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種植技術規範

《辣椒種植技術規範》是2020年05月13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辣椒種植技術規範
  • 標準編號:T/TFHT Z045—2020
  • 發布日期:2020年05月13日
  • 實施日期:2020年05月13日
起草單位,適用範圍,技術內容,

起草單位

內蒙古巴彥綠業實業有限公司、巴彥淖爾市農牧業技術推廣中心。

適用範圍

本標準規定了“天賦河套”辣椒種植技術規程的基礎要求、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採收、貯運。 本標準適用於“天賦河套”保護地、露地辣椒的種植。

技術內容

產地環境
應符合NY/T 391的要求。土質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無鹽鹼、土層深厚、灌排配套的沙壤土或輕壤土。
4 種前準備
4.1 育苗
4.1.1 品種選擇
保護地早春茬選擇生長勢強、耐低溫、弱光、抗病、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秋冬茬選擇耐寒性好、耐弱光能力強,生長勢強,坐果率高,連續坐果性強,抗病,產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種;露地栽培選擇優質、豐產、抗病性強的品種。
4.1.2 育苗設施設備
根據季節不同選用日光溫室、連棟溫室、塑膠大棚等設施育苗;夏秋季節育苗應配有防蟲、遮陰、防雨設施,採用72孔或128孔穴盤,養分全面、滅菌較好、質量安全的基質育苗。
4.1.3 種子處理
浸種:將種子放入55℃的恆溫水中,不斷攪拌,浸泡20分鐘後,當水溫降到30℃左右再浸泡6~8小時。或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0~30分鐘,撈出用清水搓洗種子2~3遍,再用30℃溫水浸種6~8小時。
T/TFHT Z045—2020
2
催芽:用乾淨濕棉布包住種子,為受熱均勻使種子呈鬆散狀,溫度保持28~32℃左右,催芽時每12小時用清水沖洗一次,70%露白即可播種。
4.1.4 播種
人工或播種機將露白的種子播入穴盤內,一般每穴播1粒種子,播種深度1厘米左右,播種後覆蓋拌好的基質或蛭石。播後噴水並覆蓋地膜。
4.1.5 苗期管理
4.1.5.1 溫度管理
辣椒冬春育苗要保暖增溫,夏秋育苗要遮陽降溫。冬春育苗溫度管理見表1:
表 1 苗期溫度管理表
時期
白天適宜溫度
夜間適宜溫度
出土前
出苗後
定植前5-7天
25~30
20~25
18~20
18~20
14~16
10~13
4.1.5.2 光照管理
冬春育苗採用反光幕或補光設施等增加光照,夏秋育苗要適當遮光降溫。
4.1.5.3 肥水管理
早春苗期適當控水控肥,2片真葉後視育苗季節和墒情適當澆水補肥,補肥一般補施葉面肥。秋冬茬不需控水,保持基質濕潤。
4.1.5.4 煉苗
早春茬育苗定植前5~7天,應逐漸加大通風量,把育苗溫室環境調控到和定植環境基本一樣,使穴盤秧苗能夠適應新的環境。秋冬茬育苗逐漸撤去遮陽網,適當控制水分。
4.1.5.5 整地施肥
施足基肥,結合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5000~10000公斤或商品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過磷酸鈣3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尿酸20公斤;或同等肥力的複合肥60~70公斤;深耕25~30厘米,深澆一水,保墒壓鹼。
4.2 土壤、棚室消毒
結合整地使用抗重茬微生物製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保護地種植要進行高溫燜棚和藥劑熏蒸消毒。
5 種植過程
5.1 定植期
T/TFHT Z045—2020
3
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2℃以上,氣溫通過13℃為即可定植,根據設施的保溫性能,溫室早春茬在1月底到2月上中旬定植,塑膠大棚4月上中旬定植;溫室秋冬茬在7月底到8月初定植;越冬茬生產可適當推遲。露地為終霜結束後定植,一般為5月上中旬。
5.2 種植方法及密度
採用大小行栽培,一般保護地辣椒種植密度3500株左右,露地4500~5000株。
早春茬定植前7~10天澆足定植水,選擇晴天上午定植,採用點水定植;秋冬茬定植後要澆足定植
水。定植前用95%噁霉靈500倍液浸濕苗盤或直接將藥劑加入定植後所點的水中,可預防莖基腐病。
6 田間管理
6.1 保護地種植
6.1.1 溫度
緩苗期間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不超過32℃不放風,夜間保持在15~20℃左右;開花結果期白
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5~20℃左右。
6.1.2 濕度
緩苗期80~90%、開花結果期60~70%左右。 生產上要通過地面覆蓋滴灌或暗灌、溝內鋪設碎乾草、
通風排濕、溫度調控等措施控制濕度在最佳指標範圍。
6.1.3 肥水
採用膜下暗灌或滴灌。定植後3~5天,生長點有新葉長出,並且土壤濕度較大,可以不澆緩苗水。
如果土壤缺水,可在定植後7天左右,選擇晴天上午澆一次緩苗提秧水。緩苗後到開花,控水為主,一
直蹲苗到門椒坐果後開始澆水。
在施足基肥和早期輕追肥的基礎上,結果期開始追肥,以後隔水追肥,每次每畝追施果菜專用水溶
肥10~15公斤。生長中期可以沖施生物菌肥。為防止早衰,植株生長盛期,適時用0.3%磷酸二氫鉀進
行葉面施肥。
6.1.4 光照
保護地種植採用透光性好的棚膜,保持膜面清潔,在滿足生長溫度的條件下,白天儘早揭開保溫覆
蓋物,增加光照強度和時間。夏秋季節光照太強溫度太高時適當遮陽降溫。
6.1.5 二氧化碳
保護地冬春季節種植需要補充二氧化碳,可採用二氧化碳氣肥罐補充。
6.1.6 植株調整
一般採用雙乾整枝,在門椒採收後,將第一分枝以下的老葉、側枝全部去掉,以利於通風透氣;上
部枝葉繁茂可將兩行植株間向內生長並長勢較弱的分枝剪掉。秋冬栽培時,從第二分枝處剪去內側分枝,
促發新枝繼續結果。
6.2 露地種植
6.2.1 肥水管理
T/TFHT Z045—2020
4
定植後及時澆水,3~5 天后澆緩苗水,之後進行中耕控水蹲苗,蹲苗結束後及時澆水、追肥,門
椒坐果後畝追果菜專用複合肥 15~20 公斤,之後每隔 7~10 天澆一次水,隔水追肥。
6.2.2 植株調整
根據辣椒的生長狀況及時進行摘心、打杈。門椒坐果後儘早打掉莖部側芽及向內伸、長勢強的多餘
側枝。結果中後期根據封壟情況及植株結果情況可適當對於密集側枝進行疏枝。
6.3 病蟲害防治
6.3.1 主要病蟲害
辣椒主要病蟲害有:猝倒病、病毒病、疫病、灰霉病、白粉虱、蚜蟲等。
6.3.2 防治原則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
治為輔”的防治原則。
6.3.3 防治方法
6.3.3.1 農業防治
針對當地主要病蟲控制對象,選用高抗多抗的品種;嚴格種植消毒處理;創造適宜的生育環境條件:
培育適齡壯苗,提高抗逆性;根據不同生育時期調節適宜溫度,控制好空氣濕度,合理澆水追肥,保護
地種植保持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避免低溫和高溫障礙;採用起壟方式種植,膜下暗灌或者滴灌,清
潔田園,減輕侵染性病害的發生。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防止土壤鹽漬化,測土配方施肥,增施磷鉀
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與非茄科作物實行三年以上輪作。
6.3.3.2 物理防治
保護地栽培在棚室通風口設定 60 目防蟲網,阻止蚜蟲、白粉虱遷入。並在棚室內張掛黃板誘殺蚜
蟲,白粉虱等,每畝掛 30~40 塊 20 厘米×40 厘米的黃板。
6.3.3.3 生物防治
積極保護利用天敵防治病蟲害。如用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採用抗生素和植物源農藥防治病蟲
害。
6.3.3.4 藥劑防治
使用藥劑防治應符合NY/T 393的要求,嚴格控制農藥使用濃度及安全間隔期。
猝倒病、立枯病:用64%噁霜靈+代森錳鋅500倍液或者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噴霧。
病毒病: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採用藥劑防治。採用8%的寧南黴素水劑75-100克/畝,或2%的氨基寡糖
素水劑300倍液噴霧。
疫病:發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
700倍液噴霧。
灰霉病:用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或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安全間隔期7天。
白粉虱: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噴霧,或20%甲氰菊酯2000倍液噴霧。
T/TFHT Z045—2020
5
7 採收
保護地鮮食及時分批採收,減輕植株負擔,以確保商品果品質,促進後期果實膨大。露地加工型辣椒果實轉紅後集中採收。
8 貯存
8.1 貯存環境
貯存溫度9℃~12℃,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90~95%,氧氣含量2%~7%,二氧化碳1%~2%,庫內堆碼應保證氣流均勻流通。
8.2 貯存時間
普通貯存一般為1~10天內可保持新鮮和營養;長期貯存需要進行果梗防腐處理。紅椒不宜長期貯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