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詞作者是日本博物學家鳥山啟(1837—1914),1893年他的《軍艦》一歌被收錄入日本國小教材《國小校唱歌》。原曲作者為山田源一郎,是三拍子的歌曲。當今的曲譜作於1897年(重新譜曲),是二拍子、大調
音階 的《軍艦之歌》,作者是橫須賀海軍樂隊兵曹長瀨戶口藤吉(Toukichi Setoguchi,1868—1941,後來成為日本海軍軍樂隊長)。
1900年,此曲又作了較大修改,在中段加入了東儀秀芳作於1880年的海軍儀式歌《海ゆかば》(《海行》,歌詞為《萬葉集》里的古文,與信時潔 1937年的同名作品旋律不同)作為副歌,成為今日的《軍艦行進曲》。今天這首歌的旋律是日本
岩手縣 立盛岡第一高等學校的校歌。
當初為降B大調,但由於太過高音難以唱出所以編成G大調,而在
大正 時代末期再改訂為F大調,即如今的版本。
在海軍修訂演奏的同時,
陸軍 仍長時間使用由海軍提供的舊樂譜,即使同時期但海軍與陸軍的演奏錄音亦有所差異。同時,由於有不少樂譜是出自
昭和 初期開始流行電器錄音的時民間軍樂團,因此依然使用舊樂譜的演奏亦不少。
由於Polydor唱片、海軍省有所變遷以及後來海軍省的廢止令本曲著作權消失。
今日為
日本海上自衛隊 的指定禮儀曲通達,基於以下場合成為制定的演奏事項:
1、觀閱式中觀閱進行的場合;
2、自衛艦旗授與式中乘組員登艦的場合;
3、自衛艦命名式中下水的場合;
4、其他被認為必要的場合。
日本海上自衛隊 歌曲歌詞 ◇作詞:鳥山 啟
◇作曲:瀨戶口藤吉(詞、曲著作權已消失)
日語原文 1.上段:守るも攻めるも黒鉄(くろがね)の
浮かべる城ぞ頼みなる
浮かべるその城日の本の
皇國(みくに)の四方(よも)を守るべし
真鉄(まがね)のその艦(ふね)日の本に
仇なす國を攻めよかし
2.中段:海行かば
水漬(みづ)く屍(かばね)
山行かば
草生(くさむ)す屍
大君(おおきみ)の
辺(へ)にこそ
死なめ
長閒(のど)には
死なじ
3.下段:石炭(いわき)の煙は大洋(わだつみ)の
竜(たつ)かとばかり靡(なび)くなり
弾撃つ響きは雷(いかづち)の
聲かとばかり響(どよ)むなり
萬里の波濤(はとう)を乗り越えて
皇國(みくに)の光輝かせ
註:1.曾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改作;
2.有時加上“海行かば” 的歌詞演唱。
日語羅馬音 ma mo ru mo se me ru mo ku ro ga ne no u ka be ru shi ro zo ta no mi na ru u ka be ru so no shi ro hi no mo to no mi ku ni no yo mo o ma mo ru be shi ma ga ne no so no fu ne hi no mo to ni a da na su ku ni o se me yo ka shi
i wa ki no ke mu ri wa wa da tsu mi no ta tsu ka to ba ka ri na bi ku na ri ta ma u tsu hi bi ki wa i ka dzu chi no ko e ka to ba ka ri do yo mu na ri ban ri no ha tō o no ri ko e te mi ku ni no hi ka ri ka ga ya ka se
中文譯文 1.上段:
2.中段:
3.下段:
版本2
公眾事件 在台灣與東南亞中本曲的知名度不低,有時在廣告中作為背景音樂使用。在中國大陸等在公共場所演唱該曲會與其他日本軍歌同樣,成為被指責的對象,不過當地有收錄本曲的CD售賣。但是,在被沒有戰爭經驗的人士所認識,例如2005年6月在廣州的中海康城小區幼稚園每天早晨播放本曲的事被公開報導。
2005年,廣州中海康城小區幼稚園每天早上播放日本海軍軍歌《軍艦進行曲》被媒體曝光。事後,中海康城幼稚園公開道歉,相關責任人受到天河區教育局處理。
2014年7月11日下午,閘北區教育局關注到網上反映民辦上海市震旦外國語幼稚園曾在今年6月27日幼兒畢業典禮上使用《軍艦進行曲》作為背景音樂的事件,並於第一時間進行了核實,情況基本屬實。區教育局立即責成上海市震旦外國語幼稚園董事會作出深刻檢查,向社會公開致歉,並對幼稚園園長及相關教師作出嚴肅處理。據悉,幼稚園董事會已對相關責任人作出了停職檢查的決定。
在
中國國民黨 111年周年(2005年)黨慶頒發獎狀時,錯誤將本曲當作為背景音樂播放。
趣聞 《軍艦進行曲》在今日不常被使用,但在戰後長時間成為彈珠機店特定的背景音樂。在日本動畫《烏龍派出所》中每當主角-不良警官兩津勘吉翹班跑去打彈珠機時均用本曲做為背景音樂。
在1969年日本彩色電影《啊!海軍》中作為片頭音樂、畢業生離校時奏樂。
1983年(
昭和 58年)時日本首相
中曾根康弘 訪美之際,中曾根因在原日本帝國海軍以
少佐 出身而被美國海軍軍樂隊演奏本曲以作歡迎。
岩手縣 立盛岡第一高等學校的校歌,其旋律與進行曲“軍艦”相同。在舊制盛岡中學校時代,同校為宮澤賢治與石川啄木等文化人及
米內光政 與及川古志郎等海軍軍人輩出,在昭和43年(1968年)日本第50回全國高校野球選手權大會中擊敗了德島縣代表鴨島商業高等學校,因而阪神甲子園球場播放了《軍艦進行曲》。實際上,雖然旋律相同,但該校歌的節奏比較慢,而其長時間口傳的旋律亦多少有點變化,所以與軍艦行進曲確有點分別。
在日本卡通片《哆啦A夢的てんとう蟲コミックス》中14巻‘遙控大海戰’中使用了第2節(遙控著戰艦大和登場並唱著軍艦行進曲前進)。
軍艦進行曲之碑,位於日本
神奈川縣 橫須賀 市三笠公園中的“三笠”號紀念艦中有市民團體於1996年(平成8年)建立了“軍艦進行曲之碑”。而在碑的正面是旋律,背面則為歌詞。在記念碑正修建之際,已獲得了市長的設定許可書,但橫須賀市公園管理課有一位負責職員以歌詞內容為“好戰的”理由表示難色,在記念碑揭幕儀式之際,有職員獨斷,將並不觸目的歌詞部分用黑色乙烯樹脂隱藏。其後歌詞部分再被不明人士塗上混凝土。最後出現有志者將歌碑修復,令記載的歌詞重現。
軍艦進行曲之碑 日本高畑勛卡通 《螢火蟲之墓 》敘述1945年(昭和20年 ) 日本即將戰敗,男主角對妹妹敘述小時候曾看過聯合艦隊閱兵的回想時的背景音樂及部分歌詞即為《軍艦進行曲》。
慕尼黑軍校歌 自2002年起,網路上開始流傳一種說法,即《軍艦進行曲》為日本海軍借用《慕尼黑軍校校歌》的曲調,重新填詞而成。這種說法被提出後,陸續有一些原本素不相識的軍事愛好者,在論壇上表示肯定這種說法,一時使得《軍艦進行曲》的來源變得撲朔迷離。
時間跨入近代後,東方文明接觸西洋音樂,因東西方音樂制式存在極大不同(宮商角徵羽vs哆來咪發唆),因而在19世紀~20世紀初的一段時間,東方國家缺少能創作西洋音樂的作曲家,尤其在軍隊領域,常常借用西方進行曲,充作自己的軍歌(如《兩隻老虎》)。這一事實的存在,使得“《軍艦進行曲》借鑑《慕尼黑軍校校歌》”的說法在理論背景上看似是合理的。
但經過細心的愛好者考據考證,已經證偽了這一說法。
首先是對所謂的“德國慕尼黑軍校”的考證。無論在原德國,或是冷戰後的西德,都不存在一個叫“慕尼黑軍校”的學校。一般認為最近似於“德國慕尼黑軍校”的學校,是今天的“慕尼黑工程兵學校及陸軍建築技術專科學校”,校址在德國慕尼黑。但是,該校現校歌以及歷史上曾使用過的校歌,曲調都與《軍艦進行曲》毫無關聯。
其次,音樂愛好者找到了根本性的、極其有力的證據——謬誤的原出處。香港新星唱片公司,一家不算太知名的唱片公司,1995年發行了一盤音樂磁帶:“《發燒音效——效果音樂》”。該磁帶選用了《軍艦進行曲》,但可能是為了在大陸銷售的緣故,將其名字錯誤地寫為《
慕尼黑 軍校校歌》,並為本曲配上了坦克轟鳴聲和履帶碾壓的咔嚓聲等等特效。2000年,新星唱片公司又將該音樂專輯轉錄成光碟CD再次出版,《軍艦進行曲》的名字依然錯誤地寫為《
慕尼黑 軍校校歌》。以上兩套音樂專輯均曾在中國大陸銷售,這就是為什麼網路上會有若干素不相識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網友,一齊指認“《軍艦進行曲》就是《慕尼黑軍校校歌》”。
從音樂的角度分析,《軍艦進行曲》雖然是典型的進行曲——節奏以及音準都符合西方軍樂的標準,但從曲調風格來品味,它還是具有濃郁的日式風格,且與江戶時代以來的日本音樂有音樂的關聯。
由於軍史愛好者往往在音樂素養方面不是太高,因此在軍歌領域,類似這種事情,張冠李戴的也不少,比如 “the mass” “蘇維埃進行曲”。
出版物 CD 《永久保存盤 軍艦マーチのすべて》(キングレコード、1998/04/24發售)
樂譜 1.《軍艦進行曲》吹奏樂版(三戶知章・瀨戶口晃 編曲)(共同音樂出版社、絕版)
2.《軍艦進行曲》吹奏樂版(和田直也 編曲)([美國]TRN 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