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武昌起義的故事》是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青藍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亥武昌起義的故事
- 作者:宋青藍
- 出版時間:1982年10月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119 頁
- 定價:0.28 元
- 叢書:歷史小故事叢書
- CN:100991614
《辛亥武昌起義的故事》是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青藍著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為劉家廟大捷打響做出貢獻的四個人。古有荊軻刺秦王,辛亥有四壯士敵營策反。1911年10月15日,武昌光復後,唯新軍輜重八營蕭安國部,憑藉強大火力在漢口劉家廟負隅頑抗。姚斌時任都督府參謀,晉見都督府秘書李長齡說,“蕭安國忠於清朝,奴化已久,不足與言大義。其部下屬我炎黃子孫,未染惡習,...
自武昌起義勝利,到張勛復辟失敗後軍閥割據局面的出現,波瀾壯闊的辛亥革命前後大約延續了十年。其間,革命黨人被刺殺,二次革命被鎮壓,國會被取締,《約法》被撕毀,民主被踐踏,辛亥喋血所換來的社會進步幾乎喪失殆盡,民國名存實亡。真所謂: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換得假共和!但問題是,袁世凱稱帝為何會遭致舉國...
劉英(1881—1921),原名光銘,字丹書,號聃述,京山永隆鎮劉家榨人。人物簡介 劉英,武昌起義期間成功發動永漋河起義回響革命,牽制了湖北漢水流域一帶的清軍力量。為保衛武昌起義,率領京山子弟兵東進武漢參加戰鬥,為“陽夏之戰”立下了不朽功勳。 京山縣人民政府為了紀念辛亥先烈,在縣烈士公園建有劉英遺冢和劉英亭...
辛亥武昌起義的故事 《辛亥武昌起義的故事》是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青藍著
今天,武昌首義的槍聲已遠,先烈已逝,但辛亥首義的精神和物質文化遺產永存。在辛亥百年來臨之際,全國與辛亥革命有關的城市,將陸續推出了一系列的紀念活動。精神內涵 “追憶辛亥首義歷史,傳承辛亥首義文化,迎接辛亥首義百年”10月9日,在這繁花似錦的金秋時節,新華網湖北頻道“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專欄暨“辛亥革命...
如果說辛亥革命是一部宏大的史詩,那么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陽夏保衛戰這些著名戰役則成為註解“辛亥革命”沉重、有力的關鍵字。這次《辛亥革命》一片對這幾場經典戰役進行了濃墨重彩的描繪,以鏡頭美學凸顯出戰爭藝術的獨特美感。《辛亥革命》中對廣州起義的巷戰、陽夏保衛戰之陣地戰的敘述,不止在大場面上代表著...
該劇編劇兼導演李雲亮表示,電視劇展示了1911年10月9日到12月31日這血雨腥風的83天。革命黨如何能順利占領武昌,清政府為何遲遲攻不下武昌等這些問題都將在劇中一一回答。該劇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勝利95周年”,全劇從“武昌首義”開始,到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結束。用紀實性手法具體描寫了武昌革命黨人,北京清政府...
武昌首義發難處位於武漢紫陽湖東畔,現湖北省總工會院內,因工程營官兵於1911年10月10日在此率先舉義而聞名。 “辛亥武昌起義工程營發難處”紀念碑建造於1987年10月10日,武漢市政府立。 碑高4米餘,麻石砌成。上方是三支漢陽造步槍的石雕,碑座正面刻著“辛亥武昌起義工程營發難處”字樣,兩側雕有九角十八...
《辛亥武昌首義》是2020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近代以來,歷史轉折關頭,每有驚天動地的壯舉發生;國有大事,武漢人民無役不與。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三次歷史性巨變的首次,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於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經濟...
《燃燒的鐵血旗:辛亥武昌首義紀實》是2011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季宇。內容簡介 《燃燒的鐵血旗:辛亥武昌首義紀實》是一部全景式反映1911年辛亥革命的長篇紀實文學作品。作品史料翔實,筆觸嚴謹,氣勢恢宏,全面客觀地再現了這場波詭雲譎的歷史事件,將這一段歷史真實地還原給讀者。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
《辛亥武昌首義史》是2006年5月1日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賀覺非,馮天瑜。內容簡介 辛亥武昌首義作為一個重大歷史事件,尤其是作為民國的開國故事,從發生之始即有記述文字出現,以後又續有史編。武昌起義不久,蘇生撰《中國革命史》面世。本書公元紀年皆用拉伯字,陰曆皆用漢字數碼,以示區別。本書考察...
辛亥武昌起義前夕,中國的各種社會矛盾日益激化,人民民眾的反抗鬥爭持續不斷,革命黨人不斷發動武裝起義。其中,以四川的保路運動最為激烈。清廷為撲滅四川的人民起義,派出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鎮壓,致使清軍在湖北的防禦力量減弱,革命黨人遂決定抓住良機,在武昌發動起義。1911年9月14日,文學社和共進會在...
歷經八年風雨漂搖,成長壯大,直至星火燎原,成功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曹劉兩個家庭兩代人在武昌起義血與火、家與國的恩怨情仇中經受著人生洗禮,演繹出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每一處歷史都是真實再現,每一處虛構只因鮮為人知。一部修舊如舊的武昌起義史,一部盪氣迴腸的愛情交響曲。
20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一舉推翻清朝政府、結束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國的辛亥革命的整個過程。以孫中山的革命歷程為主線,圍繞中國同盟會成立、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以及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後進行二次革命、護國戰爭到取消帝制等重大歷史事件,歷史地真實地展現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
張振武(1877—1912),漢族,湖北羅田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初年軍事將領,“武昌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早年畢業於竹山縣高等學堂,後入湖北省師範學校,受到老師的影響,萌發反清革命思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一說甲午戰後)自費留學日本,尋求救國拯民之術,入早稻田大學攻政治法律,又入體育...
辛亥之役人馬合冢坐落在雨花台烈士雕塑東北梅崗山麓坡道崖壁上。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南京第九鎮新軍首先回響,在中華門外秣陵關起義,並進攻南京,後因彈藥缺乏,傷亡慘重,不得已退到鎮江,聯合部分鎮江新軍為基幹,擴大組織江浙聯軍,再向南京進攻,終於擊敗了清軍,光復南京。後人把這次戰役中犧牲的烈士和馬分兩冢...
蔣翊武(1884年12月21日—1913年9月9日),漢族,湖南澧州(今澧縣)人。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漢文學社社長,主辦《大江報》等報刊。1913年,蔣翊武在廣西進行反對袁世凱的活動時,被親袁的廣西軍閥逮捕並殺害。蔣翊武是中國近代傑出的民主革命活動家、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主要組織者...
孫武(1879/1880年-1939年11月10日/12月10日),原名葆仁,字堯卿,搖清,號夢飛,湖北夏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志士,辛亥武昌起義領導者之一。1897年(一說1898年)考入武昌武備學堂。1900年參加漢口自立軍,被推為岳州司令。1904年9月赴日本,入成城學校習陸軍。1905年11月歸國,加入武昌日知會,並幫助...
9月30日,周恩來總理邀請熊秉坤等辛亥革命老人出席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慶祝國慶節的國宴。在國宴上,他不但見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許多老朋友,還見到了末代皇帝溥儀。國宴開始不久,溥儀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張執一副部長的陪同下,來到了熊秉坤的面前,首先舉杯說:“辛亥革命武昌起義,你打了第一槍,可稱蓋世英雄,了不起...
先父在世時,常給我講起祖父、祖父輩們在辛亥革命中的戰鬥故事。先父幾歲時,祖父母先後去世,是先父的奶奶把他拉扯成人,他從奶奶和鄉親的口中得知祖父的點滴往事。祖父是辛亥革命隊伍中普通的一名戰士,他和他的戰友發動了漢川起義,在武昌起義勝利後約十小時左右,就把十八星旗插上了漢川縣城牆,奪取了漢川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