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審計人員拋棄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創辦了一家玩具公司;
一名職業技術經理人走出了知名企業,成為獨立諮詢顧問;
一位將要拿到終身職位的文學教授,成為股票經紀人;
一名律師放棄了原有的一切,成為一名船長……
如果你很想知道他們如何完成這么大的轉變,那么本書非常適合你。
傳統觀點告訴我們,要想轉型成功,首先要清楚自己最想做什麼,然後據此來實施一個可行的方案。
然而,職業發展專家伊瓦拉博士告訴我們:轉行並非換個工作那么簡單,而是意味著自我的重塑。我們應該從實踐中認識自我,而不是通過理論;通過在現實中嘗試,而不是通過內省。隨著嘗試新的行動,接觸新的組織,尋找新的角色榜樣,向周圍的人們重新講述我們的故事,我們的職業追求會變得越來越清晰,逐漸形成一個新的自畫像。
伊瓦拉博士對來自各行各業的39位成功轉行者進行了深度訪談,提煉出一系列職業轉型的普適策略。這些策略與你已知的傳統觀點完全不同,是全新的、顛覆性的。伊瓦拉博士的"職業轉型三部曲"將帶領你探索各種可能的職業身份,發現一個未知卻更美好的自我。
基本介紹
- 書名:轉行: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
- 作者:[美]埃米尼亞·伊瓦拉(Herminia Ibarra)
- 譯者:張洪磊汪珊珊
- ISBN:9787111542636
- 頁數:244頁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08
- 開本:32開
目錄,推薦序,前言,
目錄
推薦序
作者簡介
前 言
致 謝
第1章 重塑自我 1
●皮埃爾:從精神科醫生到僧侶 2
●露西:從技術經理到獨立教練 7
●殊途同歸 12
●職業身份的轉變 15
●實踐中的職業身份 19
●本書概述 22
第一部分 職業身份的轉變
第2章 探索可能的自我 26
●加里的故事 27
●引領轉型的職業偶像 33
●關於職業身份的問題 39
●邁出第一步 45
第3章 新舊角色的轉換 50
●瓊的故事 50
●轉型中期 59
●擺脫"過去的自己" 60
●嘗試各種職業身份 63
●多樣化的優勢 68
●生活在矛盾中 70
第4章 深層的改變 73
●蘇珊的故事 74
●小成功帶來大變化 79
●卸下包袱 82
●丹的故事 85
●探索隱藏的根基 90
●熟能生巧 96
第二部分 實踐中的職業身份
第5章 實驗性的嘗試 100
●本的故事 101
●嘗試的方法 105
●直覺性思考 118
●適度的嘗試 121
第6章 建立新的人脈 125
●哈里斯的故事 126
●維繫固有的人脈(和潛在人脈) 132
●新面孔、新環境 136
●安全基地 146
第7章 尋找職業轉型的意義 149
●約翰的故事 150
●促進轉型的催化劑 156
●決定性的時刻 160
●充足的準備有利於自我重塑 168
●講述自己的故事 177
第三部分 非傳統策略的運用
第8章 成為新的自我 182
●轉型中個體的差異 185
●非傳統性策略 189
●職業身份,失而復得 193
附錄 194
注釋 204
推薦序
如何轉變職業生涯
你希望換一種職業嗎?像羅伯特·海因萊因(Robert Anson Heinlein)一樣,從工程師到科幻作家?抑或像大前研一一樣,從核工程師到管理諮詢顧問?日復一日重複無趣的工作也許進一步刺激了你的這種想法。既然這份僅僅滿足溫飽的飯碗岌岌可危,何嘗不拋開一切,從頭再來?埃米尼亞·伊瓦拉向人們揭示了轉變職業生涯的新方法。
伊瓦拉及其研究
伊瓦拉1989年獲得耶魯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在2002年進入法國Insead商學院擔任組織行為教授之前,她曾在哈佛商學院任教13年。伊瓦拉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家,曾在《哈佛商業評論》《社會心理學季刊》等刊物發表眾多學術論文,並被《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21世紀最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之所以能當選,正是在於伊瓦拉關於職業身份、企業戰略等的研究。2003年,哈佛商學院出版了她關於職業生涯轉變研究的專著:《轉行: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
在研究中,伊瓦拉跟蹤研究了39人,這批人的年齡介於32歲到51歲之間,平均年齡41歲,65%的參與者為男性,他們是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與管理人員。這些研究對象,都屬於典型的職業生涯中期人士。在兩三年的時間中,伊瓦拉對他們平均進行了三次開放式訪談。其中,多數人屬於兩類:網際網路行業創業者與投資銀行、法律等專業人士。所有的受訪者都有大學學歷,74%擁有碩士學位(專業包括商業、科學、法律等)。
伊瓦拉在研究中對職業生涯轉變的界定來自三個方面:工作環境(如從大公司跳槽到自行創業)、工作內容(離開受過長期訓練的專業,如醫療、法律或科研)、心理感受(調查對象曾經體驗過站在十字路口的感受)。在研究中,伊瓦拉詢問受訪者一些這樣的問題:
●請說說到目前為止你的職業生涯。
●你為什麼想要改變你的職業?
●你花了多長時間進行職業轉型?
●說說你是怎樣度過過渡期的。
●有誰對你產生影響了嗎?為什麼?
●你考慮過多少不同的想法或可能性?對每一種可能性做出了多少努力和嘗試?
●你在整個轉型過程中最困難的事情是什麼?
●除了工作的變化,你工作和生活中有過其他的改變嗎?
伴隨職業生涯轉變過程,這些問題變得非常重要:
●你為什麼要離開某個公司/職務?
●關於備選的公司/職務你有什麼想法?
●你主動研究了哪些方面?是怎么做的?
●誰在你考慮的過程中給了你幫助和激勵?誰幫到了你?
●你會如何描述整個轉換過程?什麼會是最困難的?
●你得到了哪些結論或排除了哪些選項?
這些問題也是在轉變職業生涯過程中,人們思考最多的典型問題。伊瓦拉發現,人們之所以轉變職業生涯失敗,並不是因為害怕改變、缺乏準備。大多數人都具備改變的動機,但是,在具體如何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的新工作的方法上,傳統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出問題了,你需要從"先計畫,再行動"到"先行動,再計畫"。
傳統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路看上去頗有道理。
●確定職業目標。此時,你往往會聽到一些尋找真實的自我,聽從內心的聲音的建議,你盡最大努力去嘗試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確定職業發展策略。此時,你往往會根據上一步的思考結果來確定哪些工作或者領域,能將自己的興趣、技能與經驗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你往往還會從那些最了解你的人中或者相關專業人士那裡獲得建議。
●採取實際行動。一旦明確職業目標與確定職業生涯發展策略,那么,接下來只要按部就班地根據以上思考實施相關行動計畫即可。
這種"先計畫,再行動"的思路流傳甚廣,聽上去令人感到安全踏實、合情合理。然而,伊瓦拉的研究令人震驚地發現,它會導致最悲慘的結果:你會一無所獲,你最初渴望的職業永遠無法實現。
傳統方法的問題
"先計畫,再行動"這類傳統方法的問題在那裡呢?
傳統方法第一步:了解自己
大多數人被教導,在改變職業生涯之前,先要了解自己。你需要對自己的性格、需要、能力、核心價值和優先考慮的事項進行了解與詳細分析。然而,這種做法植根於一個錯誤的概念-認為人們有可能發掘"真實的自我"(true self)。
這些理論認為,一個人在成年初期,就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個性結構。通過自我反省和心理測驗,一個人就能更好地發現真實的自我,最終就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這種對"真實的自我"的定義,實際上與"先計畫,再行動"的做法完全吻合,即一旦你找到了真實的自我,剩下的事情就是行動了。
實際上,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黑茲爾·馬庫斯(Hazel Markus)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可能的自我"(possible selves)。什麼是可能的自我?就是你對自我所希望、所預期、所恐懼。佛家有三毒:貪、嗔、痴。儒家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而在西方心理學中,根據馬庫斯的定義,可能的自我是三我:希望我、預期我與恐懼我。
●希望我。希望自己達到的自我。
●預期我。預期自己能達到的自我。
●恐懼我。害怕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自我。
你由許多個自我組成,這些自我不僅僅像傳統觀念認為的那樣,由你的過去決定,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取決於你目前的環境以及你對未來的希望和恐懼。"真實的自我"植根於過去,而"可能的自我"則立足於現在與未來。一部分"可能的自我"通過你當前所做的事情和我們現在所在的公司確定,另一些"可能的自我"卻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只存在於你的個人夢想之中。
通過"可能的自我"的觀念來反思傳統職業規劃的錯誤,你會發現:
●你並不可能通過在頭腦中的"反省"來發現"可能的自我"。人們通過實踐而不是通過"反省"來了解自己"可能的自我"。
●你需要甜頭,過多的"反省"導致行為癱瘓。傳統觀念認為,痛苦是變化的唯一動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痛苦會導致行為癱瘓。因為只有我們有了可以感覺、觸摸和品嘗到的誘人選項後,才會改變。
●對"真實的自我"的執著導致多樣性的喪失。如果一上來就急於弄清真實的自我,往往還會導致行為癱瘓,在等待自己豁然開朗的過程中,機會已經從你的面前溜走。
軟體開發有個說法:設計過度,疊代過慢,最終產品失敗。"真實的自我"就相當於程式開發者過於追求基礎架構的強大,從而思考過度,導致認知資源的衰竭,最終反而阻礙了行動,導致行為癱瘓,從而執著不前,難以邁入新領域-"可能的自我"所輻射的範疇。
傳統方法第二步:找信得過的人參謀
傳統觀念認為,當你計畫職業生涯轉型時,你應當向那些最了解你的人和那些了解市場的人請教。但是,當你想要重塑自己新的職業身份的時候,最了解你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礙你,而不是幫助你。家人或朋友本意是很想給你支持,但他們往往會加強或是拚命保住你想擺脫的舊身份。
自我評價、親朋好友的忠告以及職業諮詢專家的意見都幫不了真正的忙。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曾經有過相同經歷並了解自己方向的指引者。打破框框並獲得心理支持的最佳途徑,是跳出我們平時生活的圈子,去接觸新的朋友、新的交際網路和專業群體。
傳統方法第三步:追求一步到位
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完成自我重塑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如果有了改變的願望,只需做個決定就行了。傳統方法告訴我們,別用微小的、表面上的調整來愚弄自己。實際上,急切的重大的改變會欲速則不達。一步一步地採取一些小的措施反而會使我們在重新界定自己的職業身份時,做到更加全面和更有依據。
大多數職業生涯的轉變都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這個軌跡很少成為一條直線-我們進兩步退一步,最終駐足的地方會讓自己大吃一驚。就像伊瓦拉所言:
在新的可能的自我剛剛開始形成時,往往不會被我們注意。但隨著它們變得越來越形象、具體,它們會擠占舊有自我的空間,使得我們不得不開始對兩者進行一番比較。我們無法輕而易舉地拋棄自己過去的(雖然可能已經過時的)職業身份。
這些舊有角色會無時不刻地提醒著我們長期以來對事情的輕重緩急和整個世界的固有看法。要想在轉型的路上走得更遠,我們必須重新審視這些固有的觀念。
這一步會走得非常艱難。因為一旦進入轉型的初期(離轉型成功還早),各種不同的自我就會不停地打架,這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渡階段。
如何重塑"職業身份"
既然傳統方法"先計畫,再行動"有問題,那么,新方法是什麼?我們稱這種新方法為"檢驗和認識"。塑造"職業身份"應該是一種實踐,是一個對你"可能的自我"進行測試、檢驗和了解的過程。
當各種"可能的自我"漫無目的地變來變去時,職業生涯轉變產生的唯一途徑就是把我們各種可能的身份變成現實,然後再不斷地對這些身份進行鍛造,直到我們積累的實際經驗足夠豐富,能夠指導我們採取更有決定意義的行動為止。按照這種思路,成功轉變職業生涯的關鍵做法有:創造實驗機會,改變關係網,解釋我們正在經歷的轉變。
創造實驗機會
"職業身份"是由你所做的事情、你所從事的專業活動確定的。要想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乾的是什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放手一試。很多人在想轉變自己的的職業生涯時找不到落腳點,不肯跨出第一步。更多人習慣的是像書中夏洛特一樣列出各種可能性。
● 選擇一,成為一個頂級獵頭公司的財務總監獵頭。
● 選擇二,從事公關或維護投資人關係的工作。
● 選擇三,從事藝術品的私人銀行業務。
● 選擇四,跳槽到另一個家公司做經紀人。
● 選擇五,回學校學習語言學或歷史學。
● 選擇六,做一些和美食、紅酒、法國有關的事情,讓世人了解法國。
● 選擇七,利用一下自己熟悉美法兩國文化和會說雙語的優勢。
大多數人都會幻想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卻忘記了最終的事情:立即行動!最佳的轉變職業生涯的方法是立即將至少一個選擇帶入到現實中進行考量。
你可以利用業餘時間,以兼職的形式試試身手,在周末拿些項目來做。還有一個方法是利用臨時性的任務、外包、諮詢和第二職業,來獲得在新領域的相關經驗或者培養自己的相關技能。比如,認知寫作學三期有一位媽媽,她有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每年夏天都會參加一個短期的、全新領域的培訓課程。這樣不僅可以在新的領域學到知識,同時強迫自己跳出日常事務,並且有機會接觸有趣的事情與有趣的人。
改變關係網
"職業身份"也是由你所在的公司、你的工作關係以及你所屬的專業群體確定的。在職業生涯發展中期,絕大多數人不僅想改變工作內容,更想改變工作關係。那么,怎么改變關係呢?你可以遵從建立人際網路的三原則。
●類我原則。在建立人際網路的時候,應避開跟自己性格、生活環境比較類似的人,比如老鄉、校友等。
●鄰我原則。在建立人際網路時,還應注意避開跟自己屬於同一個生活圈子的人,比如同事等。
●共同活動原則。在建立人際網路時,應該注意與能夠參加某些共同活動,如某些志願者組織舉辦的活動的人連結。
類我原則與鄰我原則側重的,是我們不應該總是與哪些人交往,共同活動原則側重的,則是我們應該與什麼樣的人交往。要想告別過去,你必須敢於涉足未知的關係網路,這不僅僅是為了能夠尋找新的門路,更重要的是真正認識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最有可能幫助我們認識真正自我的人往往是那些我們不熟悉的人。
你需要加入一個新的專業社群,它往往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學習科學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學習方式並非獨自練習,而是在情境中學習。有效學習是進入相關情景,找到自己的"學習共同體",然後學習者剛開始圍繞重要成員轉,做一些外圍的工作,隨著技能增長,進入學習共同體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終成為專家。
在學習共同體中,你還需要尋找一位角色榜樣(role model)來指導和衡量你的進展。從他們身上,你可以了解到未來可能的自我。同樣,你需要儘可能讓角色榜樣成為自己新的導師。
性格足夠相似,才具有真正的啟發意義。
轉變職業生涯是一段漫長而痛苦的過程,正是新的專業社群與角色榜樣,為你提供保護和緩衝,最終幫助你轉變職業生涯成功。
為轉變做出解釋
"職業身份"還由形成你生活中的事件,以及串聯"你過去是什麼人"和"你將成為什麼人"有關的故事確定。你需要發現或創造促成轉變的催化劑或觸發事件,把它們當作你改寫生活故事的由頭。
你需要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轉變做出解釋,創造出你尋求變化的誘因,也就是為一些事件做出解釋,然後將這些事件串成一個故事:一個有關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故事。
每個變換過職業生涯的人都有一個在某個時刻"頓悟"的故事,這些故事很容易使人相信,職業生涯的改變都是從這樣的關鍵時刻開始的,實際上,這樣的頓悟都是轉變的結果,而不是轉變的原因。如歐洲社會心理學創始人莫斯科維奇在30歲時讀皮亞傑著作時頓悟;又如賈伯斯在印度朝聖時頓悟;再如滑鼠之父恩格爾巴特在 25歲剛訂婚時頓悟。中國文化史上最著名的則是王陽明龍場悟道。
一天晚上.正值"中夜"之時.他忽然領悟了"格物"的真義。大約20年前,他曾為這個概念折磨得形銷骨立。他領悟到,"格物"的真正意義應求於內心,而不是求於外部。根據大家公認的記載,事情的發生非常有戲劇性:在值夜之時,他輾轉難眠。忽然,他感到有個聲音在對他講格物。他在恍惚之中呼喊歡叫,從床上跳了起來。他的僕人嚇了一跳。王陽明初次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然後,他回顧心中記得的"五經"中的話,印證他的新認識。他發現"五經"之言與他的認識完全相合。
那些人生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豁然開朗,此後的心路海闊天空。就像主題曲的最強音一樣,這些悟道時刻構成激勵後生小輩的素材。
伊瓦拉研究發現,好故事來之不易。只有經過多次嘗試和磨難之後,這種頓悟時刻才會降臨。如同王陽明是在被發配貴州的人生低谷時,才獲得悟道時刻。好故事需要多次重複。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轉變故事告訴大家,那么你就能更清晰地說明自己的意圖,從而爭取到別人的支持。
小結
是的,人們之所以轉變職業生涯失敗,絕大多數情況並不是你缺乏改變的動機,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逃避什麼:因循守舊、範圍狹窄的職業生涯、朝不保夕或者枯燥乏味的工作、冷酷無情的公司政治、沒有時間安排業餘生活、非常難處理的工作與家庭平衡。
"先計畫,再行動"的傳統方法更多地是在教會我們如何固守以往的位置。現在,重新啟程,你需要先做後想!
註:2009年,我在一篇文章《如何轉變職業生涯》中介紹了一個心理學概念:職業身份(working identity),同時在文中提及了耶魯心理學博士埃米尼亞·伊瓦拉的好書:《轉行: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Working Identity: Unconventional Strategies for Reinventing Your Career)。
我曾經寫過很多流傳較廣的文章,但是,這篇文章也許是收到感謝信最多的。很多陌生朋友,在職業生涯困境的時候,因為讀了這篇文章,最終轉變職業生涯成功。時隔7年,它的中文版終於即將問世。特修改此文,是為序。
陽志平
2016年7月9日
前言
在9月一個秋高氣爽的夜晚,一個位於新英格蘭的頗有名望的鄉村俱樂部迎來了一群身著幹練的職業裝的人。在入場登記區,他們每個人除了在衣服上佩戴了常用的姓名牌,還在衣領上貼了不同顏色的圓點。每個人可以選擇兩種顏色的圓點:一個代表其正在從事(或剛剛離開)的行業,另一個則代表其希望從事的行業。
俱樂部正在舉行"結構化交際網路"活動,目的是幫助那些渴望重塑自我的人,其中不乏曾經位高權重、因裁員而離職的經理人。我曾經被邀請參加探討關於"如何利用人脈幫助職業轉型"的問題。人們心甘情願地購買了價格不菲的入場券,因為他們確信我會告訴他們如何在職業轉型中,擺脫過去的自我並重塑新的自我,而在他們現有的人脈圈中,無人能做到這點。因為我們現有的人脈圈只能對現有的工作起到幫助,但對於新的職業來說,無濟於事。俱樂部的這次活動是對著名的"六度分離理論"(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五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五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的一次實踐。根據這個理論,想要認識我們之前不認識的人,最快的辦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人脈圈去認識儘可能多的人。
設計這些有色圓點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交流的過程,這樣可以省略常用的開場白,比如"你是誰""你是做什麼工作的"和"你追求的是什麼"等一些在我們找工作時會被反覆問到的問題。使用這些圓點帶來的效果十分明顯。帶著各色圓點的參與者讓會場的氣氛像派對一樣熱烈。幾乎沒有人只按照自己身上圓點的兩種顏色尋找交談對象。他們各自豐富多彩的職業背景可不是兩種顏色的圓點就能代表的。他們未來的職業夢想也是色彩斑斕的。你會聽到有人尷尬地輕聲一笑,那種尷尬就像他們在解釋自己胸前的"口香糖球販售機"一樣。那個晚上,大家的熱烈交談,為他們各自未來的職業發展,創造出豐富多彩的選擇。
職業轉型前的準備
就像參加了鄉村俱樂部活動的那些人一樣,隨著我們對改變的渴望逐漸被喚醒,擔憂、興奮、不安、渴望、自我懷疑、憤怒和恐懼等各種情緒也接踵而至,而且人們大多如此。
如今,處於職業發展中期的職場人士所面對的最緊迫的問題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真的適合我嗎?我要不要改變方向?"在過去的20年裡,辭掉工作進入一個完全陌生領域的人數顯著增加,而且這個數字還在持續增長。然而,與鄉村俱樂部的那些人不同的是,大多數人在考慮職業轉型的時候,並沒有各色圓點來提示我們所處的行業和希望從事的行業。
儘管職業轉型十分常見,但沒人知道如何避免職業轉型帶來的焦慮。大多數人在向新工作轉型的過渡期,都會經歷一段迷茫、失落、彷徨,並且缺乏安全感的時期,而且這段彷徨期持續的時間比任何人預期的要長很多。常春藤聯盟(包括八所美國的著名大學)的名片盒沒有用,殷實的家底和家人的全力支持也無法減輕你的焦慮感。與跳槽到一個新公司或新行業做自己所熟悉的工作,或在我們熟悉的領域裡調動到另一個崗位不同,徹底改變我們的職業方向一定會令人感到恐慌。
努力找到適當的職業轉型方法是充滿艱辛的,但是這一過程可以增加我們重塑自我的成功機率,並且可以使我們從工作中找到更大的樂趣和滿足感。儘管職業變化看起來像是一個隨機的、由不可控因素決定的過程(這些因素可能是迫於生活壓力而不得不將事情按輕重緩急重新排序,也可能是因為我們非常意外地獲得了一個新的工作機會),其實都是一些常見的、已被人們了解的變化模式在起作用。所有的職業變化都是如此。在為寫本書而做的研究中,我發現,一些表面看似迥異的案例其實屬於一些共同的類型,而一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和雜亂無章的行為背後,卻蘊含著一系列清晰明了的(儘管是非傳統的)應對策略。
改變職業,改變自我
這本書主要包含兩個簡單易懂的觀點。第一個觀點,我們的職業身份不是一個埋藏於我們內心深處的等待發掘的寶藏。其實,它是由很多種可能性組成的:有些可能性是明確和具體的,取決於我們所做的工作和所在的公司,以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經歷,還有一些可能性只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可能被發掘出來的潛能里或者自己的夢想里。第二個觀點,改變職業意味著改變自己。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職業轉型不是將一種身份替換為另一種身份的過程,而是形成一系列新的可能的身份。這些簡單的觀點會推翻我們對職業轉型的原有看法,並告訴我們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該用於行動而不是思考,應該做而不是想。顯然,這是一種非傳統的策略。
傳統觀點告訴我們,要想轉型成功,首先要清楚自己最想做什麼(越清楚越好),然後據此來實施一個可行的方案。理論上來說,用自我反省的方法或藉助標準化的問卷調查,配合專業人士的諮詢,可以幫助自己認清自我。一旦了解了自己的氣質類型、需求、能力和核心價值,我們就可以開始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或公司了。接下來就進入大家所熟悉的環節了:先設定目標,再明確條件,最後寫出列表,這種實用的做法可以幫助我們在通常的情況下找到一份工作。凡事預則立。傳統的方法反對我們在準備好或者想清楚行動方向之前就草率行動。
然而,職業轉型的過程並不遵循傳統的方法。我們從實踐中認識自我,而不是通過理論;是通過在現實中嘗試,而不是通過內省。我們通過行動發現實際的可能性,比如,通過嘗試新的行動、接觸新的組織、尋找新的角色榜樣,向周圍的人重新講述我們的故事。我們的職業追求,會隨著我們不斷了解到的他人的經驗和從他人處得到的驗證變得越來越清晰。對於新的信息,我們會先理解,再吸收,然後添加顏色和輪廓,再著色,畫出陰影和具體形狀。就這樣,新的選擇幫助我們完成整個自畫像,向我們展示那個我們夢想成為的新自我。想要重塑自己,我們需要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我們需要的是行動。
在我們選出那個代表著未來可能性的有色圓點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有哪些可選的調色板(比如行業、專業、職業),以及調色板上有哪些顏料(具體的工作和職業角色的榜樣)最適合我們。這並不是紙上談兵。我們可能會說:"我想從暖色調開始。"然而,在我們選出合適的顏色之前,我們必須先找出存在哪些可能的選擇,然後在現實生活中來檢驗它們。職業轉型也是如此。我們不但需要生動的範例以便模仿,也要做出具體的嘗試。綜上所述,職業身份其實是一個實踐的過程:通過一系列明確的步驟,去建立和形成可能的自我持續過程。
本書是你的"菜"嗎
當你聽說一個律師放棄了原有的一切,成了一名船長,或者一名審計人員拋棄了她在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創辦了一家玩具公司的時候,你會感到異常的興奮,並且很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做到的,那么這本書很適合你。如果你很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吵著要換個工作,但幾年了還是沒有動靜,而有些人突然放棄了原有的一切,並從事了一項全新的職業,你也一定會對這本書充滿興趣。
本書講述的是39個人職業轉型的故事,通過現有的心理學和行為學理論對他們的經歷進行了分析。基於社會科學中的案例和大量的研究,本書認為,職業轉型的過程雖然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是仍遵循著一定的潛在規則。本書並不是通過提供一個詳細的計畫來幫助人們更順利地實現職業轉型,因為轉型的過程並非是像計畫一樣按部就班地向前推進的。本書列出了一個簡潔明了的框架,描述了影響轉型過程的因素,並道出了在轉型上毫無進展的人和實現轉型的人之間的區別。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讀本書。本書不適合剛剛開始職業生涯的新人,也不適合想要"放慢生活節奏"的人或者是想在當前繁重的全職工作之外得到放鬆的人。本書是為那些處於職業生涯發展中期的職場人士而寫的,這些人是在為現有的職業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教育成本之後,才開始考慮職業轉型的。產生此類想法的人群一般在40多歲,正處於典型的中年轉型期。不過這裡所說的職業生涯中期的人群的範圍會更廣一些:既包括那些很年輕的時候就出來工作,然後30多歲回學校讀書的人,也包括50多歲時想再花15年左右的時間來體驗一下不同工作的人。不管你處於什麼年齡階段,只要你擁有一定的經驗,並希望能在下一個職業中取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贏,本書都會對你有所幫助。另外,如果你身邊的人(比如配偶、密友、敬佩的同事、得意門生或者子女)正在考慮職業轉型,你也可以看看本書,以便給予他們一些建議。
我們大多數人在一生中平均會在三個不同的組織中工作,而且經歷一次對於自己的人生非常重要的職業轉變。我們的很多朋友、家人以及同事也會經歷類似的轉變。了解前面的道路會有什麼樣的轉折點以及下一步要怎么走,雖然不能減少對最終目標的不確定感,但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找到一條合適道路的機會。不管你能做什麼,或者你想做什麼,現在就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