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軍形篇(軍形篇)

孫子兵法·軍形篇

軍形篇一般指本詞條

《孫子兵法·軍形篇》是春秋時期兵法家孫武創作的一篇散文。講的是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孫子兵法·軍形篇
  • 創作年代:春秋時期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孫武
  • 作品出處:《孫子兵法》
原文,譯文,注釋,作者簡介,

原文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孫子兵法·軍形篇

譯文

孫子說:從前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先創造條件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捕捉戰機攻勝敵人。做到不可戰勝,就會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敵人出現空隙,就乘機擊破它。因而,善於作戰的人,能夠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不一定使敵人被我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測,但不可強求。
若要不被敵人戰勝,必須先要作好防守工作;能戰勝敵人,就要進攻。採取防守,是因為條件不充分;進攻敵人,是因為時機成熟。所以善於防禦的人,隱蔽自己的軍隊如同深藏在地下;善於進攻的人,如同神兵自九天而降,攻敵措手不及。這樣,既保全了自己,又能獲得全面的勝利。
預見勝利不超過一般人的見識,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打敗敵人而普天下都說好,也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這就好像舉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見太陽、月亮不算眼明,聽見雷霆不算耳聰一樣。古代善於作戰的人,總是戰勝容易戰勝的敵人。因此,善於打仗的人打了勝仗,既沒有卓越過人的智慧,也沒有勇武顯赫的名聲。他們進行戰爭的勝利不會有差錯,之所以不會出現差錯,是因為他們作戰的措施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上,是戰勝了在氣勢上已失敗的敵人。善於作戰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進攻敵人的機會。因此,勝利之師是先具備必勝的條件然後再交戰,失敗之軍總是先同敵人交戰,然後期求從苦戰中僥倖取勝。善於用兵的人,必須修明政治,確保法制,就能夠主宰戰爭勝負的命運。
兵法上有五項原則: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度產生於土地的廣狹,土地幅員廣闊與否決定物資的多少,軍賦的多寡決定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的優劣。所以勝利之師如同以鎰對銖,是以強大的軍事實力攻擊弱小的敵人;而敗軍之師如同以銖對鎰,是以弱小的軍事實力對抗強大的敵方。高明的指揮員領兵作戰,就像在萬丈懸崖決開山澗的積水一樣,這就是軍事實力中的“形”。

注釋

先為不可勝:為,造成。先為不可勝,指首先造成一種不被敵軍戰勝的形勢。
待敵之可勝:指等待敵人有可能被我軍戰勝的機會。
在己:在於自己,引申為決定於自己。
在敵:在於敵人,引申為決定於敵人。
不能使敵之可勝:使,強使。不能使敵之可勝,這裡指不可能強使敵軍提供被被我軍戰勝的機會。
不可為:為,強求。不可為,不可以強求。
守則不足:兵力不足時應著重防守。
攻則有餘:指兵力充足有餘時才發起進攻。
藏於九地之下:九地,極深的地下。“九”是虛數,古人常把“九”表示數的極點。藏於九地之下,指把軍隊隱藏在很深很深的地下,使敵人莫測虛實。
動於九天之上:動,發動,這裡可引申為進攻。動於九天之上,軍隊進攻如同從天而降,既出其不意又勢不可擋。
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見,預見。見勝,預見到勝利。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為一般人所能預測到的勝利。
善之善:好而又好,最好的。
舉秋毫不為多力:秋毫,指能舉一件毫毛那樣極輕極細的事物。舉秋毫不為多力,指舉一件像毫毛那樣極輕極細的事物不能算是力量大。
明日:眼睛很亮。聰耳:耳朵聽覺很靈。
戰勝不忒:忒,可以譯為“差”或“差錯”。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勝兵,打勝戰的軍隊。先勝,這裡指事先取得必勝的形勢。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打勝戰的軍隊總是事先取得必勝的形勢而後才向敵國宣戰。
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打敗戰的軍隊是因為先打戰而後謀求勝利。
修道而保法:修明治道,嚴明法度。
為勝敗之政:政,主宰。這裡指成為支配用兵勝敗的主宰。
度:度量,這裡指土地幅員的大小。
以鎰稱銖:這裡比喻勝兵對敗兵的力量相差懸殊,勝兵的實力占有絕對優勢。
決積水於千仞之溪:仞,我國古代高度單位,一仞為七尺。溪,山洞。
形也:這裡的形是指由軍事實力而造成的形勢。

作者簡介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孫武大約活動於公元前六世紀末至前五世紀初,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員(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