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沿革
辰河高腔是一個流傳地區較廣而頗有聲譽的傳統戲曲劇種。初步考證,辰河高腔發源地是瀘溪浦市鎮,形成時期系在清代道光至鹹豐年代,是從弋陽而來,屬戲曲四大聲腔弋陽腔範圍。辰河高腔這個劇種形成的初期,是以堂會形式在一些私家演唱,辰溪最早的圍鼓堂是"桂和堂"成立於清代鹹豐年間,後來又成立了"積慶堂"、"協和堂"、"佳和堂"、"少和堂"等等,高腔就是在這種堂會形式下,不斷研討、實踐,改造而逐步豐富完善起來,終於成為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新的劇種,是我國戲劇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山花。辰河高腔最初在紳士中流行,及後才發展到市、村民階層。儘管圍鼓堂隨後有所擴展,仍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喜愛高腔民眾的要求,而出現了低台(木偶戲),又叫"矮台戲"。縣內僅大水田鄉新塘村羅姓一家有木偶戲班。低台的形成和發展,促進辰河高腔走上了高台的演出(舞台演出)。高腔是什麼時候登上舞台的,無任何歷史資料可考。據已故的高腔名醜陳德生和浦市圍鼓泰斗印佛痴所保存的資料。在清代鹹豐年間,貴州人杜風林在浦市組建戲班登台演出。培訓學員均採取在江湖班中邊傳授邊演出的方式,杜風林是組班授徒的先導。到了光緒年代,在辰溪先後成立的班社有"仁和班"、"四喜班"、"大紅班"、"雙喜班"、"德勝班"、"雙合班",這些班社活動時間都不太長,在民眾中的影響不大,有的甚至鮮為人知,而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廣的,是宣統元年成立於浦市,後轉來辰溪的"雙少班"。"雙少班"是浦市富紳康少百與其摯友名生角各代健(字少康)組建。在清末民初間,辰溪、瀘溪、沅陵、浦市以及乾州、花坦、鳳凰等地,凡重大演出活動,均以能請到"雙少班"為榮,"雙少班"從成立到結束,達四十餘年,踏遍了湘西各縣,許多偏僻山村及邊遠苗寨,培養了楊學貴、石玉松、劉喜發、楊仕元、肖連元、唐玉清、姚金榜、江俊卿等藝屆名流,真所謂名角匯集,人才濟濟,是一個倍受民眾歡迎的班社,在高腔發展史上譜下了光輝的篇章,新中國成立後,被收編為縣級劇團。由此看來,辰河高腔是從圍鼓到低台再到高台,經過長期的承前啟後和不斷地錘練創新,獨具風風采,廣泛流傳的地方劇種。
主要曲牌、唱腔特點、表演技術
1.高腔曲牌豐富。曲牌的聲調體制,源於弋陽腔,經過長期和湘西語言、民間音樂相揉合,逐漸衍變而成,適用於表達喜、怒、哀、樂等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各類曲牌近200支,曲牌名稱多借用古詞牌名,其中主要常用的有:《歸朝歡》、《降皇龍》、《漢腔》、《駐雲飛》、《江兒水》、《四朝元》、《耍孩兒》、《紅袖襖》、《懶花眉》、《香羅貸》、《占絳唇》、《新水令》、《一家書》、《江頭巾桂》、《浪陶沙》、《步步姣》、《混江龍》、《來防序》、《榜妝檯》、《下山貓》、《泣顏回》、《五更轉》、《淘金令》、《玉芙蓉》、《主馬廳》、《桂枝香》、《桂坡羊》、《半枝花》、《倒扳漿》、《吹破》、《引子》、《撲燈娥》等三十二支曲牌。
2.唱腔特點:高腔的曲調,是以三眼板為節奏口傳授教的。其特點是:(1)"向無曲譜,只沿土俗,借用鄉語,改調歌之"。在演唱中有很大的靈活性,富有地方特色。(2)聲音高亢、嘹亮,風格粗獷、豪放,感情樸實、真摯,音域較寬,可在高、中、低音區迴旋,聲音高亢、嘹亮、粗放時,響徹雲霄;柔和時,則細若遊絲,婉轉別致,幽雅動人。(3)腔調可塑性大,曲牌宮調亞廑,一支曲牌,各種行當的人物都可以用,可塑造各種人物的形象,表達各種不同的感情。(4)一人啟口,嗩吶幫腔,其未節以鼓,不託管弦。
3.表演技術:高腔是以曲調優美著稱的戲曲,走上舞台表演撲實,化妝簡單,仍然著重於唱腔的幽雅,缺乏成套的武功。隨著高台藝術析不斷完善。借鑑創造了一套塑造人物形象,表達人物感情的表演程式和技巧。
(1)角色、行當。辰河高腔角色行當的現行體制,分為生角、小生、旦角、花臉、丑角五大行。各行又有不同的小行或戲路。生角分正生、老生、紅生;小生分羅帽、二生巾、公子巾、紗帽、道巾、紫金冠等六種戲路;旦角分正旦、小旦、搖旦、老旦;花臉分袍帶、*把粉臉、草鞋、老臉、講白、鬥趣、大肚子等八種戲路。丑角分羅帽、方巾、公子巾、紫金冠、抓子巾、無名巾等八種戲路。
(2)特有身段譜和特技主要有淚眼、血淚眼、翻眼、死眼、鬼臉殼、耳功、結髯、抖鼻須、彩發扭花、彩發太極圖、丟扇、旋扇、盤頭扇、抖翎、刷翎、羅帽四方撣、繞袖、挽袖、絞袖、軟攤功、打*、金雞獨立、飛娥趴壁、岩鷹曬翅、獠牙、高台拖椅、空頂上梯、滾燈、吊辯子、滾火刀、梭台口、變臉、打八彩、抖色、搓眉;身段有十四種跳身段、起壩、打校場、溜馬、躺馬、夜摸等。
4. 演出的主要劇目
演出按不同情況分為四種:一是願戲,二是堂會戲,三是神會戲,四是賣戲。辰河高腔的劇目是相當豐富的,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前,大願戲盛行時,所必唱的有《香山》、《金牌》、《封神》,統稱"四十八本目連戲"。"硬本子"戲中整本戲有蘇(《黃金印》)劉(《大紅袍》)、潘(《一品忠》)、伯(《琵琶記》)四大本看家戲,另有"三山"(《九里山》)、《楚荊山》、《爛柯山》,"六袍"(《老綠袍》、《少綠袍》、《大紅袍》、《青袍緣》、《碎龍袍》、《白袍記》),"四亭"(《百花亭》、《拜月亭》、《情風亭》、《風波亭》),"四閣"(《紅梅閣》、《麒麟閣》、《天祿閣》、《玉皇閣》),《天開榜》、《古玉杯》、《坐衙朝笑》、《金盒撈月》、《三大香》、《三孝堂》、《三元記》、《三闖》、《檔復》、《上天梯》、《大江東》、《報筆記》、《荊釵記》、《彩樓》、《吊白扇》、《菜花井》、《木金釵》、《雙盒記》、《秋江別》、《王桂記》、《青冢記》、《來遲》、《鸚鵡記》、《合襟記》等等。除了以上"硬本子"戲劇目外,還有一大部分"條綱戲"(又稱"橋路戲",俗稱"水戲")上演。這些不是高腔主要劇目的戲,沒有本子,只是根據一些舊章小說的故事情節,擬出一個簡單的條綱,演唱全由角色在舞台上去自己編排、發揮。舞台經驗豐富的演員,往往只根據簡單條綱,可以把戲演得頭頭是道,扣人心弦。通過如此反覆演唱,不斷的豐富,加工成一些主要摺子,其特點是演出時伸縮性很大,民眾喜歡,如《二度梅》中的《重台別》,《五虎平西》中的《觀花》、《粉莊樓》中的《大審柏玉霜》等,也成為高腔中久演不衰的主要劇目。一些優秀劇目,久演不衰,如《破窯記》、《李慧娘》、《投筆記》參加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並進京匯報演出,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受到各界好評。
著名演員
隨著高腔藝術的不斷發展,近百年來人才輩出。但他們的事跡,卻無任何資料查尋。根據一些老藝人和圍鼓堂名家的傳聞,著名傳承人士有:杜風林、向代健、唐玉清、楊學英、石玉松、余配聊、陳良相、楊錫濤、向景枝、石楠庭、米殿臣、米壽生、陳德生、劉喜發、張家賓、楊士元、、
陳依白、吳麗君、戴桂英、江翠娥、劉明超、向八清、張秀娥、李玲玲、楊七妹、李七妹、陳剛、袁傳義、向詞賢等。
流傳區域及影響
1、簡要描述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彈腔和很少部分崑腔在內的而以高腔為主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且流行於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帶,故名"辰河高腔"。
2、歷史
辰河高腔源於戲曲四大聲弋陽腔。史載山東高腔店盧公,四川為官,明末清初去官還籍,時值戰亂,逐客居辰溪,游於士紳中。盧公精音律,懂戲文,乃與諸鄉紳士結合地方調子,創曲牌,定唱腔,是為辰河高腔之始。到清道光年間,酵親王府"小恩榮"弋陽戲班,部分戲子流落到辰州府,把弋陽腔和地方曲高進一步融合,使辰河高腔在民間得到流傳。辰河高腔起源的另一說法是:明初,朱元璋為休養生息,發展生產,鼓勵移民遷徙,開墾荒地和經商,江西大批移民遷到浦市,同時,江西地方戲曲弋陽腔隨之傳入當地。辰河高腔以弋陽腔為基礎,結合當地的民間小調、宗教音樂、放排號子和山歌等民間音樂發展而成為藝術風格獨特的大型地方劇種;其發展過程經歷了圍鼓坐唱的初始期,矮台(木偶)演唱的發展和高台演唱成熟期幾個階段。
辰河高腔真正走向民間始自清鹹豐年間的"大紅班"。由於堂會組織只是給士紳等有錢人家演唱,遠不能滿足平民百姓看戲的需求,因此在鹹豐年間,老藝人杜風林組建大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戲班"大紅班",到各地巡迴演出,開始走向民間,此後辰河高腔得到廣泛流傳。
辰河高腔藝術在建國後得到迅速發展。湘西的辰溪、沅陵、
瀘溪等地相繼成立高腔劇團,1956年辰河高腔劇目《破窯記》、《李慧娘》等參加湖南省第二屆戲劇風摩匯演引起轟動,次年進京獻藝得到周恩來、劉少奇、賀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評價。
3、藝術特點
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它有48本"
目連戲"及《黃金印》、《紅袍記》、《一品忠》、《琵琶記》、《裝瘋油鍋》等劇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民眾喜愛。辰河高腔曲調豐富,有曲牌五百餘支,適合表達各種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歸朝歡】、【降皇龍】、【浪淘沙】、【淘金令】、【撲燈蛾】等。
辰河高腔的聲腔高亢激昂,音域寬廣,可在高、中、低音區迴旋,粗放時裂金碎玉,響徹雲霄;柔和時則細若遊絲,婉轉動人。男聲用大本嗓演唱,給人以粗獷奔放之感;女聲唱腔的高八度花腔委婉清亮,悅耳動聽。
演員的表演樸實、自然,帶有濃郁的泥土氣息,具有講究唱功、多唱傳奇本高腔、擅演目連戲的特點。演出時的伴奏樂器包括嗩吶、笛子、京胡、二胡、三弦、大鼓、小鑼、雲鑼、鈸、小鼓等,特製的高腔嗩吶聲音高亢優美,能與唱腔融為一體,在幫腔和伴奏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辰河高腔完整地保留了民族和地域特色,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較早地在戲劇演出中實現了觀眾和演員的互動,被稱為"世界上最早的意識流藝術"。辰河高腔在國外演出時曾引起轟動,被譽為"中國戲劇的瑰寶"。
4、角色
早期的辰河高腔分生、旦、淨、醜、外、副、末、貼八個腳色行當,清末民初之後變為生、旦、淨、醜四行,其中生角又分為正生、老生、紅生、小生,旦角又分為正旦、小旦、搖旦、老旦等。
現狀
:由於經費緊張、人才缺乏及客群局域化、老齡化等問題,現今辰河高腔已到了幾乎失傳的地步,只有少數劇團在艱難的生存條件下堅持演出。需採取措施儘快改變這種局面。
沅水民間文化傳奇
瀘溪縣加大了對辰河高腔的保護和發掘力度。2006年,辰河高腔進入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7年以來,瀘溪縣劇團從內容到形式,對辰河高腔進行全方面創新。在內容上,對《艄子打魚》、《蜜蜂頭》、《搶棍》、《琴挑》、《逼宮》等30多個辰河高腔傳統劇目,進行符合現代人需求習慣的整理、改編,重新搬上舞台。該劇團還創作了《辛女岩,那遠古的呼喚》、《辛女賦》、《乾坤換》、《情滿橘園》、《瀘溪改革開放三十年》等一批富有現代氣息的新節目。在形式上,則引進現代元素,並配備燈光、音響、服裝等現代設施、設備,表現形式日益豐富。
經過改造的“辰河高腔”,再續傳奇:演出場場爆滿,劇目個個受歡迎。尤其是耗時一年多、耗資40多萬元、四易其稿的改編傳統劇目《目連救母》,更是深受觀眾喜愛,在不久前全州第二屆新劇(節)目會演中,獲得“特別獎”。劇團曾參加中國·瀘溪椪柑藝術節和CCTV-3“激情廣場”的演出,獲得觀眾好評如潮。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瀘溪縣劇團共整理改編和創作辰河高腔劇(節)目、唱段90多個,演出400餘場,連續3年獲“全省好劇團”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