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飾

轅飾是一種車飾,裝飾在車轅上,既是出於美觀的需要,更是出行時吉祥的祝願。這件模鑄而成的藝術品,是匈奴青銅飾件中不可多得的代表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轅飾
  • 類型:車飾
  • 裝飾:車轅上
  • 種類:藝術品
錯金銀轅飾,盤羊首形轅飾,錯金銀馬首形銅轅飾(戰國),匈奴族文物——盤角羊頭形青銅車轅飾,關鍵字,

錯金銀轅飾

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戰國中晚期。作獸首形,無角,錯金銀,以雲紋為地。固圍村大墓屬魏國,有陵園,與河北平山三汲中山王墓類似,時代亦相接近。墓經盜掘,遺物不多,這件轅飾的錯金銀技藝與中山王墓所出器物頗近似。

盤羊首形轅飾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藏通長19.5厘米,銎內徑5.8厘米 戰國晚期。 內蒙古準格爾旗玉隆太出土。戰國晚期。羊雙角向前盤卷,雙目前視,口微張,額下有長須。頸向後伸延成圓形銎,銎側有兩個釘孔,銎下側有磨痕。鑄造精緻,形象生動逼真。

錯金銀馬首形銅轅飾(戰國)

戰國時期 錯金銀馬首形銅轅飾
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出土
高8.8厘米、長13.7厘米、管徑4.8厘米
這件銅轅飾呈馬首形,其頭、頸錯金飾捲毛紋、鱗紋,製作精美,是戰國時期錯金銀銅器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魏在春秋時代是晉國的一個大貴族,後來逐漸成為一支強大的政治勢力。公元前471年,韓、趙、魏三家消滅其他勢力瓜分晉國(史稱“三家分晉”),公元前403年魏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成為戰國時期中原的強國。魏的疆域在今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南省北部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後遷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戰國初,魏文侯任用李悝、吳起、西門豹等進行經濟、政治和軍事改革,加速了魏國的封建化進程,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有名的強國。輝縣固圍村大墓是形制規模很大的“中”字形墓(兩墓道的墓),周圍有陵園,類似諸侯陵墓的規格,所以出土的車轅飾異常精美。(中國國家博物館)

匈奴族文物——盤角羊頭形青銅車轅飾

戰國
青銅
長20.5厘米,高11厘米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出土。
羊,在匈奴文化中代表吉祥如意,盤角羊被匈奴人奉為神羊。以羊為裝飾品紋樣,在匈奴文化中占的比例很大。這個盤角羊是一件車飾,裝飾在車轅上,既是出於美觀的需要,更是出行時吉祥的祝願。這件模鑄而成的藝術品,是匈奴青銅飾件中不可多得的代表作。

關鍵字

當盧
當盧是飾在馬顱上的飾物,形式不一,較多見的是中部略圓,上端分兩歧角,下邊垂一長方形鼻樑。兩歧角和垂梁的背面有幾個橫或豎的鼻,用以穿皮帶縛扎,以絡luò於馬頭。另有一種當盧,如豐西出土的,呈長條狀,上端常有一獸面紋,下接一條長銅片,末端呈鉤狀,背有橫鼻,也是用來穿皮帶繩的。
軛è
車上部件。一首兩腳,作人字形分叉,首繫於車衡上,兩腳架在馬頸上。使用軛è的質料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將木質軛體全部用銅包鑲,故又稱“金軛 ;另一種是木軛,套以銅質的首與足。
馬冠飾,
系在馬額上的飾物。大獸面形,過去一般誤認為“方相”,解放後從西安張家坡西周第2號車馬坑馬頭上所出之獸面,以及在濬縣辛村這種飾物與髻飾圓鑣biāo在一起出土看,確切地證明了它屬馬冠上的裝飾。它的基本特徵是大獸面形,上寬,下額上凹。獸面是粗眉圓目,巨鼻大口,邊緣多有穿孔,用以穿皮條縛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