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液依賴

輸液依賴

“輸液依賴”,是指一生病就輸液的依賴症行為。該行為已經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常識、一種思維方式。專家指出:過度輸液有害健康,而對“輸液依賴”的形成,最根本原因就是醫院的利益驅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輸液依賴
  • 定義:一生病就輸液的依賴症行為
  • 害處:過度輸液有害健康
  • 最根本原因:醫院的利益驅動
基本簡介,形成因素,造成危害,擺脫方式,

基本簡介

有一項統計顯示,2009年全中國消耗掉104億瓶輸液 ,相當於人均8瓶,超過北美2.5瓶的三倍多、歐洲3.3瓶的兩倍多。“一生病就輸液”已經成為公眾的一種生活常識、一種思維方式。
有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大輸液市場容量在100億瓶(袋)以上,相當於13億人口每人輸了8瓶液,遠高於國際上人均2.5~3.3瓶的水平。獨特的“輸液依賴”,深深植入中國老百姓的心中。如果你抗拒輸液,似乎就不能當好父母,不懂孝順父母,甚至像一個異類。而基層尤其是農村的老百姓,對輸液最迷信,輸的瓶數也更多。[1]

形成因素

中國“輸液依賴”的形成,歷史並不悠久。靜脈輸液快速發展期在20世紀90年代後,由於其具有“給藥直接”、“見效快”、“不過敏”等優勢,迅速被人們接受,很快便替代了肌肉注射。然而,“輸液依賴”的形成,最根本原因還是醫院的利益驅動。
在醫院被推向市場的過程中,中國實行藥品加成政策。20世紀90年代初,醫院開始實行“全額管理、定額補助、超支不補、結餘留用”政策,由於政府所撥經費難以維持正常運行,藥品收入成為其主要收入之一,迅速占據40%以上的份額。醫院給科室定任務,科室給醫生定任務。藥品收入占70%以上的基層醫療機構輸液更多,很多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幾乎等同於“輸液室”。在醫生的誘導下,患者把輸液當成了治病的“法寶”。

造成危害

一項來自中國安全注射聯盟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導致死亡的人數在39萬以上,其中,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謹慎使用抗生素,過度輸液有害健康。[2]
專家指出,輸液是在創口中給藥,本身就是一次“小手術”。既存在發生藥物不良反應風險,也有感染風險。不顧病情需要,大量輸液,小病大治,不僅存在健康風險,而且浪費醫療資源。
正是由於“輸液依賴”和一些醫生在其職權之中過多使用輸液治療,導致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輸液大國。

擺脫方式

1、實行醫藥分離,讓藥品不再成為醫院的利潤來源,而成為其醫療成本,從而迫使醫院減少輸液量。同時,提高診查費、手術費等技術價格,使其價格足以體現醫生的勞動價值,讓醫生從醫療服務中獲得合理收入,而不能從輸液和賣藥中獲得不當利益。
2、政府要加強公眾健康教育,讓老百姓改變有病就輸液的思維慣性,認識到過度輸液的危害性,從而逐步告別“輸液依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