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轉運使司”。官署名。宋代諸道(路)皆置,均調一道(路)租稅以供國用,以轉運使、副使主其事。兼分巡所部,監察官吏。遼代置山西路都轉運使司及奉聖州...
西京路轉運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財政機構,掌本路稅賦錢穀、倉庫出納、權衡度量之制。置於西京大同府。設轉運使領司事,秩正三晶。下設同知轉運使、副轉運使等職。...
地方官署名。金朝置。掌本路稅賦錢穀、倉庫出納、權衡度量之制。設於濟州路。原稱上京路都轉運司,海陵王天德四年 (1151) 改名。設轉運使領司故,秩正三品。下...
官署名。金朝地方官府,掌本路稅賦錢穀倉庫出納、權衡度量之制。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置於京兆府。長官為轉運使、秩正三品。下設同知轉運副使、副轉運使、戶籍...
在四川又設立茶鹽轉運司,管理茶鹽稅務。十四年江淮、荊湖、福建全部置榷。十七年,在江州設榷茶都運司。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圖集 茶鹽轉運司圖冊 V百科往期...
遼東路轉運司 官署名。金朝地方機構。掌轄區稅賦錢穀、倉庫出納、權衡度量。置於上京鹹平府。設轉運使領司事。秩正三晶。下設同知轉運使。副轉運使等職。章宗...
《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時秦丞相孫以》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詩詞之一。...... 《陳阜卿先生為兩浙轉運司考試官時秦丞相孫以》是宋代詩人陸游所作詩詞之...
有監察州縣之權的地方長官簡稱。宋轉運使、轉運副使、轉運判官與提點刑獄、提舉常平皆有監察轄區官吏之責,統稱監司。元廉訪使與明布政使、按察使亦因有監察官吏...
明宦官官署統稱。即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混堂司。各有掌印太監、僉書、監工等。參閱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明宦官官署有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
轉運司因主管財賦和漕運,故俗稱“漕司”。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盡罷節鎮統轄支郡。自此以後,邊防、盜賊、刑訟、金谷、按廉之任,都委於轉運使。朝廷...
宋末應浙西轉運司試中魁,選至元間辟,至元二十七年(1290)授杭州路儒學正,大德二年調崇德州學教授,後歷任江浙儒學提舉、江南浙西道、江東道肅政廉訪使、集賢...
元代茶課,由各地榷茶轉運司、榷茶提舉司等機構負責征輸,明代始設茶課司專其事。...... 元代茶課,由各地榷茶轉運司、榷茶提舉司等機構負責征輸,明代始設茶課...
總制司,南宋時官署名。...... 掌御收頭子錢、耆戶長庸錢、抵當四分息錢、轉運司移用錢、勘合朱墨錢、常平司七分錢、人戶合零就整二稅錢、免役一分寬剩錢...
宋代差遣官名。全稱“都總管司走馬承受公事”,為路級監察官員。北宋初隸轉運司,後隸帥司,崇寧中不隸帥司,南宋建炎元年復隸帥司。...
本路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涇原、環慶、鄜延、熙河四路雖有轉運司,但畢竟在歷史上從屬陝西一路的時間過久,所以這四路中的轉運使、副、判官往往時有時無,而且絕...
高宗紹興二年(1132),復置二提點司五年,饒州提點司除留屬官一人外,皆並歸虔州提點司,並加“都大”二字於提點之上。二十六年,並其職掌於諸路轉運司。二...
久之,補尚書省令史,擢河北西路轉運司都勾判官,改大理評事,就升司直,四遷侍御史、尚書右司員外郎。丞相徒單克寧嘗謂曰:“後代我者必汝也。”俄授郎中,敷奏...
劉伯正,字直卿,饒州餘干人。父簡,為丞相趙汝愚客,嘗書慶曆四諫奏議授伯正,而伯正以開禧元年舉進士。調太平主簿,通判棗陽軍,辟荊湖制置司機宜、兩浙轉運司...
山東都轉鹽運使鹽官名。衙署駐濟南。元中統四年(1263)設定,以中書左右部兼任。至元二年(1336)復設轉運司。六年改轉運司為都轉鹽運使司。至正十九年(1359)...
宋各路置安撫司掌軍事與民政,簡稱帥司;轉運司掌財賦與轉運,簡稱漕司;提點刑獄司掌司法刑獄,簡稱憲司;提舉常平司掌常平倉與貸放錢穀等事,簡稱倉司。帥、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