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腦損傷

輕度腦損傷

所謂腦損傷,是指從胚胎開始至發病前各個方面的因素對腦的損害。腦損害是造成癲癇發生的外在因素,有化學性的,有物理性的,也有生物性的。而產生的腦損傷可以是器質性的、功能性的或代謝性的疾病;可以是局灶性的,也可以是廣泛性的;可以是靜止性的,也可以是活動性的。腦損傷發生的時間,可以是產前、產時,也可以是在產後。

基本介紹

  • 別稱:輕度腦損傷
  • 常見發病部位:頭部
  • 常見病因:腦發育障礙;顱腦外傷;腦腫瘤;腦血管病;腦缺氧;代謝性疾病等
  • 常見症狀:腦震盪,腦挫傷
病因,表現症狀,危害,檢查與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在造成腦損傷的因素中,常見的有:
①腦發育障礙(不包括先天性、遺傳性);
②顱腦外傷;
③腦腫瘤;
④顱內炎症
⑤腦血管病;
⑥腦寄生蟲病
⑦腦缺氧;
⑧代謝性疾病;
中毒等。

表現症狀

腦震盪導致輕度腦損傷臨床表現
以一過性的意識障礙和逆行性健忘為特徵。意識喪失不超過30分鐘。較重者伴有生命體徵的改變,如面色蒼白、出汗、血壓下降、、心動徐緩、呼吸淺慢、肌張力降低、各生理反射遲鈍或消失等表現,但隨著意識的恢復很快趨於正常。此後可能出現頭疼、頭昏、噁心、嘔吐等症狀,短期內可自行好轉。神經系統檢查可無陽性體徵,腦脊液檢查無紅細胞,CT檢查無異常發現。
腦挫傷導致輕度腦損傷臨床表現
(1)意識障礙:受傷當時立即出現。意識障礙的程度和持續時間與腦挫裂傷的程度、範圍直接相關,絕大多數在半小時以上,重症者可長期持續昏迷。少數範圍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局限的腦挫裂傷,如果不存在慣性力所致的彌散性腦損傷,可不出現早期意識障礙。
(2)局灶症狀與體徵:受傷當時立即出現,與傷灶相應的神經功能障礙或體徵,如運動區損傷出現錐體束征、肢體抽搐或偏癱,語言中樞損傷出現失語等。發生在“啞區”的損傷,則無局灶症狀或體徵出現。
(3)頭痛與噁心嘔吐:可能與顱內壓升高、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或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有關,後者尚可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檢查有紅細胞等表現。
(4)顱內壓增高與腦疝:為繼發腦水腫或顱內血腫所致,使早期的意識障礙或癱瘓程度有所加重,或意識好轉、清醒後又變為模糊,同時又血壓升高、心率減慢、瞳孔不等大以及錐體束征等表現。 (5)腦膜激惹:腦挫裂傷後由於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常有腦膜激惹徵象,表現為閉目畏光,卷屈而臥,早期的低燒和噁心嘔吐亦與此有關。頸項抗力約於1周左右逐漸消失,如果持久不見好轉,應注意有無顱頸交界處損傷或顱內繼發感染。

危害

腦損傷常常引致多種多樣的功能障礙,如運動障礙、腦神經功能障礙、認知障礙、性格障礙、行為情緒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社會技能障礙等。而且其康復時間多數漫長,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

檢查與診斷

(1)頭顱CT.
(2)留院觀察24小時。
(3)觀察意識、瞳孔等生命體徵及神經系統反應。
(4)對症治療。
(5)注意並交代病情有可能惡化,如出現遲發性顱內血腫等。

治療

1、輕型:以臥床休息和一般治療為主,一般需臥床1~2周,注意觀察生命體徵,意識和瞳孔改變,普通飲食。多數病人經數周后即可正常工作。
2、中型:絕對臥床休息,在48小時內應定期測量生命體徵,並注意意識和瞳孔改變,清醒病人可進普通飲食或半流質飲食。意識未完全清醒者由靜脈輸液,總量每日2000毫升左右。顱內壓增高者給予脫水治療,合併腦脊液漏時套用抗菌素。
3、重型:
(1)保持呼吸道通暢:病人由於深昏迷,舌後墜、咳嗽和吞咽機能障礙,以及頻繁嘔吐等因素極易引起呼吸道機械阻塞,應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對預計昏迷時間較長或合併嚴重頜面傷以及胸部傷者應及時行氣管切開,以確保呼吸道通暢。
(2)嚴密觀察病情,傷後72小時內每半小時或1小時測呼吸、脈搏、血壓一次,隨時檢查意識,瞳孔變化,注意有無新症狀和體徵出現。
(3)防治腦水腫,降顱內壓治療

預防

1、防止併發症,加強護理:早期應以預防肺部和尿路感染為主,晚期則需保證營養供給,防止褥瘡和加強功能訓練等。
2、對中度和重度腦損傷病人應儘早進行營養支持,一般可在48小時之後開
始。早期實施營養支持能夠減少住院天數,降低感染率和後遺症發病率,提高存活率。
3、腸內營養是腦損傷病人首選的營養支持方式,但胃排空障礙會影響腸內營養的實施,有時需10~14天方達到滿意的營養需要量。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如果腸內營養不能達到病人的營養需求量,或因某些原因禁忌使用腸內營養,應採用腸外營養進行補充或進行完全腸外營養支持。
4、將營養管放入小腸進行腸內營養支持能夠迅速達到充足的營養需要量,並且病人耐受好,可使氮瀦留高、感染髮生率低、ICU住院時間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