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抗6”、“輪抗7”是我所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麥和13個抗三銹小麥品種(系)作為親本組群通過輪迴選育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輪抗6號、輪抗7號
- 親本組群:太谷核不育小麥13個抗三銹小麥
- 特性:抗寒性很強,中早熟,根系發達
- 適宜地區:京、津、河北、山東等
特徵特性,產量結果,適宜地區,栽培要點,
特徵特性
“輪抗6”、“輪抗7”均屬強冬性水旱地兩用品種,抗寒性很強,中早熟,根系發達。耐旱、耐鹽鹼,“輪抗6”在含鹽量0.3%的土壤中正常生長,“輪抗7”在含鹽量0.5%的土壤中正常生長。經滄州市農科院鑑定,抗旱、耐鹽性均為一級。“輪抗6”株高82-95厘米,“輪抗7”株高90厘米,葉多蠟質,株型緊湊,穗紡錘形,分櫱力強,成穗率高,長芒、白殼、籽粒琥珀色,千粒重40克以上。品質優,“輪抗6”蛋白質含量14.54%,“輪抗7”為15.55%,“輪抗6”溫麵筋為31.2%,“輪抗”7為12.27%。穗層整齊,落黃特好,旗葉功能期長,抗乾熱風,高抗三銹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
產量結果
1.“輪抗6”產量結果:在山東省地處黃河故道的齊河縣旱鹼沙丘地上種植3000畝,只灌一水,畝產320~400公斤,6900畝在沒有灌溉條件下畝產300公斤,比當地品種增產20%以上。1992年和1993年參加天津市生產試驗,二年比對照“豐抗8號”增產1.96%和6.2%,分別居試驗的第二位和第一位。1993年天津寶坻縣中水肥條件示範種植2000畝,平均畝產339公斤,比“豐抗8號”增產13.2%。1994年河北滄州市東光縣播種2000畝,畝產250~300公斤,個別地塊350~400公斤,每畝增產小麥60~150公斤。
2.“輪抗7”產量結果:1990年山東省東營市種植300畝,畝產266.5公斤,1991年擴種6000畝。1992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播種700畝,20厘米耕地層含鹽量為0.3~0.4%,畝產350公斤。1993年北京市昌平縣流村沙石地播種500畝,畝產380公斤,比自然對照“北農2號”增產10%以上。1994年河北滄州市東光縣種植1000畝,平均畝產200~300公斤。“輪抗6”於1990年和1994年分別通過北京市和天津市審定,“輪抗7”於1994年通過天津市審定。
適宜地區
1.“輪抗6”屬於中肥品種,適宜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輪抗7”比“輪抗6”具有更強的耐旱、耐鹽鹼、耐瘠薄能力,因而在中等和中下等肥力的地塊種植更能發揮其特點而獲得高產。
2.兩個品種的適應性都很強,在京、津、河北、山東、山西及河南部分地區都可種植並獲高產。
栽培要點
1.兩個品種的分櫱力都很強,在中等肥力地塊播種量15斤/畝,低肥地塊18~20斤/畝。
2.兩個品種對水較敏感,足墒播種時,年前只灌凍水,如春旱不嚴重,返青水可免,拔節水比一般品種適宜推遲3~4天。
3.底肥宜重施,按產量400公斤/畝,畝施粗肥1~2方,二銨15~20公斤(氫銨30~50公斤),磷肥60公斤,灌拔節水時根據苗情酌定追肥。4.兩個品種生長根系和旗葉功能期都比較長,後期宜注意促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