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研究

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研究

《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研究》是2017年6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銀蓉、梅昀。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研究
  • 作者:陳銀蓉、梅昀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6月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30534453 
  • 叢書名:土地管理論叢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研究》基於土地流轉交易的全過程,從流轉意願及影響因素、相關制度環境的影響、交易服務體系的作用、制度改革創新的模式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並提出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和制度的改進建議。根據分散式認知理論,構建結構方程模型,分析農地流轉農戶認知及影響因素;從科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論出發,通過因子分析模型定量分析農地流轉交易成本構成及影響因素,解釋交易服務平台建設的作用;分析不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交易途徑中土地權利移轉與增值收益分配的問題與制度缺陷,探討入市中土地發展權公平交易價格的形成機理等,對農村土地權利保護與制度研究進行創新和改進。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
1.1 相關概念界定 1
1.1.1 農村土地 1
1.1.2 農村土地流轉 2
1.1.3 農村土地流轉與農村土地交易 3
1.1.4 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 5
1.2 理論基礎 5
1.2.1 制度變遷理論 5
1.2.2 產權理論 6
1.2.3 交易費用理論 7
1.2.4 農地規模經濟理論 7
1.2.5 土地發展權理論 8
1.2.6 農戶行為理論 8
1.3 研究進展 9
1.3.1 國外研究進展 9
1.3.2 國內研究進展 11
1.3.3 研究進展評述 20
1.4 本章小結 20
第2章 農地流轉意願的影響因素與交易成本分析 21
2.1 農材土地制度的歷史沿革及土地流轉動因分析 21
2.1.1 農村土地制度的歷史沿革 21
2.1.2 當前形勢下我國農地流轉的動因分析 23
2.2 農戶土地流轉意願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 24
2.2.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說 25
2.2.2 研究方法與結構方程模型 27
2.3 武漢城市圈典型地區實證分析 30
2.3.1 樣本區域土地流轉現狀調查 30
2.3.2 農戶農地轉出意願的實證分析 33
2.3.3 農地流轉交易成本構成及因子分析 36
2.3.4 農地流轉交易服務平台的作用分析 42
2.4 本章小結 44
2.4.1 農地流轉的影響因素分析 44
2.4.2 農地流轉交易成本與交易服務平台的作用分析 45
第3章 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分析 46
3.1 集體建設用地人市的制度變遷 46
3.1.1 農民土地自由交易時期 46
3.1.2 以農業合作社為主體的土地交易時期 46
3.1.3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人市交易嚴格管控時期 47
3.1.4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人市試點實踐時期 48
3.2 集體建設用地人市的主要途徑 49
3.2.1 土地所有權變更與土地徵收制度 49
3.2.2 城鄉建設用地空間置換與增減掛鈎制度 50
3.2.3 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與地票制度、土地整理復墾折抵指標制度 51
3.3 不同入市方式下的流轉交易價格 52
3.3.1 土地徵收與出讓價格比較 52
3.3.2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中土地流轉收益及指標出讓價格 59
3.3.3 重慶地票交易價格 61
3.4 不同入市方式下的土地收益分配 63
3.4.1 土地徵收制度下的土地收益分配 63
3.4.2 增減掛鈎樣點項目區不同利益主體的土地收益 65
3.4.3 地票交易中的收益分配 69
3.5 本章小結 70
3.5.1 不同集體建設用地流轉交易途徑分析比較 70
3.5.2 集體建設用地不同人市途徑的土地收益分配分析 71
第4章 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中的土地發展權轉移交易機制剖析 72
4.1 土地發展權概述 72
4.1.1 土地發展權的提出和內涵 72
4.1.2 我國土地發展權轉移交易的歷史背景 73
4.2 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中土地發展權轉移途徑及交易模式 74
4.2.1 耕地易地補充中的發展權轉移 74
4.2.2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中發展權利的空間置換 76
4.2.3 地票交易中的土地發展權轉移 76
4.3 集體建設用地人市中土地發展權公平交易價格形成機制剖析 77
4.3.1 交易特徵 77
4.3.2 交易價格 78
4.3.3 土地發展權歸屬與增值收益分配 79
4.4 本章小結 84
4.4.1 集體建設用地人市中土地發展權轉移交易過程的分析 84
4.4.2 集體土地發展權公平交易與市場建設 85
第5章 典型地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經驗總結 86
5.1 成都市戶籍與農村土地制度改革 86
5.1.1 成都市戶籍與土地制度改革概述 86
5.1.2 成都市戶籍制度與農地制度改革的作用點 90
5.2 重慶市戶籍與農村土地使用權退出制度 92
5.2.1 重慶戶籍與農村土地使用權退出改革概述 92
5.2.2 重慶戶籍制度改革與農村土地使用權退出改革的作用點 95
5.3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與重慶地票交易制度的創新 96
5.3.1 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制度概述 96
5.3.2 重慶地票交易制度概述 98
5.3.3 重慶“地票”制度的作用點 99
5.4 “浙江模式”與土地整理(復墾)折抵指標制度 100
5.4.1 浙江省土地整理(復墾)折抵指標有償調劑概述 100
5.4.2 浙江省土地整理(復墾)折抵指標及有償調劑制度的作用點 101
5.4.3 浙江耕地占補平衡的新探索:“補改結合”試點 102
5.5 典型地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經驗總結及借鑑意義 103
5.5.1 戶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關聯互動 103
5.5.2 推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盤活農村土地資產 103
5.2.3 戶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結合104
5.5.4 健全完善的農村土地資產交易平台,為農地交易打下平台基礎 105
5.5.5 堅持以人為本、切實保障農民土地財產權益的原則 105
5.6 本章小結 106
第6章 農村土地流轉交易機制與制度建設的改進建議 108
6.1 規範農地交易行為,改善農地流轉的內外部制度環境 108
6.2 規範農地流轉契約,建設農村土地流轉交易平台 109
6.3 建立公平交易與利益共享的農村集體土地市場制度體系 110
6.4 借鑑制度創新地區的改革經驗,推動農村土地流轉相關制度建設 112
參考文獻 113
附錄 土地流轉狀況及影響因素調查問卷設計 120
**部分 農戶家庭基本情況調查 120
第二部分 農戶土地流轉及生活狀況調查 121
第三部分 土地流轉交易費用及契約選擇 122
第四部分 農戶土地流轉意願及影響因素調查 1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