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軟實力:中國視角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江慶勇 韓勃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10077345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江慶勇,北京大學中國軟實力課題組成員,理論研究部副主任。曾任職北京普蘭諾財經顧問中心財經編輯。研究方向是巨觀經濟與國際問題。
媒體推薦
——泰戈爾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老子·道德經
沒有什麼比驕傲和自大更能讓人們疏遠,同時也沒有任何東西比互相了解和尊重對方更能把人們聯繫在一起。
——馮·魏茨澤克(德國前總統)
經濟學家以及政治哲學家之思想,其力量之大,往往出乎常人意料。事實上統治世界者,就是這些思想而已。許多實踐家自以為不受任何學說之影響,卻往往是當了某個已故經濟學家之奴隸。狂人執政,自以為得天啟示,實則其狂想之來,乃得自若干年以前的某個學人。
——凱恩斯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及衍變
第一節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
1.約瑟夫·奈的定義
2.西方學者的反應
3.中國學者的反應
4.本書的觀點
第二節 分析實力的多種框架
第三節 軟實力研究興起的時代背景
第四節 軟實力概念的衍變
1.區域軟實力
2.企業軟實力
第五節 軟實力研究的價值與使命
第二章 軟實力與硬實力的相互關係
第一節 硬實力對軟實力的作用
1.軟實力資源需要以硬實力資源為載體
2.硬實力可以為軟實力的發展創造條件
3.硬實力的發展可以推動軟實力的提升
第二節 軟實力對硬實力的作用
第三節 軟硬實力的獨立性和矛盾性
第三章 軟實力的資源基礎
第一節 國家軟實力的資源基礎
1.資源的構成
2.資源的作用
第二節 區域軟實力的資源基礎
1.公共管理
2.人口素質
3.區域文化
4.人居環境
第三節 企業軟實力的資源基礎
1.企業文化
2.組織與制度
3.全員素質
4.品牌與服務
5.社會責任
6.創新能力
7.發展戰略
第四章 國家軟實力的實踐
第一節 中國軟實力的實踐
1.“友好威脅性”國際調查
2.文化
3.政治價值觀
4.制度
5.外交政策
6.國民素質和形象
第二節 美國軟實力的實踐
1.“友好威脅性”國際調查
2.文化
3.政治價值觀與國內政策
4.制度
5.外交政策
6.國民素質和形象
第三節 歐洲軟實力的實踐
1.文化
2.政治價值觀與國內政策
3.外交政策
第四節 印度軟實力的實踐
1.文化
2.政治價值觀
3.制度
4.外交政策
第五節 俄羅斯軟實力的實踐
1.文化
2.政治價值觀
3.制度
4.外交政策
第六節 日本軟實力的實踐
1.文化
2.外交政策
3.國民素質和形象
第七節 國家軟實力發展的可選途徑
1.以切實的行動踐行政治價值觀
2.提升建構國際制度的能力,維護國際制度的合法性權威
3.提升依靠國際法的能力,以協商、對話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4.積極推動公共外交和民間交往
5.立足本國國情,汲取國際經驗,完善本國制度
6.理順文化體制,建立和完善以市場為主導的文化生產體系
7.大力發展教育,提升教育質量
8.充分利用世界性活動展示本國的歷史、文化、思想和善意
9.發展本國非政府組織,提升本國非政府組織的國際話語權
10.推動本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傳播
第五章 區域軟實力的實踐
第一節 國內區域軟實力的實踐
1.北京軟實力的實踐
2.上海軟實力的實踐
3.重慶軟實力的實踐
4.浙江軟實力的實踐
5.廣東軟實力的實踐
6.河南軟實力的實踐
7.貴州軟實力的實踐
第二節 區域軟實力的建設途徑
1.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
2.自覺建設文化,重塑文化特質
3.發展傳媒產業
4.文化體制改革與創新
5.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6.改善人居環境
第六章 企業軟實力的實踐
第一節 世界優秀企業軟實力的實踐
第二節 中國企業軟實力的實踐
第三節 企業軟實力的建設途徑
1.根據企業發展戰略和運作特徵,構建適當的企業文化
2.企業文化建設應充分重視領導者的帶頭示範作用
3.小企業在內部軟實力建設上應重視培育親和力
4.大中型企業在內部軟實力建設上應重視文化、組織與制度
5.制度建設需要文化作為支撐
6.中小企業在慈善責任履行上應堅持戰略集中原則
7.塑造企業的品牌形象
文摘
20世紀末,美國著名國際問題專家約瑟夫·奈的“軟實力”概念一經提出,就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產生了重要的國際影響。究其根源,就是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在不同國家的綜合國力競爭中,硬實力的地位相對削弱,軟實力的地位不斷上升。與此同時,軟實力討論的對象,也逐漸從國家層面,向下延伸到區域和企業層面,這就進一步擴大了軟實力的適用範圍和空間。雖然人們都在談論軟實力,但對於軟實力的具體含義,不同人的理解卻各不相同,甚至大相逕庭。在此,我們從便於釐清和分析問題的角度出發,在梳理和羅列國內外不同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自己對軟實力的理解,以便於以後各章的討論。
第一節軟實力概念的提出
1.約瑟夫·奈的定義
1990年,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約瑟夫·奈在美國著名雜誌《外交政策》上發表“Soft Power”一文,宣告了“軟實力”(或譯“軟力量”、“軟權力”)概念的誕生。
在國際政治中,擁有“實力”就意味著擁有向對象施加影響、使對象按照某種方式行動的能力,倘若沒有受到這種影響,對象就不會按照這種方式行動。而在此文中,奈首次將國家的綜合實力劃分為“硬實力”與“軟實力”兩個方面,與硬實力——命令或收買其他國家按照其意志行動的能力——不同,軟實力是指“一個國家構築一種情勢的能力,藉助於這種情勢,這個國家使其他國家以與其傾向和利益相一致的方式來發展本國的傾向,界定本國的利益。”
隨後這些年,奈接連發表、出版了一系列的文章和著作,對軟實力的概念作出了進一步的解釋和說明。
在1999年發表的“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一文中,他這樣定義軟實力:
軟實力是一國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吸引力,是通過吸引而非強制的方式達到期望的結果的能力。它通過讓他人信服地追隨你,或讓他人遵循某種將會促其採取你所期望的行為的規範和制度來發揮作用。軟實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信息的說服力。如果一個國家可以使他的立場在其他人眼裡具有吸引力,或者一個國家強化那種鼓勵其他國家以尋求共存的方式來界定他們的利益的國際制度,那么他就無須擴展那些傳統的經濟實力或者軍事實力。
在2002年發表的《為何再不能單純依賴軍事力量》一文中,他認為軟實力就是“getting people to want what you want。”人們通常將這句話翻譯為“讓別人也想要你所想要”的能力,但是我們認為,將這句話意譯為“讓別人想要你想要他要的東西”的能力更為妥當。如果只是同化他人的需要,而不對客體的性質加以區分,那么,可能由於滿足共同需要的事物具有稀缺性,反倒會強化主客體間的競爭,因而並不符合主體的利益。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西方社會生活方式的蔓延所導致的問題:由於西方國家民眾的生活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礎上,在面臨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的情況下,讓人口規模龐大的新興國家(如中國)的民眾都效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將會使全人類甚至整個地球都陷於災難之中。因此,能夠正確引導非西方國家以理性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對待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方為可取之道。目前,許多擁有遠見卓識的人已經開始為此進行呼籲。例如,以《槍炮、病菌和鋼鐵》一書而聞名於世的美國教授賈雷德·戴蒙德在其新作《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中就明確指出了這一點。他認為:“如果中國和其他第三世界的國家,以及當前第一世界國家,都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地球必定無法承受。”其實,無論約瑟夫·奈的本意為何,只要他認識到那種簡單的同化並不一定符合主體的利益,他也會認同我們的詮釋。
在2006年發表的《軟實力的再思考》一文中,奈將這一概念簡要地定義為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或者利誘的方式改變他方的行為,從而使己方得償所願的能力。
將軟實力和硬實力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剖析是清晰界定軟實力的必要環節。
在約瑟夫·奈看來,一國的所有行為類型(或者說能力類型)構成一個連續譜,譜線的左端是命令(能力),右端是同化(能力),從左到右,行為的強制性逐漸軟化。其中,脅迫(能力)和誘導(能力)屬於命令性行為方式——改變對方所作所為的行動(能力),而議程設定(能力)和吸引(能力)屬於同化性行為方式(能力)——塑造對方期望的行動(能力)。所謂“設定議程”,是指控制別國政治議程以使其目標變得不切實際,從而促使其撤銷計畫的行動。一國對國際制度和規則的決定力及影響力也屬於這種能力。不過,約瑟夫·奈對軟實力的討論偏向於吸引力,而對於議程設定能力的強調缺乏一貫性——這使他招致了一些學者的批評。例如,南加州大學安那伯格傳播學院院長、曾先後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和美國新聞署(U.S.Inforanatiorl Agency)高級職員的Ernest J.Wilson III就指出,當前圍繞硬實力和軟實力的討論未將制定國際政治遊戲規則的實力涵納其中,這是非常令人奇怪的。——這其中的原因顯而易見:議程設定多少還是具有強制性的。如果說所謂“軟實力”就是指吸引力,那么這樣的“軟實力”概念已經走到了上面譜線的最右端,“軟”性十足。
約瑟夫·奈指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是建立在多種資源(或者說載體)的基礎上的。他在2004年出版的《軟力量:世界政壇成功之道》以及2006年發表的《軟實力的再思考》一文中指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主要來自三種資源:“文化(在能對他國產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政治價值觀(當這個國家在國內外努力實踐這些價值觀時)及外交政策(當政策需被認為合法且具有道德威信時)。”與這一時期的觀點相比照,在以往時期,約瑟夫·奈還強調國際機制的作用,認為塑造國際規則和決定政治議題的能力也是一種軟實力。
2007年,美國的國際政治理論界以奈的工作為基礎,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英明實力”或“巧實力”(smart power)。奈表示,“英明實力就是將硬實力和軟實力結合起來構築為成功的戰略的能力”,而根據Ernest J.Wilson III寫作的《硬實力、軟實力和英明實力》(“Hard Power,SoftPower,SmartPower”)一文,這一新概念更為明確的定義是:
一個行為體將硬實力要素和軟實力要素結合起來,使兩方面相得益彰,從而使行為體的目標得以有效而且高效率推進的能力。
在這個英明實力概念的基礎上,美國理論界成立了一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巧實力委員會”(CSIS Smart Power Commission),由約瑟夫·奈和曾擔任布希政府副國務卿、後任職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也即CSIS))的Riehard Armitage共同領導。奈在這個組織中的存在,一方面可以解釋為他對“smartpower”這個觀念的接受,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釋為“smartpower”觀念體系對於軟實力概念的依賴性。2007年,由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國會議員、前任大使、退休的軍官以及非盈利組織領導人參加的研討會得出的結論之一是,“美國需要重新認識如何做一個‘英明的強國’”(同樣對應於smart power,但是我們認為,在這裡,該詞組作此解更為妥當)。這大概可以算是政學兩界對於“hard power”、“soft power”和“smart power”體系的接納。
2.西方學者的反應
軟實力概念的提出引起國際政治學界的廣泛關注,人們紛紛提出各自的理解:有人對概念本身持有疑問;有人對軟實力的功用持懷疑態度,認為它並不像所描述的那樣重要,例如,美國專欄作家卡爾·托馬斯(Cal Thomas)就認為,“說美國的言行能減少我們敵人的威脅性,這純屬虛構”;有人對這一概念持肯定的態度,同意這類實力在新時代和新形勢下的重要意義,並在原有基礎上加以拓展和深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第三類反應占據主流地位。當然,認識到軟實力概念的重要意義的人,在對於軟實力的本質內容的看法上也還是立意不一,或者各有側重,從而存在分歧。
西方行為主義政治學代表羅伯特·達爾將軟實力提升到道德地位,認為軟實力是影響力的形式之一,在影響力的多種形式中,理性說服比強制可取,因為它具有獨一無二的道德地位。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軟實力確實占據道義制高點,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理性說服永遠比強制要好。因為理性說服很難在短時間內奏效,而大多數時候人們都面臨時間的限制,要在短期內取得期望的效果。所以,認為任何情況下理性說服都要比強制可取的觀點對現實的複雜性缺乏充分的考慮。
序言
那么,“軟實力”到底為何物?按照約瑟夫·奈的說法.一般地講,軟實力就是“通過吸引而非強制或利誘來達到目標的能力”,或者“讓他人想要你希望他要的東西的能力”——後一種定義比較拗口,但不失為一個有益的補充,對於有耐心的讀者而言,它可能更切中要害。對照而言,“硬實力”也就是通過強制或利誘來達到目標的能力了。在國家層面上,軟實力主要寓於政治價值觀、制度、文化、外交和國民素質之中;在區域層面上,軟實力主要寓於公共管理、區域文化、人口素質和宜居環境之中;在商業領域,軟實力主要寓於組織與制度、企業文化、品牌與服務、全員素質和社會責任之中;而在個人層次上,軟實力則主要寓於性格、涵養、品德和志趣之中。
面對前文所描述的那種場景,人們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一種疑問:所謂“區域軟實力”、“城市軟實力”、“企業軟實力”……有多少現實意義?對於當下的區域、城市、企業而言,“軟實力”真有那么重要嗎?會不會僅僅是理論界和實踐者為了表現自己的時尚、前衛而故作姿態,但實際上遵循另一套邏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