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信息傳播:理論模型、實證分析與重構策略》是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天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信息傳播:理論模型、實證分析與重構策略
- 作者:李天龍
-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73333
- 類別:社會科學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書以傳播學理論、農業信息化理論等為指導,綜合運用文獻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社會調查法、數學建模法和結構化系統分析法,將定性研究與量化分析結合起來,在國內外研究及農業信息傳播實踐的基礎上,構建了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理論模型;梳理了我國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建設進程、特徵趨勢及國外先進經驗;基於對陝西、甘肅、寧夏、青海4省8縣63個鄉鎮1561位農民的調查數據,分析了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現狀;釐清了農業信息傳播體系中存在的問題並分析了造成問題的原因;*後,從主體需求的角度提出了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重構思路與策略。體現了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研究在理論上的科學性與系統性,在實踐上的指導性與適用性。
圖書目錄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三 國內外研究現狀
四 研究內容、思路與方法
五 小結
第一章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基本概念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 基本概念界定
一 系統和體系
二 傳播體系
三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
第二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理論基礎
一 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
二 傳播學相關理論
三 系統科學理論
四 農業信息化理論
五 圖論
六 基因重組理論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理論模型
第一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要素
一 內部傳播系統
二 外部保障系統
第二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結構
一 單向度縱向信息鏈結構
二 分散式互動信息鏈結構
三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運行
第三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模型
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
二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建模
三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方法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國內外農業信息傳播體系建設經驗借鑑
第一節 國內農業信息傳播體系建設進程
一 萌芽階段
二 初期發展階段
三 快速發展階段
四 融合發展階段
第二節 國內農業信息傳播體系建設進程的特徵趨勢
第三節 國外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經驗借鑑
一 政府引導的聯合主體參與
二 先進的信息傳播技術支撐
三 豐富權威的農業信息資源
四 信息素養較高的農民群體
五 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機制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實證研究:基於西北四省(自治區)的調查
第一節 調查設計
第二節 西北四省(自治區)農業信息傳播現狀
一 被訪對象社會人口特徵
二 西北四省f自治區)農村地區信息傳播現狀描述
三 農民客群群體的信息意識存在差異
四 現代農業所需要的農業科技信息與市場信息傳播不足
五 新舊媒體對農民認知、觀念、行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第一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 農民主體地位不突出
二 農民的信息需求未能很好地得到滿足
三 農民信息意識水平整體上不高,信息利用率低
四 自下而上的傳播渠道不暢
五 外部保障系統缺失
第二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成因分析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策略
第一節 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 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的目標原則
一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的總體目標
二 農業信息傳播體系重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內部傳播系統最佳化策略
一 農民客群是農業信息傳播的主體和服務對象
二 建立“一主多元”傳播者系統
三 建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媒介生態系統
四 建設符合“三農”需求的農業信息資源
第四節 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體系的外部保障系統最佳化策略
一 最佳化農業信息傳播的政策設計
二 推進農業信息傳播的立法工作
三 建立政府主導和市場化並重的傳播體制
四 建立農業信息傳播的雙向流動機
第五節 本章小結
主要結論與展望
一 主要結論
二 進一步研究展望
三 小結
附錄 西北地區農業信息傳播及其影響調查問卷
後記
作者簡介
李天龍,男,甘肅武威人,1980年6月出生,西安郵電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馬克思主義新聞傳播理論與實踐方向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近年來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新媒體和農業信息傳播領域。具體研究涉及新媒體傳播效果以及媒介對農村社會發展影響等方面。共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CSSCI以上期刊論文9篇,參與撰寫著作1部。主持項目9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省軟科學項目1項、省級高教改革項目1項、廳局級項目1項;主要參與項目8項,其中國家社科項目2項。李天龍副教授自2009年擔任專職教師以來一直從事新媒體傳播相關的教學工作。先後承擔過數字媒體藝術、廣播電視編導本科專業的教學工作。具體承擔過《新媒體傳播學》、《影視傳播學》等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善於與學生互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學習,善於探索教學新方法,曾獲學校青年教師授課比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