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周期是指由於自然和社會經濟諸因素的影響,農業產品實物量常常出現增產或減產的現象,因而導致農業經濟的發展過程呈現極不均衡上下起伏的波動。其產生的原因主要在於: (1) 農業是在大自然環境中進行物質性生產的部門,因無法控制的多變氣候帶來的各種災害,使得農業實物產量常常出現歉收年份,進而影響農業產值變化,對農業經濟周期的發生有顯著的影響;(2) 經濟周期的發生也含有政策這種轉換性的潛在投入重要因素在內。這種政策性投入除內涵所指調整生產關係,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投入外,還包括外延所指行政力量招致的各種物流、能流、信息流的投入;(3) 農業同國民經濟一樣,不但受供求價格規律影響發生波動變化外,而且供給量對需求價格作出反應,其調整往往滯後,或超需求價格生產或低於需求價格生產,可調整後的供給量往往又不適應變化了的需求價格,這樣往復循環,就會使農業產量和經濟收入不穩,進而導致經濟周期發生。
農業經濟的不穩定性就在於農業經濟周期的作用,需要區別不同情況,相應採取反周期措施,以保證農業經濟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