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與方陣》是(英) 麥克·科爾 (Myke Cole)編著的圖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團與方陣
- 作者:(英) 麥克·科爾 (Myke Cole)
-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3月16日
- 定價:99.80 元
- ISBN:9787559445308
《軍團與方陣》是(英) 麥克·科爾 (Myke Cole)編著的圖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
《軍團與方陣》是(英) 麥克·科爾 (Myke Cole)編著的圖書,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1內容簡介自古巴比倫時代起,重步兵就統治著戰場。他們肩並肩站在一起,手持長矛與盾牌,儼然銅牆鐵壁。正是這種重步兵方陣,使希臘...
方陣是古代軍隊作戰時採用的一種隊形,是把軍隊在野外開闊地上排列成方形陣式。遠古方陣由前軍、中軍和後軍相互嵌套排列而成,方陣平面呈現“回”字形狀,反映出遠古觀念中的一種政治地理結構,來源於“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解釋 1.亦作"方陳"。2.方形之軍陣。古代陣法有方、圓、雁行、鉤行等多種。見《孫臏...
由於西班牙縱隊作戰思想的成功,不久法國也模仿組成了地區性的常備部隊。它起初稱為軍團,後又改為團,每個軍團由6 個大隊組成,每大隊1000人,其中包括600 名長矛兵,300 名火繩槍士兵,100 名戟兵。西班牙方陣的意義在於,它運用火器的強大威力和長槍兵左刺戰術將傳統冷兵器時代軍隊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而其強調的...
羅馬軍團為羅馬共和國及羅馬帝國時期的正規軍隊,以其高效的適應性及機動性徵服了地中海沿岸地區。馬略改革之前的羅馬軍團推行義務兵役制,武器裝備全靠自備,所以就憑財產多寡評定兵種。組成編制 羅馬佇列其基本單位為支隊,每個小隊構成一組。將它與希臘方陣混為一談是種極為普遍的誤解。步兵支隊戰術的出現,使戰鬥...
這種戰術克服了方陣運轉不靈的特點,不但可以在方陣不敢前進的地形上行軍,而且,在繞過障礙時,通常只需一兩個中隊縮小正面,而這在幾分鐘內即可恢復。軍團戰術在對馬其頓密集型方陣時取得了卓著成效。方陣一旦交戰,就必須投入全部兵力,而預備隊中沒有能在失利時投入戰鬥的生力軍。後來,凱撒在作戰中將軍團增加為四...
方陣歷史 在世界軍事史上我們也發現,不僅是中國,許多國家都依靠著多兵種組成密集的軍陣來提高軍隊的生存力、戰鬥力。古希臘城邦軍陣、馬其頓方陣,以及羅馬帝國時期的羅馬軍團,他們與秦軍都存在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在這些方陣中,最著名的當屬馬其頓方陣。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即位,立即著手仿效希臘人的制度,實行政治、...
方陣敗績 第二次馬其頓戰爭 看看羅馬人在第二次馬其頓戰爭中是怎么擊敗這種方陣的吧。羅馬軍團的戰術組織能一個人為最小單位行動——注意,他們的排列並不緊密,當羅馬人遇上距離最近的威脅的時候,比如側翼,他們能輕鬆而簡單的朝向任何方向的正面,只要轉個身就可以了;儘管亞歷山大的馬其頓密集方陣有其獨特的靈活性...
當然火藥時代的戰爭,步兵方陣也同樣配備了炮兵在中央,那么就要取決於炮兵的強弱了。重要實例 公元前338年,國王菲利浦二世率領的馬其頓軍團與由底比斯和雅典城邦組成的希臘聯軍展開了切羅尼埃 (Chaeronea) 戰役;在這場戰役中,馬其頓步兵方陣強大的功防能力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作為進攻方的馬其頓軍團擁有約3萬名富有...
營方陣,軍團作戰的一種行軍方式,拿破崙的發明,在耶拿戰役中用過。即以三個軍團平行排列,在運動中互相支援攻守兼備,若敵軍出現在左翼,則以左翼的一個軍團為正面,中央和右翼的兩個軍團迅速左翼軍團兩翼調動,以迂迴包抄敵軍側翼;若敵軍在右翼出現,則照上述情形以右翼為正面,若在中央出現。則兩翼迂迴,中央鉗制...
以下又是李維的記載:當保盧斯命令各支隊化整為零楔入那些小型空洞後,他又親率兩個軍團中的一個沖入馬其頓傭兵與方陣之間的大缺口中。這樣就切斷了敵軍陣線,他背對傭兵面向重裝步兵方陣。同時,阿爾比拉斯也率領第二個軍團向輕裝步兵方陣攻擊。戰象和聯軍的騎兵就趨前攻擊已經孤立的馬其頓傭兵;但卻未獲成功,接著...
所以馬其頓左翼已經上前了;而中央部分尚在與羅馬的兩個主力軍團交戰,當然就落後了。當保盧斯命令各支隊化整為零楔入那些小型空洞後,他又親率兩個軍團中的一個沖入馬其頓傭兵與方陣之間的大缺口中。這樣就切斷了敵軍陣線,他背對傭兵面向重裝步兵方陣。同時,阿爾比拉斯也率領第二個軍團向輕裝步兵方陣攻擊。戰象和...
舊德國陸軍編制則源自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而文藝復興時期方陣步兵編制則參考了古羅馬共和國末期凱撒軍團方陣步兵編制,由兩個百人隊(排,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的邊長)組成分隊(連),三個分隊組成大隊(營,同時也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方陣),五個大隊組成軍團(團),一個羅馬人軍團和一個盟邦人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