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全面啟動實施,各項研製建設工作正在加緊推進,為匯聚社會智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現啟動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征名活動。
徵集範圍
活動安排
主辦單位
總體標準
活動規則
提交方式
獎勵辦法


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全面啟動實施,各項研製建設工作正在加緊推進,為匯聚社會智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現啟動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征名活動。
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全面啟動實施,各項研製建設工作正在加緊推進,為匯聚社會智慧,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現啟動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征名活動。徵集範圍新一代載人飛船、載人月面著陸器的名稱(含命名釋義),所有熱愛...
2023年8月3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徵集活動 。2024年2月24日,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訊息,經公開徵集評選,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已經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 ”。夢舟飛船、攬月著陸器和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已全面...
而且,今後普通人也將有機會進入太空旅遊。2024年2月24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訊息,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已經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並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入月球。目前,工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2024年2月,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已經確定,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2024年4月,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飛船、攬月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主要飛行產品均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正在全面開展初樣產品生產和各項試驗。飛船、著陸器已基本完成力熱試驗產品研製,火箭正在開展...
地方,在兩極的陰暗處尋找水的蹤跡。LRO的極具探索性的任務讓NASA的綜合探索任務執行委員會在一年之後過渡到了一個科學階段,LRO上有很多儀器都是從過去行星探測器繼承而來的。探索月球 NASA航天局的科學家利用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上安裝的相機獲取了月球表面的高解析度地形圖,從而建立了月球表面的3D成像圖。月球勘測...
2004年1月14日,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宣布,爭取在2020年後以月球為基地把人送上火星。2004年1月23日,歐洲航天局宣布,“火星快車”探測器發現火星南極存在冰凍水。這是人類首次直接在火星表面發現水。2007年2月25日,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彗星探測器靠近火星飛行,順利完成利用火星引力調整飛行速度和軌道的任...
2023年5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入月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全面部署開展各項研製建設工作,包括研製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飛船、月面著陸器、登月服等飛行產品,新建發射場相關測試發射設施設備...
2023年8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徵集活動,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共收到來自航天、科技、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組織機構與社會各界人士的近2000份投稿。經專家遴選評審,將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新飛行器的名稱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時代特色和文化特色。“...
2016年8月23日,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啟動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名稱和圖形標識全球徵集。活動共徵集到35912個工程名稱和7439個圖形標識。2020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攬星九天 ”為...
夢舟載人飛船 “夢舟”載人飛船是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夢舟”載人飛船是在神舟飛船基礎上全面升級研製的新型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採用模組化設計,由返回艙和服務艙組成。夢舟載人飛船主要用於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兼顧近地空間站運營,具有高安全、高可靠、多任務支持、可重複使用的特點。夢舟載人飛船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
月面著陸器,是中國研製建設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的航天設備。月面著陸器重約26噸,由登月艙和推進艙組成,主要負責把航天員從環月軌道下降著陸月面並返迴環月軌道。將由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被命名為長征十號負責將月面著陸器和登月飛船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截至2023年5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已全面部署開展各項研製建設...
任務歷程 發射入軌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太空運行 軌道修正 2020年:11月24日22時06分,嫦娥五號探測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2秒鐘,順利完成第一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本次嫦娥五號任務發射入軌精度較高,...
12月16日,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二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也是中國航天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截至2020年12月),實現了中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助力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漢語盤點2020年度十大新詞語 共10...
3、天宮一號承載的高能粒子輻射探測器和軌道大氣綜合探測器,可實時監測軌道大氣密度、成分、質量及其時空分布變化,為空間環境預報及其變化機理研究、目標飛行器和航天員安全保障提供準實時監測數據。4、天宮一號空間套用系統開展了太陽與地磁活動指數的中期預測等研究,其成果已成功套用於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空間環境...
空生存,動物航天員由此產生了,它們作為載人航天的先驅者和航天醫學研究 的被試者,為太空探險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是它們,小狗萊卡、黑猩猩 哈姆……無數有名無名的動物航天英雄,用它們毛茸茸的小手,為人類推開了 通向浩瀚星空的大門。萊卡——太空第一“人”/7 扳動拉桿的哈姆/9 繞月球飛行的龜/11 太...
此外,論壇開展商業航天產業主題論文徵集活動,圍繞商業航天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等主題進行論文徵集,優秀論文還將推薦至有關合作期刊進行公開發表。2023年7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總師張海聯在武漢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披露,中國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入月球開展科學探索...
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共帶回月壤和月岩樣品約382千克。中國探月工程 從1999年開始,中國國防科工委組織有關部門系統地論證了月球探測的科學目標,2000年,...
以0.01角秒的空間解析度開啟中外紅波段天文學觀測新紀元。覓音計畫或將為系外行星探測活動注入新的活力。覓音計畫的關鍵技術包括空間分散式合成孔徑陣列望遠鏡技術、低噪聲中紅外探測器技術、高靈敏高穩定深低溫空間探測技術、天基成像平台多級系統高精度高穩構型控制技術、天基觀測系統結構最佳化及數值模擬技術等。
2023年8月3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正式發布《2024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徵集活動公告》,面向社會公開徵集包括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設計方案在內的2024年度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標識。2024年1月18日央視網報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楊利偉介紹,神舟十八號和神舟十九號兩個飛行乘組的6名航天員已經確定,...
夢舟載人飛船 “夢舟”載人飛船是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夢舟”載人飛船是在神舟飛船基礎上全面升級研製的新型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採用模組化設計,由返回艙和服務艙組成。夢舟載人飛船主要用於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兼顧近地空間站運營,具有高安全、高可靠、多任務支持、可重複使用的特點。夢舟載人飛船已完成方案研製工作...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套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套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套用問題。工程前期通過實施四次無人飛行任務,以及...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套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套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套用問題。工程前期通過實施四次無人飛行任務,以及...
2、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進駐天宮一號,並開展航天醫學實驗、技術實驗及太空授課活動。3、完成組合體飛行後,飛船撤離並返回著陸場,天宮一號轉至長期運行軌道。任務目的 1、發射神舟十號飛船,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軌運營提供人員和物資天地往返運輸服務,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技術和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性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