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年:故事篇》是一本展現十六大以來、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我國科學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的書籍,從故事的角度彙編了中央媒體對國家各方面發展、建設的報導,從多個側面展示了十年來發展的成果。
基本介紹
- 書名:輝煌十年:故事篇
- 出版社:學習出版社
- 頁數:169頁
- 開本:16
- 作者:輝煌十年編寫組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70296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輝煌十年:故事篇》結構嚴謹,邏輯縝密,資料翔實,圖文並茂,是一部優秀的國家發展成果展示作品。為了喜迎十八大,中央與地方各大媒體都作了精心準備,深入採訪、集中報導,全面記錄和展示了十年來偉大曆程和輝煌成就。
圖書目錄
唐山:一座重工業城市的轉型之路/1
“世界褲都”轉型“心事”/6
別了,背水桶/10
滑鼠點出好日子/13
夜宿木蘭溝/16
城鄉差距變小了/19
新農村建設帶來新生活回民新村
民富居安/21
核桃樹成了“搖錢樹”/26
政府部門不再高高在上/30
四川成都錦江區居民議事會全覆蓋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33
惠州農村財務“曬賬本”/37
為了民眾的信任票——南京:公推直選社區書記的民主惠民觀/41
“陽光村務”惠民生——山東即墨市南泉鎮見聞錄/45
蕉嶺“田間紀委”,盯‘緊“村官村務”/48
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51
“胡同記者”張剛:轉念天地寬/54
42個孩子和一條路/57
看得見摸得著——寧波市公共文化服務“接地氣”/60
“龍口舞台”近家門——樂壞了百姓救活了劇團/68
“文化低保”照亮農民心窩子/70
吳斌,生命中最後一次制動/75
教育扶貧點亮山區孩子未來/80
養老院裡的多彩生活/84
藏羌牧民的幸福生活/86
從“農民”變“市民”/91
老趙的三個“想不到”/94
“‘新農合’救了我們的命”/96
煤都礦工說舒心事/99
“污染村”變成“綠鄉鎮”/102
禿山變青山青山成金山/105
石頭地里找收成,退耕還濕成美景——河西走廊“一進一退”盡顯當地乾群順應自然新舉措
“養海”,建設“藍色牧場”——山東長島:不再過度向大海索取/111
張家口農業節水一年省出一個西湖/115
農村垃圾處理治污還產肥料/117
秸稈“發酵隧道”讓廢料變“養料”/120
航母:中國人的夢想與現實/124
艦行大洋——我海軍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紀實/129
南京軍區聯勤部構建基於信息系統的保障新模式——三軍聯勤:從“連心”到“聯芯”/133
後ECFA時代講述3個台商的海西故事/137
從“小口岸”看“大變化”——從東莞邊檢站看香港回歸15周年/141
親歷外交風雲感受中國魅力/145
抗震救災的“頂樑柱”——記奮戰在彝良地震災區的駐滇某集團軍300名共產黨員/153
流動的堡壘飄揚的黨旗——來自浙江樂清市外出流動黨員第一工作委員會的調查/157
這樣的公司老百姓喜歡——黨建“溝里模式”促發展成果共享/161
黨旗輝映生態文明路/165
後記
“世界褲都”轉型“心事”/6
別了,背水桶/10
滑鼠點出好日子/13
夜宿木蘭溝/16
城鄉差距變小了/19
新農村建設帶來新生活回民新村
民富居安/21
核桃樹成了“搖錢樹”/26
政府部門不再高高在上/30
四川成都錦江區居民議事會全覆蓋大家事大家議大家定/33
惠州農村財務“曬賬本”/37
為了民眾的信任票——南京:公推直選社區書記的民主惠民觀/41
“陽光村務”惠民生——山東即墨市南泉鎮見聞錄/45
蕉嶺“田間紀委”,盯‘緊“村官村務”/48
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51
“胡同記者”張剛:轉念天地寬/54
42個孩子和一條路/57
看得見摸得著——寧波市公共文化服務“接地氣”/60
“龍口舞台”近家門——樂壞了百姓救活了劇團/68
“文化低保”照亮農民心窩子/70
吳斌,生命中最後一次制動/75
教育扶貧點亮山區孩子未來/80
養老院裡的多彩生活/84
藏羌牧民的幸福生活/86
從“農民”變“市民”/91
老趙的三個“想不到”/94
“‘新農合’救了我們的命”/96
煤都礦工說舒心事/99
“污染村”變成“綠鄉鎮”/102
禿山變青山青山成金山/105
石頭地里找收成,退耕還濕成美景——河西走廊“一進一退”盡顯當地乾群順應自然新舉措
“養海”,建設“藍色牧場”——山東長島:不再過度向大海索取/111
張家口農業節水一年省出一個西湖/115
農村垃圾處理治污還產肥料/117
秸稈“發酵隧道”讓廢料變“養料”/120
航母:中國人的夢想與現實/124
艦行大洋——我海軍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紀實/129
南京軍區聯勤部構建基於信息系統的保障新模式——三軍聯勤:從“連心”到“聯芯”/133
後ECFA時代講述3個台商的海西故事/137
從“小口岸”看“大變化”——從東莞邊檢站看香港回歸15周年/141
親歷外交風雲感受中國魅力/145
抗震救災的“頂樑柱”——記奮戰在彝良地震災區的駐滇某集團軍300名共產黨員/153
流動的堡壘飄揚的黨旗——來自浙江樂清市外出流動黨員第一工作委員會的調查/157
這樣的公司老百姓喜歡——黨建“溝里模式”促發展成果共享/161
黨旗輝映生態文明路/165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