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長河村

轉長河村

轉長河行政村隸屬麒麟區東山鎮,地處東山鎮正南邊,距東山鎮政府所在地17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水泥和瀝青路面,交通便捷,距區77公里。東鄰撒馬依村委會,南鄰羅平縣、阿崗鎮,西鄰石頭寨,北鄰撒基格,全村轄法白、沙戈寨、河西、河東、布其五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224戶,有鄉村人口3846人,其中農業人口3846人,勞動力262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94人。

基本介紹

氣候和土地,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文化教育,發展重點,新農村建設,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

氣候和土地

全村國土面積28.35平方公里(42525畝),海拔1850米,年平均氣溫13.5℃,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188畝,人均耕地0.9畝,林地22946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9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菸葉種植為主。屬東山全鎮未受工業污染的行政村,由於海撥低適宜種植多種農作物。 村委會一角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88畝,其中:田721畝,地3467畝,人均耕地0.9畝,主要種植菸葉、玉米等作物;現有林地22946畝,水面面積817畝,其中養殖面積20畝,草地373畝;其它面積14201畝。少數名族與漢族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態勢。少數民族以彝族為主,主要分布在河東村,發白村,沙戈寨村,以河東村彝族文化教育程度最高,沙戈寨村是純彝族村落,河東村,發白村彝族同胞與漢族同胞和諧雜居。
轉長河村耕地轉長河村耕地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全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三通,無路燈。全村有365戶通自來水,有594戶飲用井水,有95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19戶,有521戶通有線電視,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5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56戶。
治氣池建情況治氣池建情況
我村到鎮政府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有三個自然村為硬化的路面(法白、沙戈寨、河西);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農貿市場、集市7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5輛 ,農用運輸車12輛,拖拉機2輛,機車47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僅有2109畝,有效灌溉率為50%,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6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2畝。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2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29戶。全村所轄5個自然村均已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其中有3個自然村還沒有通自來水,全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6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5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沒有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治氣池建情況

農村經濟

全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主19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1368萬元;畜牧業收入39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252頭,肉牛103頭);漁業收入5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52萬元%;其中,工資性收入1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農民收入以農作物種植等收入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3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7人,在省內務工95人,沒有在省外務工2人。 種植業
種植業種植業

特色產業

全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煤產品銷售往省內。2007年種植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96萬元,全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畜牧產業,有已註冊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戶人為11人。 烤菸
烤菸烤菸

文化教育

全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2150平方米,擁有教師21人,在校學生630人,距離東山鎮三中8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30人,其中小學生485人,中學生145人。
學生宿舍學生宿舍
全村沒有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業餘文娛宣傳隊。

發展重點

全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還十分薄弱,人畜飲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全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烤菸特色產業,發展豬6350頭,牛2510頭,羊38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420人。
農業生產基礎設施還十分落後,特別是農業生產道路、農田灌溉設施還不完善;人畜飲水各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難於解決的困難,特別是布其、河東兩個村民小組都還是集中供水,甚至有時集中供水都成問題;醫療衛生方面白村、沙戈寨、布其就醫都很困難,雖然已交了醫療保險費,但到村衛生所都遠至5公里。
全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繼續抓好烤菸主體產業,重點發展畜牧業及養殖業,加大勞務輸出收益。逐步完善各村小組的生產道路建設,村內道路硬化、人畜飲水管網到戶。 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建設

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以加快農村全面小康建設步伐和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和文明村創建為切入點,以農村產業發展和基層班子建設為重點, 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生態文明村建設為載體,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最佳化農村環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農村生產力水平和農民生活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093戶,共鄉村人口3977人,其中男性2187人,女性1790人。其中農業人口3977人,勞動力2463人。  到2012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13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63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22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7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18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891.70萬元,有固定資產732.9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92人,黨員中男黨員88人,女黨員4人。 團員258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