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土壤碳匯實現機制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張建倫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土壤碳匯實現機制研究
- 項目負責人:張建倫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農業土壤碳匯實現機制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張建倫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農業土壤碳匯實現機制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張建倫擔任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長期以來,農業生態系統在降低大氣溫室氣體濃度、減緩氣候變暖方面的作用一直被忽略。有關政策和輿論導向都片面強調森林的固碳作用,把碳匯...
《生物碳對土壤碳匯和土壤溫室氣體減排的機理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張仁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潛在的災難性影響,如何控制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水平已變成刻不容緩的研究課題。將生物碳套用於土壤中是一種將...
《土壤碳匯的研究: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耦合》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張仁鐸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農業是影響大氣層中溫室氣體的淨排放的一個重要的人類活動,而土壤具有積累CO2(即土壤碳匯)的巨大能力。然而,在與全球氣候...
研究明確了皇竹草C4植物有高光合力、高生長勢、能藉助內生聯合固氮菌,通過龐大根系和較多根系分泌物,實現土壤改良和增加地上地下部碳匯,。研究從機制上闡明了皇竹草的高生產力生物量構件、皇竹草內生固氮菌與土壤動物多樣性、皇竹草...
《農田土壤有機碳變化研究》是2011年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許信旺。內容簡介 農田土壤已被認同是大氣CO2的一個重要源,農田土壤碳庫的消長會直接影響大氣中碳庫的源匯效應。由許信旺編著的《農田土壤有機碳變化研究》研究不...
目前,華北高產土壤的有機碳水平約為於9~12 g.kg-1,其土壤有機碳庫只占全國的11%,與其他國家類似條件地區相比明顯偏低。鑒於農業措施對於土壤碳匯貢獻的重要意義和不確定性,本研究緊緊圍繞高產土壤這一代表性研究對象,在掌握國際...
《西北乾旱區黑河綠洲土壤有機碳分布及其變化機制研究》是2015年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俊華、李國棟。內容簡介 以我國西北乾旱區第二大內陸河流域-黑河流域中游綠洲區為例,從土壤總有機碳、活性有機碳、非活性有機碳...
土壤有機碳發揮大氣CO2碳匯的效應依賴於多種穩定機制的綜合作用。從分解者自身生物學性質闡述有機碳生物穩定機制的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本項目利用不同有機肥管理措施下的水稻土長期定位試驗,藉助有機碳物理分組、96孔微平板法和13C標記...
碳源與碳匯是兩個相對的概念,即碳源是指自然界中向大氣釋放碳的母體,碳匯是指自然界中碳的暫存體。減少碳源一般通過二氧化碳減排來實現,增加碳匯則主要採用固碳技術。農田土壤碳匯通過採用保護性耕作措施、擴大水田種植面積、增加秸稈還田...
中國主要水稻土有機碳的固定機制、穩定性與碳匯效應 《中國主要水稻土有機碳的固定機制、穩定性與碳匯效應》是潘根興為項目負責人,南京農業大學為依託單位的重點項目。基本信息 科研成果
濕地土壤數量雖少,但碳儲量大,其土壤有機碳庫的穩定、增長或釋放影響到全球氣候變化,開展濕地土壤固碳效應及機制的研究對實現陸地生態系統碳“增匯減排”,緩解全球變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項目以若爾蓋不同類型高寒濕地土壤為研究對象...
2.3低碳農業的主要實現途徑 2.3.1因地制宜推行低碳農業經濟發展模式 2.3.2構建低碳農業的科技支撐體系 2.3.3建立健全推進低碳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與扶持政策 2.3.4培育建立我國的農業碳匯市場 3廣東省農業碳源碳匯效應及驅動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