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選167,冬性品種。幼苗半直立,芽鞘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90~100厘米,葉片綠色,有蠟質。成熟期莖稈和穗呈白色。長方型穗,穗長7厘米左右,長芒、白殼。護穎呈卵形,方肩,穎嘴直,小穗排列密度中等。籽粒長圓形、紅粒,粒質硬,較飽滿。一般畝穗數41萬,穗粒數29.9粒,千粒重40.7克。成熟落黃好。熟期與對照品種長4738相當。
2012~2014年山西省農科院植保所人工接菌鑑定:高感條鏽病,中感葉鏽病和白粉病。
2014年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734g/L,粗蛋白質(乾基)17.81%,濕麵筋38.3%,沉降值30.2mL,吸水量63.1mL/100g,麵團形成時間3.0min,穩定時間1.5min,弱化度132F.U,粉質質量指數38mm,評價值45,硬度64.4。
晉審麥,審定編號,申請單位,選育單位,品種來源,產量表現,栽培要點,適宜區域,京審麥,審定編號,品種名稱,申 請 者,育 種 者,品種來源,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地區,
晉審麥
審定編號
晉審麥2014011
申請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選育單位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京冬8號/輪選987,試驗名稱“輪選1697”。
產量表現
2012~2014年參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組區試,三年平均畝產439.1千克,比對照長4738(下同)增產6.9%,20個試點16點增產。其中:2012年平均畝產477.3千克,比對照增產5.8%;2013年平均畝產383.5千克,比對照增產2.7%;2014年平均畝產456.7千克,比對照增產11.9%。
2014年參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72.1千克,比對照增產11.7%,5個試點全部增產。
栽培要點
適宜播期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畝播量10~12千克。重施底肥。澆好越冬水,拔節後及時澆水追肥。開花期澆灌漿水,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同時注意防治蚜蟲。成熟後及時收穫。
適宜區域
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麥區水地。
京審麥
審定編號
京審麥2014005
品種名稱
輪選167
申 請 者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育 種 者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
京冬8號/輪選987
特徵特性
該品種冬性,成熟期比對照京冬8號晚1-2天。幼苗半匍匐,分櫱力中等,成穗率較高。節水組區試平均株高68.3厘米。穗長方型,長芒、白殼、紅粒。平均畝穗數32.2萬穗、穗粒數27.9粒、千粒重34.2克。區試抗性表現為:2012年延慶抗寒性鑑定越冬死莖率為17.1%,抗寒級別為中等;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抗病性鑑定,慢條鏽病、高感葉鏽病、中感白粉病。2013年品質檢測結果為:硬度指數63,容重730g/L,蛋白質含量(乾基)16.72%,濕麵筋含量41.4%,沉降指數29.5mL,吸水量58.2mL/100g,麵團形成時間2.4 min,麵團穩定時間1.6min,拉伸面積21cm,延伸性189mm,最大抗延阻力81E.U。
產量表現
兩年北京市小麥節水組區試平均畝產282.5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平均增產7.8%。2012年區試平均畝產298.83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7.4%,增產極顯著;2013年區試平均畝產266.12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8.1%,增產極顯著。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55.3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2.5%。
栽培技術要點
北京地區適宜播期為9月28日~10月8日,畝基本苗20-25萬。重施基肥,耕地前施入深翻,澆好越冬水。灌溉條件下適當控水控肥,拔節後基部第一、二節間停止伸長時及時灌水追肥;抽穗至成熟期間視天氣情況及時澆灌漿水,提高結實率和粒重,力爭穗大粒飽。注意防治蚜蟲,成熟後及時收穫。
適宜種植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