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戰陝北(中共重要戰略決策)

轉戰陝北(中共重要戰略決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轉戰陝北,安定了民心,使人民民眾看到了希望,鼓舞增強了陝甘寧邊區和全國各解放區軍民的戰鬥意志,提高了人們必勝的信念。吸引國民黨大量兵力於西北,採取巧妙的周旋、“蘑菇戰術”,在運動中既殲滅了敵人,又減輕了全國其他戰場的壓力,使之爭取到時間,尋找戰機,繼續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戰陝北
  • 發生時間:1947年
  • 對峙雙方:共產黨,國民黨
  • 發生地:陝西北部
  • 勝利方:共產黨勝
概況,原因,意義,

概況

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全面內戰爆發。
石魯所繪的轉戰陝北圖。石魯所繪的轉戰陝北圖。
轉戰陝北示意圖轉戰陝北示意圖
1947年3月18日晚,在國民黨軍進攻延安已清晰可聞的槍炮聲中,毛澤東周恩來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開始了轉戰陝北的偉大曆程。臨行前,毛澤東對前來送行的西北野戰兵團的領導幹部們說:"我軍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於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3月19日上午,西北野戰兵團主動放棄延安。當天下午,國民黨軍胡宗南部進入延安,"占領"了一座空城。
西北野戰軍撤離延安後,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習仲勛等親自指揮下,按照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確定的"蘑菇戰術",依靠陝北優越的民眾條件和有利地形,與比自己多達十倍的胡宗南、馬步芳、馬鴻逵、鄧寶珊的幾十萬軍隊在陝北高原周旋,不斷地調動敵人,使其始終無法準確獲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的位置,而不得不往返奔波,疲於奔命,造成補給等等方面的嚴重困難,士氣低落。而人民解放軍則選擇有利時機和地形,尋機殲敵,並於3月25日、4月14日及4月底5月初,連續進行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次殲滅戰,共殲滅胡宗南部1.4萬餘人,有效地策應了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奠定了粉碎國民黨軍對陝北重點進攻的基礎。
3月25日,毛澤東與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在子長縣王家坪會合。當天,毛澤東從任弼時那裡聽到了山西文水縣年僅15歲的女共產黨員劉胡蘭英勇就義的事跡,深受感動,當即揮筆寫下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
毛澤東率領黨中央和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毛澤東率領黨中央和解放軍總部轉戰陝北
3月29日,中央在陝北清澗縣棗林溝召開會議,討論中央機關行動問題。會議決定: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留在陝北,主持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工作。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組成中央工作委員會,前往河北平山,擔負中央委託的工作。隨後,4月11日,又決定由葉劍英、楊尚昆等率領中央機關大部分工作人員到山西臨縣,組成中央後方工作委員會,統籌後方工作。 棗林溝會議後,留在陝北的中央機關、解放軍總部工作人員以及警衛部隊共八百人組成四個大隊,統歸"直屬司令部"(代號"九支隊")指揮,由任弼時為司令,化名史林,陸定一任政委,化名鄭位。為了保密和安全起見,毛澤東、周恩來也分別用李德勝、胡必成的化名,表示解放戰爭必勝,中國革命必成。 從1947年3月撤出延安起,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中央軍委堅持轉戰在陝北,物資供給等各方麵條件極端艱苦,與敵周旋環境極其險惡,從容地指揮著西北和全國各個戰場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行動,真可謂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決定留在陝北指揮全國解放戰爭的行動,極大地鼓舞了全國各解放區軍民的鬥爭意志和勝利信心。
4月12日至6月8日,黨中央在陝北安塞縣王家灣停留56天,一個新的全國戰略部署在這裡醞釀形成。在此期間,毛澤東連電前方各戰場高級將領,部署各路大軍的作戰行動,要求各解放區在內線大量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粉碎國民黨軍對陝北和山東的重點進攻,並準備轉入戰略進攻,將戰場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從根本上動搖國民黨蔣介石的反動統治。遵照黨中央的部署,5月中旬,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戰場的孟良崮地區一舉殲滅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3萬餘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西北野戰兵團由安塞地區揮師西進,發起隴東戰役,痛擊西北二馬。6月30日夜,劉鄧大軍12萬餘人,突破黃河天險,發起魯西南戰役,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8月,西北野戰軍連續作戰5個月,轉戰陝北戰役結束,勝利粉碎敵人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1948年3月23日,在全國解放戰爭勝利在望的時候,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率中共中央、人民解放軍總部從吳堡縣川口渡口東渡黃河,進入山西臨縣,到達晉綏解放區,再前往河北平山西柏坡。4月21日,延安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這預示著中國革命在全國範圍的勝利,預示著新中國的誕生!

原因

(1)大別山區是戰略上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區;
(2)只要能占領大別山區,就能迫使蔣調動其兵力回援,從而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從根本上改變戰局。

意義

它安定了民心,使人民民眾看到了希望,鼓舞增強了陝甘寧邊區和全國各解放區軍民的戰鬥意志,提高了人們必勝的信念。吸引國民黨大量兵力於西北,採取巧妙的周旋、“蘑菇戰術”,在運動中既殲滅了敵人,又減輕了全國其他戰場的壓力,使之爭取到時間,尋找戰機,繼續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同時實行新式整軍,勝利粉碎敵人對陝甘寧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給各解放區提供了經驗,有力地推動了各解放區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為全國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