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領域
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內容:以重大害蟲害鼠為研究對象,巨觀和微觀結合,發揮生態學、生理學、
生物化學、
分子生物學、
信息科學等多學科綜合交叉優勢,重點研究害蟲、害鼠的種群動態和暴發機制,繁殖行為與生殖調控,化學通訊與動植物協同進化,害蟲抗藥性治理與生物防治措施,以及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演變和轉基因生物對蟲害鼠害的發生及生物安全的影響等,揭示害蟲害鼠種群變動與成災機理,建立蟲鼠害預警系統,發展害蟲害鼠與植物和天敵的協同進化理論,提出生態調控的新方法,開闢無公害控制的新途徑,為實現農業蟲害鼠害的可持續控制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
學術團隊
實驗室現有研究員14位,博士生導師14位,其中45歲以下的占57%。實驗室有3人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1人進入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人為
中國科學院傑出人才,湧現出
康樂、
張知彬、
張德興等8位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經過全體工作人員、研究生的共同努力,本實驗室形成了一種團結、互助、顧全大局和老、中、青配合默契的良好風尚,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隊伍為主體、精幹的技術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合理的研究隊伍。
項目成果
實驗室自建設以來,共完成各級課題130項,發表學術論文789篇,其中國際刊物論文109篇,國核心心刊物論文638篇。出版英文專著3部,中文專著17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技術轉讓項目11項。實驗室圍饒著國家目標和學科前沿,取得了大量的創新性研究成果。如草原蝗蟲生態學研究闡明了複合種群發生動態及種群特徵,揭示了內蒙古草原蝗蟲區系組成、演替規律,區域和生態分布規律及與植被變化的關係。在國際上首次系統比較了亞洲和北美草原蝗蟲的生活史及蝗蟲管理技術和對策,為國際上蝗蟲的持續控制提供了理論依據。該項研究2001年1月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此外,棉鈴蟲災害減災對策及技術的研究與套用等24項研究,分別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農業部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實驗室自建設以來,始終把科技隊伍的建設當作一項戰略任務來抓,通過精心培養和有計畫的從國外引進學術帶頭人,採取多種措施培養和穩定了一批學術思想活躍、基礎知識紮實、勤奮踏實的優秀青年骨幹,形成了一支素質良好的科技隊伍。
交流合作
實驗室建設以來,共接待來自美國、澳大利亞、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荷蘭、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高級訪問學者95人次,實驗室還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和其它各種渠道,先後派出76人次到美國、澳大利亞、法國、韓國等國家的研究所、大學訪問和合作研究,54人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通過學術交流,我室已同國際一些知名機構建立了固定的合作關係,有些研究項目已經完成或正在實施當中。其中,同澳大利亞CSIRO野生動物與生態所的合作,在鼠類不育疫苗的研究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為了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實驗室主辦和協辦了6次國際會議。我室先後批准開放課題71項,這些課題促進我室前沿基礎研究的開展,為進一步爭取國家項目奠定了堅實的前期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