賽,歌舞活動、演電影,讀書報告會;爭取當地的知名度和...
中國稻米博物館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同大鎮,占地20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館名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寫。博物館展示了稻米歷史和稻米科技知識,設“帶你認識水稻”“稻米從遠古走來”“民以食為天”“現代化水稻生產”4個展廳。中國稻米博物館坐落於安徽省廬江台灣農民創業園內,是世界第六家、大陸...
江蘇省農機具博物館位於古鎮區原震澤鎮糧管所勤儉倉庫,與震澤最富盛名的景點慈雲寺塔隔河相望。本館總建築面積約960平方米。原址是鎮糧管所的勤儉倉庫。2011年12月正式開館。館藏文物 這裡,匯集了富有特色的太湖流域耕種及絲紡織業農耕文化的大量實物及圖片、文字等。建築布局 博物館分為原始館、古代館、紡織館、...
阜城縣民俗博物館,占地面積約6000多平方米,布展面積1200多平方米。針對電影院的特殊建築結構,在不改變原結構的前提下,依據民俗博物館的策劃理念,實施了改建。館內設有民俗文化區、生產生活區、農耕文化區、崢嶸歲月區、舞台文化區五大展區,全方位展示了當地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農民生活方式、農村風貌和農耕文化。
三、通過日常接待來訪、舉辦各類打工文化歷史研討交流與培訓等活動,使博物館成為打工文化歷史的教育研究及培訓基地;四、通過與相關專家學者、政府機構、民間團體及個人合作,開展打工群體文化歷史。館藏文物 一號展品暫住證 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信號,就是農民流動到城市打工。頭10年,主要是到鄉鎮企業打工,但是規模...
戶縣農民畫展覽館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民間藝術殿堂,成於1976年。簡介 位於陝西戶縣縣城畫展街中段路南,在西安市區西南約29公里處。全館占地7338平方米,建築面積2811平方米,設有8個展廳陳列作品500餘件。所陳列的農民畫作品以濃郁的鄉土氣息、質樸的地域特徵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享譽海內外。戶縣農民畫展覽館迄今已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