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立春

《辛酉立春》是宋代詩人呂本中創作的七言律詩。該詩作於宋高宗紹興一年(公元1131年)立春之際。當時詩人正值晚年,仕途因遭小人排擠而報國無計,作詩以表憂國憂民以及受排擠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憂憤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辛酉立春
  • 創作年代:宋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呂本中
  • 作品出處:《全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辛酉立春
中原擾擾尚胡塵,堅坐江南懶問津。
漫讀舊詩如昨夢,卻疑往事是前身。
子桑自了經時病,原憲長甘一味貧
刺忍雪寒君莫病,土牛花勝已迎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子桑、原憲:二者均是《莊子》中出現的人物,皆富有個性,生活清苦。
②土牛:古有立春造土牛以勸農耕的習俗,自宮廷至官府均要鞭打土牛,稱為“鞭春”或“打春”。花勝:剪彩做成的婦女花形首飾。

白話譯文

中原紛亂不堪,淪為金人統治區。我卻穩坐江南,懶得去過問這些國家大事。
整日隨意地讀著舊日自已渴望恢復中原的詩句,卻懷疑這些過去的事好像是在上輩子發生的。
我像子桑一樣明白生活清苦本就是命運使然,像原憲一樣甘於貧窮。
雖然要忍受刺骨的寒冷但也不要生病,春耕即將開始,那美好的春花已經綻放,在迎接春天的到來。

創作背景

宋朝南渡後詩人官至中書舍人,上書言恢復大計,秉公執法,觸犯秦檜等主和派,中間一度引疾乞祠。又呂本中草丞相趙鼎之制詞,有“尊王賤霸”之語,秦檜大怒,遂風御史劾罷之。該詩為宋高宗紹興一年(公元1131年)立春而作,詩人正值晚年,作詩以表憂國憂民以及受排擠報國無門的無奈與憂憤之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詩開篇不凡,首聯即將強烈的情感爆發出來,上句說中原地區仍,亂不堪,淪為異族統治區”言國事之緊張。“尚”字道出了他深沉的憂國之心,凝聚了期望與失望交織的複雜感情。次句一轉,說自己穩坐江南,對中原的淪陷坐視不管,懶於問津,詩人在前後的反差中表達出強烈的愛憎。《論語·微子》載孔子使子路向人打聽渡口所在(即問津),受到隱者的譏諷:天下滔滔,不如從避世之士,忘情世事。次句的懶問世事與首句的憂國憂民之間有一個極大的落差。既然心憂國事,自當宵衣旰食,勤於政務,而詩人卻頹然自放,大有撒手而去之意。通過這一轉折正是要深—層地表現其報國無門的憂憤。他之疏懶實是出於無奈的舉動,是投降派排擠的結果,但是這一切都掩蓋在超然放達的外表下,需經咀嚼才能品味。頷聯寫詩人的生活現狀,以感慨前塵影事恍如隔世,抒發了一種垂暮之情,極言自己被排擠時日之久。此處也不是泛泛的遲暮之慨,是有深意存焉。詩人以詩文名家,在兩宋之交卓然自立,但也因此而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坎坷曲折。他在紹聖間因元祐黨事被免官,南渡後又屢因文章得罪。往事如夢似煙,看似超脫,實則是難以忘卻的。頸聯借典故抒情,以兩位古代寒士自喻。子桑在霖雨十日後若歌若哭,明白了讓他貧困的是命運,自己也如原憲一般甘於貧窮,表達了安貧樂道、自甘淡泊之志。“自”字與“長”字更突出了他的風骨品節。尾聯在情緒上陡升波瀾,雖則天寒雪冷,但勸人一定要忍住這一時,因為春耕將近,春天即將到來,我們終將能頂過嚴寒,迎來春天,此聯既照應題目立春,又一語雙關,一掃前文頹氣,表達出作者對未來的信心。

名家點評

上海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黃寶華:該詩感慨深沉,卻表現為超然平和之態,這和詩人的禪學修養有關,宋人陳岩肖評其詩“多渾厚平夷”,洵為的論。該詩從感時到憶舊,再回到述懷,最後以迎春扣住題面,層層相生氣脈貫注沒有枯澀板滯之病。中二聯曲折達意,頗見功力。

作者簡介

呂本中(1084——1145) 兩宋之際開封府(治今河南開封)人,祖籍壽州(治今安徽鳳台),字居仁,學者稱東萊先生。呂好問長子。少從楊時、游酢、尹焊游。蔭補入仕,歷任濟陰縣主簿、大名府帥司幹辦官、樞密院編修官等職。與秦檜相善。北宋末,因病請祠,以直秘閣主管台州崇道觀。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特賜進上出身,擢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文章典雅,長於史學,其詩得黃庭堅、陳師道句法。紹興八年,遷中書舍人兼侍講,兼權直學士院。因受趙鼎器重,遂忤秦檜。未幾,遭彈劾奉祠,提舉江州太平觀,徙居婺州以終。後賜諡文清。著有《東萊詩集》、《呂氏春秋集解》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