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耕博物館

西北農耕博物館

西北農耕博物館於2010年8月正式動工建設,主展館建設面積3200平方米。地處寧夏南部六盤山區的固原市,歷史上屬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交錯地帶。固原市原州區提出興建西北農耕文化博物館的立項申請後,寧夏將其列為“十一五”期間全區計畫興建的40個專題博物館之一。

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西北農耕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18年10月,命名為2018年“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北農耕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科技類博物館
  • 地點:寧夏固原市
  • 竣工時間:2010年10月10日
  • 開放時間:2010年10月10號
  • 館藏精品:神農氏雕像
  • 建立時間:2007
  • 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
發展歷史,重要活動,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地處寧夏南部六盤山區的固原市,歷史上屬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交錯地帶。2010年3月,固原市原州區提出興建西北農耕文化博物館的立項申請後,寧夏將其列為“十一五”期間全區計畫興建的40個專題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於2010年8月正式動工建設。
從2010年4月起,原州區文化體育局就著手組織徵集博物館展品,已在當地農村及周邊省區徵集到反映西北傳統農耕文化的生產用具和生活用品1600多件,涉及從耕種、加工到吃、住、用等各個環節,有些至今仍然被農民廣泛使用。
2010年10月10日,西北農耕博物館在固原建成,這是西北首家農耕博物館。該農耕博物館不但為研究農業工具演變提供場所和和珍貴的文獻資料,且為當地旅遊又增添一景。
該農耕博物館建於2007年,是僅有的一座展示寧夏、陝西、甘肅、青海和新疆等西北五省(區)農耕歷史、農耕器具、農作物品種的博物館。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遊客眼帘是一尊神農氏雕像。除對中國農業的起源、原始農業、粗放農業階段、北方傳統農業的形成和發展、中國近現代農業的發展進行詳細講解外,展廳共分為原始社會農耕、先秦時期農耕、秦漢至隋唐時期農耕、宋元明清時期農耕、近現代農耕五大部分。(記者 剡文鑫)

重要活動

2011年金秋十月,西北地區第一尊炎帝(神農氏)塑像在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的“西北農耕博物館”落成,雕像高4.3米,人物右手執鋤,左手托穂,頭部微揚,長髯飄飄,似在觀天識象,又似能為福祉眾生而愜意自豪。人物造型遒勁灑脫。很好的表現了這位農耕文化鼻祖的風采,雕像的作者為著名青年雕塑家徐宏偉先生。

參觀信息

西北農耕博物館地址: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原州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