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

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

《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是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於2009年6月24日申請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的公布號為:CN101932045A,專利公布日:2010年12月29日,發明人:施小娟、黃亞達、鄧雲。

《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公開了一種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其中,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包括:UE接收基站傳送測量配置時,其中,每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配置為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UE根據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根據測量評估結果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通過該發明,可以保證UE在載波聚合的小區之間切換時的服務質量。

2017年12月11日,《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概述圖為《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
  • 公布號:CN101932045A
  • 公布日:2010年12月29日
  • 申請號:2009101397135
  • 申請日:2009年6月24日
  • 申請人: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南路55號
  • 發明人:施小娟、黃亞達、鄧雲
  • Int. Cl.:H04W36/00(2009.01)I
  • 專利代理機構:北京康信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余剛、吳孟秋
  • 類別:發明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附圖說明,技術領域,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為了向移動用戶提供更高的數據速率,高級長期演進系統(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簡稱為LTE-A)提出了載波聚合技術(Carrier aggregation,簡稱為CA),其目的是為具有相應能力的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簡稱為UE)提供更大寬頻,提高UE的峰值速率。LTE中,系統支持的最大下行傳輸頻寬為20兆赫,載波聚合是將兩個或者更多的分量載波(component carriers,簡稱為CC)聚合起來構成一個小區,從而使該小區支持大於20兆赫,最大不超過100兆赫的下行傳輸頻寬,採用載波聚合技術的小區稱之為載波聚合小區或載波聚合的小區。
載波聚合的小區中各分量載波按是否兼容LTE,可以分為後向兼容的分量載波和非後向兼容的分量載波,非後向兼容的分量載波只允許LTE-A的UE使用。各分量載波並不一定需要全部廣播系統訊息和尋呼訊息,也並不一定是每個分量載波上都存在隨機接入資源,UE在接入載波聚合的小區時,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有隨機接入資源的分量載波接入,接入成功後,根據業務需要,基站可以通過專用信令(例如,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簡稱為RRC)連線重配置(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為UE分配其他需要的分量載波。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為了保證業務質量,給用戶良好的業務體驗,當UE在某個小區與網路建立連線之後,UE需要對服務小區和相鄰小區的信號質量進行測量,選擇合適的小區進行切換,以滿足移動性要求。以LTE系統中LTE系統內的測量為例,網路側通過將測量控制訊息傳送給UE以指示UE進行測量,其中,該測量控制訊息中包括:測量對象(measurement object,簡稱為MO),MO為一個LTE的頻率;測量報告配置(report configuration,簡稱為RC),RC配置測量報告的屬性,例如,測量報告是事件上報還是周期上報以及對應的配置參數;測量標識(measurement ID,簡稱為MID),MID是每個具體測量任務的標識,MID關聯一個MO和一個RC,從而唯一表征一個測量任務,即唯一表征某個頻率上的測量配置信息。另外,測量控制訊息中還可以包括:測量門限(s-Measure),代表駐留小區的信號質量門限;測量量配置(quantity configuration),用於指示具體的測量量;測量間隙配置(measurement gapconfiguration),用於異頻、異系統測量等的配置。UE通過MID的個數即可獲知測量的任務數,通過MID對應的MO和RC得到測量任務的屬性,比如,應該怎么測量,應該怎么上報等。
為了滿足連線態下UE的移動性要求,要求UE對服務小區和相鄰小區進行測量並上報滿足事件觸發條件的測量對象,其中對服務小區的測量事件主要有:A1事件,測量事件的進入條件為服務小區的信號質量超過預定門限;A2事件,測量事件的進入條件為服務小區的信號質量低於預定門限。而對鄰小區的測量事件主要有:A3事件,測量事件的進入條件為鄰小區的信號質量比服務小區的信號質量高預定的偏移量;A4事件,測量事件的進入條件為鄰小區的信號質量超過預定門限;A5事件,測量事件的進入條件為服務小區的信號質量低於預定門限1,且鄰小區的信號質量高於預定門限2。
對於上述滿足移動性要求的事件類型的測量,UE根據網路下發的測量配置參數對每個測量對象的測量結果進行事件評估,把滿足事件進入條件的小區保存到該測量標識對應的小區列表中,然後按信號質量由強到弱從該測量標識對應的小區列表中獲取若干個小區(上報的小區個數不能超過網路規定的上報小區個數上限)生成測量報告並將測量報告傳送至網路側。
對測量對象的測量,不同的系統測量不同的測量量,均是反映小區的信號質量或者說信號強度。在LTE中,UE測量的是接收到的參考信號的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簡稱為RSRP,單位為毫瓦分貝)或接收到的參考信號的質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Quality,簡稱為RSRQ,單位為分貝)。
由於LTE系統中每個小區只使用一個頻率,因此測量時只需要以單個頻率為測量對象;相應的,事件評估時只需要評估單個頻率上的小區的信號強度(如A1,A2,A4事件)或者評估單個頻率上的相鄰小區相對於服務小區的信號強度(如A3,A5事件);上報測量報告以及切換時也都只需要以單個頻率上的小區為處理對象。但由於LTE-A中引入載波聚合,採用載波聚合的小區,一個小區中存在多個分量載波,如果採用現有LTE的測量機制,各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獨立上報,網路側所接收到的各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在時間上是離散的,即在一個時間點上,網路側只能獲取單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網路側不能據此準確的綜合的評估載波聚合小區的信道質量,從而不能保證UE在載波聚合的小區之間切換時的服務質量,以滿足用戶在載波聚合小區之間良好的移動性能。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提供了一種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用以解決2009年前技術中由於網路側只能獲取單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而導致網路側不能準確的評估載波聚合小區的信道質量的問題。

技術方案

根據《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
根據該發明的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包括:用戶設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部分或所有分量載波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根據該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用戶設備。
根據該發明的用戶設備包括:接收單元、測量評估單元和上報單元。其中,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基站傳送的測量配置,其中,該測量配置中攜帶有一個或多個測量任務,各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為用戶設備的服務小區和/或鄰小區;測量評估單元,用於根據接收單元接收到的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上報單元,用於根據測量評估單元執行的測量評估結果,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通過該發明的上述至少一個方案,基站在向UE傳送測量配置時,為每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配置為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UE根據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根據測量評估結果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從而解決了由於網路側只能獲取單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而導致網路側不能準確的評估載波聚合小區的信道質量的問題,進而保證了UE在載波聚合的小區之間切換時的服務質量,滿足了UE在載波聚合小區之間良好的移動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的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二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三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四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
圖6為根據《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的用戶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技術領域

《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

權利要求

1.一種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其特徵在於,用戶設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部分或所有分量載波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其中,在所述用戶設備上報所述測量報告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用戶設備接收基站傳送的測量配置,其中,所述測量配置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其中,測量對象為分量載波集時,所述用戶設備上報所述測量報告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用戶設備對同一頻帶上隸屬於同一載波聚合小區的所有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或者部分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進行事件評估,或者所述用戶設備對載波聚合小區的所有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進行事件評估。
2.根據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測量對象為分量載波集時,所述測量對象包括:同一載波聚合小區在同一頻帶上的所有分量載波的全集或子集,或該載波聚合小區的所有分量載波的集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還包括:所述基站通知所述用戶設備所述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和/或所述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所有分量載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基站通過以下方式通知所述用戶設備:所述基站分別為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分配單獨唯一的物理小區標識;或者所述基站為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分配一個小區標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測量對象為分量載波時,所述用戶設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部分或所有分量載波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包括:所述載波聚合小區在所述載波聚合小區的一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觸發測量報告時,所述用戶設備同時上報所述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攜帶在所述測量報告中的所述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包括:所述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同類測量任務中已經滿足事件進入條件、保存在對應小區列表中的測量結果;和/或所述載波聚合小區在所述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觸發測量報告時或之前,物理層上報給無線資源控制實體RRC的未經過RRC事件評估的該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最近一次測量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測量對象為分量載波集時,所述用戶設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部分或所有分量載波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包括:分量載波集的測量結果滿足事件進入條件時,所述用戶設備上報所述分量載波集上各個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
8.一種用戶設備,其特徵在於,包括: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基站傳送的測量配置,其中,所述測量配置中攜帶有一個或多個測量任務,各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所述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為所述用戶設備的服務小區和/或鄰小區;測量評估單元,用於根據所述接收單元接收到的所述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上報單元,用於根據所述測量評估單元執行的測量評估結果,向所述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用戶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傳送的所述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和/或各個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所有分量載波的通知。

實施方式

  • 綜述
針對2009年前技術中由於網路側只能獲取單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而導致網路側不能準確的評估載波聚合小區的信道質量的問題,《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載波聚合中的測量結果上報的方案。在該發明實施例中,基站在向UE傳送測量配置時,將每個測量任務(MID)的測量對象(MO)配置為UE的服務小區或鄰小區的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UE在接收到基站傳送的測量配置時,根據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並根據測量評估結果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在不衝突的情況下,該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以下結合附圖對該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該發明,並不用於限定該發明。
根據該發明實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種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
圖1為根據該發明實施例的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根據該發明實施例的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01-步驟S103):
步驟S101:UE接收基站傳送的測量配置,其中,該測量配置中攜帶有一個或多個測量任務,各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該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為UE的服務小區和/或鄰小區;
具體地,基站為每個測量任務(通過MID標識)配置一個測量對象,每個測量對象可以為一個分量載波,或者,每個測量對象也可以為一個或多個分量載波集。
步驟S103:UE按照上述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並根據測量評估結果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根據《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提供的上述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UE可以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在該發明實施例中,基站為UE傳送的測量配置中,各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可以為分量載波,也可以為分量載波集。其中,在該發明實施例中,分量載波集是指載波聚合小區(服務小區或鄰小區)在同一頻帶上的所有分量載波的全集或一個子集,或載波聚合小區的所有分量載波的集合。
針對分量載波和分量載波集兩種測量對象,該發明實施例處理方式有所不同,下面分別以這兩種測量對象為例對該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 實施例一
在《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中,基站在為UE配置測量任務時,將各個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配置為一個分量載波。
圖1為該實施例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如圖1所示,在該實施例中,具有載波聚合的能力UE駐留在一個載波聚合的服務小區,該服務小區共支持三個分量載波的聚合,CC1,CC2和CC3,該三個分量載波均位於頻帶1內,且CC1與CC2連續,CC3與其他兩個分量載波非連續。鄰小區1和鄰小區2為該服務小區的相鄰小區,兩個相鄰小區均為跨頻帶的載波聚合,支持三個分量載波的聚合:CC1、CC2和CC4,其中CC1、CC2位於頻帶1內且連續,CC4位於頻帶2內。
UE發起業務後通過CC1成功接入服務小區,由於業務流量很大,成功接入服務小區後,基站又為UE分配了分量載波CC2,即當前UE同時使用了兩個分量載波,CC1和CC2,這兩個分量載波的集合可以稱之為工作載波集或者激活載波集。基站通過測量配置(具體可以包含在RRC連線重配置信令中)為UE配置如下測量任務:
測量任務1(用MID1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CC1上的A1事件);
測量任務2(用MID2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的信號強度低於預定門限(CC1上的A2事件);
測量任務3(用MID3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2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CC2上的A1事件);
測量任務4(用MID4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2上的信號強度低於預定門限(CC2上的A2事件);
測量任務5(用MID5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CC3上的A1事件);
測量任務6(用MID6標識):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CC1上的信號強度或者CC1上相鄰LTE小區的信號強度(這裡假設CC1後向兼容,並且CC1上存在LTE的小區,後文同此假設)比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的信號強度高預定的偏移量(CC1上的A3事件);
測量任務7(用MID7標識):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CC2上的信號強度或者CC2上相鄰LTE小區的信號強度比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2上的信號強度高預定的偏移量(CC2上的A3事件);
測量任務8(用MID8標識):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CC4上的信號強度或者CC4上相鄰LTE小區的信號強度比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高預定的偏移量(CC4上的A3事件)。
以上所舉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均為一個分量載波,以MID標識的上述測量任務分別為這些分量載波配置了不同的測量事件,另外,除了上述測量任務之外,基站還可以以各分量載波為測量對象配置不同的事件,即配置不同於上述所舉的其他測量任務。
基站在配置上述測量任務時,需要通知UE各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具體實施方式可以是為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包括服務小區和相鄰小區)分配單獨唯一的物理小區標識(Physical Cell Identity,簡稱為PCI),即為每個載波聚合小區在各分量載波上分配相同的PCI。另外,服務基站也可以為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包括服務小區和相鄰小區)分配一個小區標識(Cell ID),各載波聚合小區的小區標識在基站範圍內唯一,UE可以根據該小區標識判斷各個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分量載波。
UE根據網路下發的上述測量配置對各測量任務中的分量載波啟動測量,並對各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進行事件評估,把滿足事件進入條件,且尚未保存在該測量任務對應的小區列表中的載波聚合小區在該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或LTE小區的測量結果(即測量量),保存到該測量任務對應的小區列表中,然後組織並上報測量報告。對於網路所配置的每一個測量任務,只要有載波聚合小區在該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滿足事件的進入條件,UE都需要觸發測量報告,並且測量報告中需要同時上報該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特別的,對於服務小區,當網路所配置的測量對象為工作分量載波的測量任務中服務小區在該工作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滿足事件的進入條件時,UE上報的測量報告中可以只同時上報該服務小區在其他工作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該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可以是該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同類測量任務中已經滿足事件進入條件,保存在對應小區列表中的測量評估結果,其中,同類測量任務是指該測量任務中配置的事件類型與該次觸發測量報告的測量任務所配置的事件類型相同的測量任務;另外,該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還可以是載波聚合小區在該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滿足事件的進入條件之時或之前,物理層上報給RRC,未經過RRC事件評估的該載波聚合小區在其他分量載波上的最近一次測量結果。
下面通過三個實例對該實施例中的具體測量上報進行說明。
實例1
假設在某一時刻測量任務5中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滿足CC3上的A1事件,UE把該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測量任務5即MID5所標識的小區列表中,並組織測量報告。由於測量任務5配置的是A1事件,且UE已經通過測量配置訊息獲知CC1、CC2和CC3構成載波聚合的小區,UE遍歷測量任務1和測量任務3對應的小區列表,在上報MID5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測量任務1和測量任務3對應的小區列表中所保存的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測量結果(這裡假設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已經滿足測量任務1和測量任務3所對應的事件條件,後文同此假設,如果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尚未滿足測量任務1和測量任務3所對應的事件條件,則UE只能上報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測量結果)。或者,UE遍歷當前物理層已經上報給RRC的服務小區在CC1和CC2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在上報MID5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物理層上報給RRC、RRC未經過事件評估的、服務小區在CC1和CC2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
實例2
假設在某一時刻測量任務1中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滿足CC1上的A1事件,UE把該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測量任務1即MID1所標識的小區列表中,並組織測量報告。由於測量任務1配置的是A1事件,且UE在成功接入服務小區後已經獲知CC1和CC2為當前服務小區的工作分量載波,UE遍歷測量任務3對應的小區列表,在上報MID1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服務小區在工作分量載波CC1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測量任務3對應的小區列表中所保存的服務小區在工作分量載波CC2上的測量結果。或者,UE遍歷當前物理層已經上報給RRC的服務小區在工作分量載波CC2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在上報MID1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服務小區在工作分量載波CC1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物理層上報給RRC、RRC未經過事件評估的、服務小區在工作分量載波CC2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
實例3
假設在某一時刻測量任務6中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滿足CC1上的A3事件,UE把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1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測量任務6即MID6所標識的小區列表中,並組織測量報告,由於測量任務6配置的是A3事件,且UE已經通過測量配置訊息獲知CC1、CC2和CC4構成載波聚合的鄰區,UE遍歷測量任務7和測量任務8對應的小區列表,在上報MID6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CC1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測量任務7和測量任務8對應的小區列表中所保存的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2和CC4上的測量結果。或者UE遍歷當前物理層已經上報給RRC的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2和CC4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在上報MID6標識的測量報告中處理上報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CCI上的測量結果外,同時上報物理層上報給RRC,RRC未經過事件評估的,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CC2和CC4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
  • 實施例二
在該實施例中,基站在為UE配置測量任務時,將各個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配置為一個分量載波。
圖3為該實施例中服務小區和鄰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如圖3所示,具有載波聚合的能力UE駐留在一個載波聚合的服務小區,該服務小區共支持三個分量載波的聚合:CC1,CC2和CC3,其中CC1和CC2位於頻帶1內且連續,CC3位於頻帶2內。鄰小區1和鄰小區2為該服務小區的相鄰小區,兩個相鄰小區均為跨頻帶的載波聚合,支持兩個分量載波的聚合:CC3和CC4,其中CC3位於頻帶2內,CC4位於頻帶3內。
UE發起業務後通過CC1成功接入服務小區,由於當前的業務流量很大,成功接入服務小區後,基站又為UE分配了分量載波CC2,即當前UE同時使用了兩個分量載波,CC1和CC2。該實施例中,CC1和CC2的傳輸特性、路損、受干擾狀態、覆蓋範圍等十分接近,因此,基站判斷決定對於滿足移動性要求的測量,CC1和CC2中只要選擇其中之一測量即可。
基站通過測量配置(包含在RRC連線重配置信令中)為UE配置如下測量任務:
測量任務1(用MID1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CC1上的A1事件)。
測量任務2(用MID2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低於預定門限(CC1上的A2事件)。
測量任務3(用MID3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CC3上的A1事件)。
測量任務4(用MID4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低於預定門限1且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或者CC3上相鄰LTE小區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的門限2(CC3上的A5事件)。
測量任務5(用MID5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低於預定門限1且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分量載波CC4上的信號強度或者CC3上相鄰LTE小區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的門限2(CC4上的A5事件)。
基站在配置上述測量任務時,需要通知UE各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具體實施方式可以採用如實施例一所述的方式。
同樣,UE測量評估及測量上報的行為也與實施例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通過兩個實例對該實施例中的具體測量上報進行說明。
實例1
假設在某一時刻測量任務1中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信號強度滿足CC1上的A1事件,UE把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測量任務1即MID1所標識的小區列表中,並組織測量報告,由於測量任務1配置的是A1事件,且UE已經通過測量配置訊息獲知CC1、CC2和CC3構成載波聚合的小區,UE遍歷測量任務3對應的小區列表,在上報MID1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測量任務3對應的小區列表中所保存的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測量結果。或者,UE遍歷當前物理層已經上報給RRC的服務小區在CC3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在上報MID1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物理層上報給RRC,RRC未經過事件評估的,服務小區在CC3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
實例2
假設在某一時刻測量任務4中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滿足CC3上的A3事件,UE把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3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測量任務4即MID4所標識的小區列表中,並組織測量報告,由於測量任務4配置的是A3事件,且UE已經通過測量配置訊息獲知CC3和CC4構成載波聚合的鄰區,UE遍歷測量任務5對應的小區列表,在上報MID4標識的測量報告中除了上報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3上的測量結果之外,同時上報測量任務5對應的小區列表中所保存的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4上的測量結果。或者,UE遍歷當前物理層已經上報給RRC,RRC未經過事件評估的,相鄰載波聚合小區1在分量載波CC4上最近一次的測量結果。
  • 實施例三
在該實施例中,基站在為UE配置測量任務時,將各個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配置為分量載波集,具體的可以是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在一個或多個頻帶上的分量載波集。
圖4為該實施例中服務小區和鄰小區的分量載波分布示意圖,如圖4所示,具有載波聚合的能力UE駐留在一個載波聚合的服務小區,該服務小區共支持三個分量載波的聚合:CC1、CC2和CC3,該三個分量載波均位於頻帶1內,且CC1與CC2連續,CC3與其他兩個分量載波非連續。鄰小區1和鄰小區2為該服務小區的相鄰小區,鄰小區1為跨頻帶的載波聚合,支持三個分量載波:CC1、CC2和CC4,其中CC1和CC2位於頻帶1內且連續,CC4位於頻帶2內。鄰小區2為單頻帶的載波聚合,支持兩個分量載波,CC5和CC6,CC5和CC6位於頻帶2內且連續。
UE發起業務後通過CC1成功接入服務小區,由於當前的業務流量很大,成功接入服務小區後,基站又為UE分配了分量載波CC2,即當前UE同時使用了兩個分量載波:CC1和CC2,這兩個同一頻帶上的分量載波的集合可以稱之為服務小區在該頻帶上的工作載波集或者激活載波集。由於同一頻帶上各分量載波的傳輸特性,路損等特性類似,因此該實施例中基站進行相鄰小區的測量配置時,都以載波聚合小區位於相同頻帶內的分量載波的集合為測量評估對象,而對於服務小區的測量配置,根據不同的測量目的,可以以服務小區位於相同頻帶內的工作載波集為測量評估對象,也可以以服務小區的所有分量載波為測量評估對象。
基站通過測量配置(包含在RRC連線重配置信令中)為UE配置如下測量任務:
測量任務1(用MID1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都超過預定門限,即服務小區在頻帶1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超過預定的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1上的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2(用MID2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門限,即服務小區在頻帶1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1上的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3(用MID3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1上的非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4(用MID4標識):服務小區在頻帶1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1且某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某頻帶內的分量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信號強度都高於預定門限2。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一個或多個頻帶上的分量載波集,該實施例中具體的包括,鄰小區1在頻帶1上的分量載波集,該分量載波集包括:分量載波CC1和分量載波CC2,鄰小區1在頻帶2上的分量載波集CC4,以及鄰小區2在頻帶2上的分量載波集,該分量載波集包括:分量載波CC5和分量載波CC6。
基站在配置上述測量任務時,基站需要通知UE各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的分量載波集,即各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具體實施方式可以採用為載波聚合小區分配單獨唯一的物理小區標識(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即為載波聚合小區在各分量載波上分配相同的PCI,用戶設備執行測量評估時,可以據此判斷各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或者,也可以採用為各載波聚合小區分配一個小區標識(Cell ID),各載波聚合小區的小區標識在基站範圍內唯一,用戶設備執行測量評估時,可以據此判斷各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服務小區在各頻帶上的工作載波集,基站在測量配置之前可以通過RRC層的專用無線資源配置(包含在RRC連線重配置信令中)、或媒體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簡稱為MAC)層信令、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簡稱為PUCCH)通知用戶設備,該實施例中通過RRC層的專用無線資源配置實現。
UE根據網路下發的上述測量配置對各頻帶上的分量載波啟動測量,並對各頻帶上隸屬於同一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進行事件評估,把滿足事件進入條件且尚未保存在該測量任務對應的小區列表中的隸屬於同一載波聚合小區的各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該測量任務對應的小區列表中,然後組織並上報測量報告。以測量任務4為例:
某一時刻,服務小區在頻帶1中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1,並且鄰小區1在頻帶2中分量載波CC4上的信號強度高於預定門限2;此外鄰小區2在頻帶2中分量載波CC5和CC6上的信號強度也都高於預定門限2,則UE把頻帶2中鄰小區1在CC4上的測量結果和鄰小區2在CC5和CC6上的測量結果保存到測量任務4即MID4所標識的小區列表中,並組織測量報告,測量報告中上報鄰小區1在CC4上的測量結果以及鄰小區2在CC5和CC6上的測量結果。
以上所舉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均為載波聚合小區在同一頻帶上的所有分量載波的全集或一個子集,以MID標識的上述測量任務分別為這些分量載波的集合配置了不同的測量事件,此外,這些測量任務只是基站可能配置的測量任務中的部分,基站還可以以同一頻帶上的所有分量載波的全集或一個子集為測量對象配置不同的事件,即配置不同於上述所舉的其他測量任務。
上述測量任務中,測量任務1和測量任務2可以為網路側提供是否開啟或關閉測量任務3的判決依據。除以上測量任務外,為了為網路側提供一種是否開啟鄰小區測量的判決依據,網路側還可以為用戶設備配置如下測量任務:
測量任務5(用MID5標識):服務小區在所有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門限。
測量任務6(用MID6標識):服務小區在所有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高於預定門限。
同樣,基站在配置上述測量任務時,需要通知用戶設備服務小區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具體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一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用戶設備對服務小區在所有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進行測量評估,當服務小區在所有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低於或高於預定門限時,用戶設備向基站上報測量報告,測量報告中可以攜帶服務小區在所有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也可以只攜帶MID信息,網路側可以通過該MID信息,判斷服務小區在所有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低於或高於了預定門限,網路側可以以此作為是否開啟鄰區測量的判決依據,即是否為UE配置鄰區測量任務。
  • 實施例四
在該實施例中,基站在為UE配置測量任務時,將各個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配置為分量載波集,具體的可以是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在一個或多個頻帶上的分量載波集。
圖5為該實施例中服務小區和鄰小區的分量載波的分布示意圖,如圖5所示,具有載波聚合的能力UE駐留在一個載波聚合的服務小區,該服務小區共支持三個分量載波的聚合:CC1、CC2和CC3,其中CC1和CC2位於頻帶1且連續,CC3位於頻帶2。鄰小區1和鄰小區2為該服務小區的相鄰小區,鄰小區1為跨頻帶的載波聚合,支持三個分量載波:CC1、CC2和CC3,其中CC1和CC2位於頻帶1內且連續,CC3位於頻帶2內。鄰小區2為單頻帶的載波聚合,支持兩個分量載波:CC4和CC5,CC4和CC5位於頻帶3內且連續。
UE發起業務後通過CC1成功接入服務小區,由於當前的業務流量很大,成功接入服務小區後,基站又為UE分配了分量載波CC2和CC3,即UE同時使用了三個分量載波:CC1、CC2和CC3,CC1和CC2隸屬於頻帶1,這兩個分量載波的集合可以稱之為服務小區在該頻帶上的工作載波集或者激活載波集。頻帶2上如果存在多個工作載波,也相應的稱之為服務小區在頻帶2上工作載波集或者激活載波集。由於同一頻帶上各分量載波的傳輸特性,路損等特性類似,因此該實施例中基站進行相鄰小區的測量配置時,都以載波聚合小區位於相同頻帶內的分量載波的集合為測量評估對象,而對於服務小區的測量配置,根據不同的測量目的,可以以服務小區位於相同頻帶內的工作載波集為測量評估對象,也可以以服務小區的所有分量載波為測量評估對象。
基站通過測量配置(包含在RRC連線重配置信令中)為UE配置如下測量任務:
測量任務1(用MID1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都超過預定門限,即服務小區在頻帶1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超過預定的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1上的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2(用MID2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1和CC2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門限,即服務小區在頻帶1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1上的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3(用MID3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超過預定門限,即服務小區在頻帶2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超過預定的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2上的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4(用MID4標識):服務小區在分量載波CC3上的信號強度低於預定門限,即服務小區在頻帶2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服務小區在頻帶2上的工作載波構成的分量載波集。
測量任務5(用MID5標識):服務小區在頻帶1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1且某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某頻帶內的分量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信號強度都高於預定門限2。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一個或多個頻帶上的分量載波集,該實施例中具體的包括,鄰小區1在頻帶1上的分量載波集,該分量載波集包括:分量載波CC1和分量載波CC2,鄰小區1在頻帶2上的分量載波集CC3,以及鄰小區2在頻帶3上的分量載波集,該分量載波集包括:分量載波CC4和分量載波CC5。
測量任務6(用MID6標識):服務小區在頻帶2內的工作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的信號強度都低於預定的門限1且某相鄰載波聚合小區在某頻帶內的分量載波集中各分量載波上信號強度都高於預定門限2。該測量任務中的測量對象同測量任務5。
基站在配置上述測量任務時,基站需要通知UE各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的分量載波集,即各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具體配置方法與實施例三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UE測量評估及測量上報的行為與實施例三相似,在此不再贅述。
根據《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用戶設備。
圖6為根據該發明實施例的用戶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根據該發明實施例的用戶設備主要包括:接收單元1、測量評估單元3和上報單元5。其中,接收單元1,用於接收基站傳送的測量配置,其中,該測量配置中攜帶有一個或多個測量任務,各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為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的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上述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為所述用戶設備的服務小區和/或鄰小區;測量評估單元3與接收單元1連線,用於根據接收單元1接收到的上述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上報單元5與測量評估單元3連線,用於根據測量評估單元3執行的測量評估結果,向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
進一步地,接收單元1還用於接收基站傳送的上述一個或多個載波聚合小區中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和/或各個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所有分量載波的通知。具體地,基站可以通過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包括服務小區和相鄰小區)分配單獨唯一的物理小區標識(Physical Cell Identity,簡稱為PCI)通知UE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和/或各個載波聚合小區所包含的所有分量載波。或者,基站也可以通過為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包括服務小區和相鄰小區)分配一個小區標識(Cell ID)通知UE各個載波聚合小區在各頻帶上所包含的分量載波和/或各個載波聚合小區所所包含的所有分量載波。
如上所述,藉助《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服務基站在向UE傳送測量配置時,為每個測量任務的測量對象配置為分量載波或分量載波集,UE根據測量配置執行測量評估,根據測量評估結果向服務基站上報攜帶同一載波聚合小區中多個或所有分量載波的測量結果的測量報告,從而解決了由於網路側只能獲取單個分量載波上的測量結果而導致網路側不能準確的評估載波聚合小區的信道質量的問題,進而保證了UE在載波聚合的小區之間切換時的服務質量,滿足了UE在載波聚合小區之間良好的移動性能。
以上所述僅為《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該發明,對於移動通信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該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該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榮譽表彰

2017年12月11日,《載波聚合中測量結果的上報方法及用戶設備》獲得第十九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