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讀藝術:古代書法家那些事兒

輕鬆讀藝術:古代書法家那些事兒

《輕鬆讀藝術:古代書法家那些事兒》精選中國歷代具有代表性的20位書法家,這20位歷代書法家在書法藝術上有相當高的造詣,《輕鬆讀藝術:古代書法家那些事兒》用現代語言,客觀評述了他們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和逸聞趣事,文字犀利幽默,引人入勝,具有可讀性。能使廣大讀者從新的角度了解中國歷史,了解中國書法藝術。

基本介紹

  • 書名:輕鬆讀藝術:古代書法家那些事兒
  • 作者:王迪 蔚廣玉
  • 出版社:河南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15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4012770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輕鬆讀藝術:古代書法家那些事兒》王迪等著。幾千年來的恣意塗抹,幾千年來的流年蛻變,書法藝術浸潤了人們的靈魂。那些充溢著靈性的書法信札,那些帶有零碎的過往殘片,在天地間已冶煉出一種純粹。如果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的話,那么千年的墨跡則是我們生命中的溫暖邂逅。相逢是緣,當我們從與它們對視的那一刻起,就會體會書法黑白之間的性情與溫度。黑白素色,在精神的細微之處生生不息、連綿不絕。

圖書目錄

序言
感受宣紙上的墨動
李斯(約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成就的不只是歷史地位,更有書藝高度
鐘繇(150年—230年)
鐘情書藝的痴人
王羲之(303年—361年)
風流率真的“書聖”
王獻之(344年—386年)
一位率性而為的風流才子
王珣(349年—400年)
吊人魂魄的回歸之旅
智永
虔誠堅守,為守一抹永恆的盛放
歐陽詢(557年—641年)
堅持真我,追求“質”與“妍”合一
張旭(675年—約750年)
狂草顛人
懷素(725年—785年)
線墨就是生命的全部
顏真卿(709年—785年)
一個文武雙全的亂世藝術家
柳公權(778年—865年)
盡善盡美的書法痴人
虞世南(558年—634年)
“五絕”才子
楊凝式(873年—954年)
一個佯狂避世的才子
蘇軾(1037年—1101年)
一位精於書藝的快樂天才
黃庭堅(1045年—1105年)
十年老卻少年心
米芾(1051年—1107年)
來自眾香國的書畫“白痴”
趙孟頫(1254年—1322年)
久負盛名與罵名的人
董其昌(1555年—1636年)
贏得榮譽卻難掩惡名的書法大家
文徵明(1470年—1559年)
溫潤儒生
王鐸(1592年—1652年)
苟活亂世,也要過從心的生活

序言

感受宣紙上的墨動
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目光觸及到一些染了墨跡的宣紙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地眼睛發熱,甚至落淚。那些帶有生命的線條,那些飛舞著的墨跡,總能夠刺激著我的心律,引起一陣莫名的悸動。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書法家,不會被死亡湮滅;至情至性的人,不會被歷史遺忘。他們的性情,他們的生命與他們的書法作品,將永遠活在歷史的血脈里。
書法於中國人是什麼?是工具,是藝術,或是圖騰?遠古時期,當人們創造出文字的時候,我想,那一定是欣喜若狂的場面,再也不必結繩記事了。這些線條承載著先民的希望與智慧,承載著文化開拓者的歷史與理想。先民們在獸骨或龜甲上刻寫,整飭與灑落,被稱之為“甲骨文”。他們在鑄造的鐵器上刻下精美的文字,他們也在石頭上留下歷史的印跡,後世之人稱之為“金石之書”。我們的祖先不斷在拓展著承載文字的載體:竹簡、縑帛、絲絹,我們稱它“簡牘”與“帛書”。當造紙術在這片土地上流行的時候,歷史便給文字的舞蹈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台。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些書體無不演繹著文字的藝術,演繹著人的性情與品格,演繹著華夏民族的智慧與理想。於是,書法就有了悠久的歷史,也給予我們太多持久的享受。那些劃時代的人們,那些先賢們的傑出者,讓我們難以忘懷。
書法文化史是複雜的,是漫長的。那些代表性的書法家,更值得我們關注,這種關注是不會隨著朝代的更迭演變而消沉。譬如,以剛烈著稱於史的顏真卿,面對叛軍不懼,白撰墓志銘,死得轟轟烈烈,他的書法被後人以他的姓氏命名為“顏體”;再如委曲求全的趙孟頫,不為形式所囿,將他的書法推至了頂級的高度;還如放蕩不羈的王獻之,我行我素,將書法與性情融入到了無我的境界……他們的性情與他們的書法成就已經融為一體,載入史冊而流傳百世,成為了書法史中之經典。與此相對應的還有另外一些書法家,譬如秦檜、蔡京、嚴嵩,雖然字寫得“不惡”,但是他們禍國殃民的罪行讓人無法寬恕而遺臭萬年,連累至他們的書法也不為世人所重。但是中華書法史的複雜之處正在於此:書法並不是除了忠烈就是奸佞。比如小篆的創製者秦丞相李斯,即使背負著“老鼠法則”,卻也不能忽視他的書法成就;一臣事二主的趙孟頫,則是書法史上無以比擬的人物。
在歷史上,捉筆寫字是文人雅士最基本的技能,不會寫字,豈能擔當起讀書人這樣的稱號!在古代科舉考試中,寫得一手好字,是進入仕途的前提。書寫不佳,是無法與仕途結緣的。為此,明代的董其昌在這一方面吃了大虧,他的字寫得是有點兒差,本來以他的文筆在鄉試考試中是可以拿到第一名的,後來卻被自己的親侄子擠了下來。不過話又說回來,現代人寫的字又有幾個能夠比得上他呢?
電腦普及化的今天,未讓中國藝術——書法得以很好地繼承與發揚。欲將書法寫得好,寫得有溫度、有生命,使人過目不忘,臨習前人的書法是其中一條“取道”的幽徑,不臨習很難見真功夫。真正的書法不僅僅只是手臨,還應當心摹。如果說手臨只是學其皮毛的話,那么心摹就是取其精華的手段,不僅將傳統優質的書法技能臨習到手,還應該將人家的情思與情感瞭然於心,充實自己的性情、思想與知識,吐自己的真言,寫自己的真字,將自己融入到無我的境界之中。
中國傳世書法,隨便翻翻看看,沒有一件作品是在寫他人的句子。甚至一些書法作品,按現在的常理來說,還不能夠稱得上是“作品”,也算不得“書法作品”,比如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王獻之的《鴨頭丸》、懷素的《苦筍帖》……事實上這些只是在不經意間書寫的手札罷了。正是這些人世間突發而來的偶然性,卻浸透著書法家最自然、最和諧、最真切的人生情感,在宣紙的外衣之下感受著墨跡的溫度。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祭奠他慘遭叛匪殺害的侄子季明所寫的一篇祭文。在這篇書法作品中,飽含著顏真卿對失去親人的悲傷與懷念,對安祿山等叛軍的憤慨,在聲淚俱下中,一氣呵成。書者悲憤痛徹的心情與精湛的筆墨技巧交融在一起,抑揚頓挫的線條如同心電圖一樣反映著書者的情緒。
在古代浩如煙海、密麻如林的心摹手追者中,也湧現出了不少書法大家,他們無不用畢生精力追求完美的藝術境界,譬如人們所熟知的張芝臨池,池水盡黑;鐘繇以手畫被,布被戳穿;智永禪師退筆成冢……這些無不體現著書家對藝術真諦的執著追求。
書法,作為文字的象形,在出現伊始,是為要突出所書事物的特點,而並非要把事物的全貌描繪出來。因此,社會生活與大自然中的美,譬如高山險峻、白雲飄逸、舞姿柔媚等也慢慢地滲入到了書法藝術的生命中,形成了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和藝術的要素——“神韻”與“情趣”。懷素看到公孫大娘舞劍器後得真知,黃庭堅看到船夫盪槳悟出了筆法,書法藝術中點點滴滴的真諦,無不掩藏在細枝末節的生活之中。
正因為書法有生命、有魅力,當我們在欣賞一幅書法作品的時候,她那勻稱美妙的結構、濃淡協調的墨色、遒勁生動的筆法,喚起了我們高雅的情趣,從中我們獲得感官和精神上的愉悅享受。書法中有著曼妙的身姿,充盈著動態的美,這一點是其他藝術所不能夠取代的。王羲之的盡善盡美、歐陽詢的險勁峭拔、顏真卿的遒婉嚴整、蘇軾的天真爛漫、米芾的八面出鋒……這些都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閃耀。
其實,真正的書法,不用求佳乃佳,一切出神人化,有境界實無境界,這就是最高境界。清代李健的《書通》說:“書品視其人品。”也有人說:“言者,心之跡也”“言為心聲,書為心畫”“文如其人”……這些都表明,從一個人的言語、文字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情、愛好、修養與精神狀況。學習書法,可以對上述方面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王羲之說: “凡書貴於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右軍書法》)所謂“意在筆先”與氣功中的“意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運丹田之心氣到手腕,到筆端,全篇貫通,一氣呵成。那么,練習書法還有另外一個優點,即培養恆心與毅力。正因為此,歷代書法家大都性情高雅,多為長壽老人。由此可見書法不僅具有藝術的魅力,還具有著養生之功效。
在斗室之間懸掛一幀好的書法作品,會給人以莊重、典雅的感覺,堂室頓覺生輝。走在大街上,各種五顏六色、書體各異的招牌是繁華世界一道亮麗的風景。書法就像愛情,悄無聲息地走進我們的生活,不唐突、不兀然。你在或不在,她就在那裡,裝點著你我的世俗生活。蘇東坡詩云:“荼靡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何苦等到開到荼蘼花事了,才要領悟到書法藝術的真諦?藝術的美總會吸引著人的目光,讓人沉溺於其中無法自拔。書法藝術之於我們的生活,更多的人也將其視為一種業餘愛好而樂此不疲,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書法藝術更顯出其獨特的魅力。
書寫這本書,是為讀者,也為自己,為那些被歷史漸漸淡忘的人們。他們的光芒不應該被歷史的灰塵所埋沒。他們的溫度、他們的性情,即使現在是默無聲息,也不應當就此沉淪,因為他們的閃光點值得活在我們的世界裡!
這本書所收錄的是自秦代至清代的二十位頂級書法家。誠然,歷史上的著名書法家不止這些,正如前面所說的,有些並未為後世留下傳世墨跡而只好將他們放下,但在這裡並沒有否認他們在書法歷史上所作的貢獻。本書中不論出於褒或是貶,都屬於個人見解,也並無其他意圖。編寫這本書,深感重重壓力,努力將這些古代的書法大家的事跡與代表作品整理詳細。我知道在這本書中還有著不盡完善之處,敬請各位讀者給予批評與諒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