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西南部,處在鄂溫克族自治旗行政區域內。保護區北界距呼倫貝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海拉爾區22.5公里,南部與紅花爾基樟子松林相接。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12月。保護區總面積為3468.48平方公里,是一個以保護濕地、珍禽、草原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

(概述圖片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蒙古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
  • 氣候: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3468.48平方公里
  • 類型:草原濕地生態系統
  • 保護對象:濕地、草甸草原、沙地樟子松疏林生態系統及珍禽
  • 管理單位:內蒙古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批准時間:2002年7月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區域範圍,保護目標,重點對象,生物資源,管理措施,生態意義,

歷史沿革

1997年12月,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輝河珍禽濕地地方級自然保護區。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9年11月,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7月,呼倫貝爾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覆成立呼倫貝爾市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西南部, 地處鄂溫克族自治旗行政區域內,地理坐標為北緯48°10′-48°57′,東經118°48′-119°45′,總面積為3468.48平方公里。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地形地貌

輝河自然保護區處於大興安嶺山地森林向呼倫貝爾草原的過度帶和草甸草原向典型草原的過渡帶,集森林、草原、濕地於一體,具有低山丘陵、高平原、沙地、河谷等多種類型組合的地貌。

區域範圍

保護區設立了高林溫都爾、草甸草原、沙地樟子松疏林等三個核心區,面積684平方公里,占保護區總面積的19.72%。緩衝區面積為827平方公里,實驗區面積為1957.48平方公里。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目標

重點對象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濕地、草原、森林生態系統及珍稀瀕危鳥類。

生物資源

保護區具有原生、典型、複雜的生態系統和豐富的物種資源。截至2013年,保護區分布有鳥類38科187種,其中丹頂鶴、大鴇等國家I級保護鳥類9種,大天鵝、白琵鷺等國家II級保護鳥類27種;魚類8科31種;兩棲爬行類3科10種;獸類15科42種,其中國家II級保護哺乳動物4種;植物60科199屬344種。

管理措施

機構設定
截至2013年,輝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設3個科室:辦公室、科技宣教科、保護管理科。管理局下設有4個觀測管理站:駱駝脖子觀測管理站、西博橋觀測管理站、高林溫多爾核心區觀測管理站、莫達木吉觀測管理站;1個鳥類救護繁育中心,設在駱駝脖子。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設有公安派出所,受鄂溫克旗公安局及保護區管理局的雙重管理。保護區還成立了環境監察大隊和漁政大隊。

生態意義

輝河濕地是呼倫貝爾草原東部最大的一條沼澤、湖泊型帶狀濕地,與達賚湖、俄羅斯達烏爾斯克、蒙古國達烏爾嚴格保護地共同構成了東北亞地區草原濕地生態系統,是東北亞乃至全球重要的生態屏障,對維護地區生物多樣性的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價值。
輝河濕地對氣候的有效調節是沙地樟子松林形成的必要條件,沙地樟子松林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的重要功能又為濕地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通過相互作用形成共生生態系統,為草原生態系統提供物質基礎。輝河濕地作為候鳥的重要繁殖、棲息地及遷徙過境的驛站,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是大鴇、丹頂鶴、大天鵝、鴻雁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也是16種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重要通道,《國際鳥類紅皮書》已把輝河濕地列入侯鳥重要秋季集結、遷徙地。
輝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有效保護濕地、草原和沙地樟子松林生態系統,為區域生物及遺傳基因多樣性的保護,建立生物基因庫,開展生態監測、珍稀物種的救護和繁育等研究提供了必要保障,為呼倫貝爾市乃至中國北方可持續利用生物資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保護區內的白鶴保護區內的白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