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裝備維修技術(軍事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軍事裝備維修技術是軍事裝備維修保障的方法、工藝、技能和手段的統稱,是軍事技術的組成部分,是增強裝備維修能力、遂行軍事任務和提高保障效能的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裝備維修技術
  • 所屬類型:軍事術語
  • 來源出處:中國大百科全書
軍事裝備維修技術研究的基本問題主要包括:軍事裝備維修技術的地位與作用、主要特徵及分類等。①是保障軍事裝備遂行軍事任務的重要支撐。維修技術是構成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的基本要素。沒有維修技術的支撐,就不可能有裝備維修保障活動,更不可能完成維修保障任務。高水平的維修技術,可以使維修保障成為裝備遂行各種任務的“倍增器”。20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美軍採用先進的維修技術,使飛機、艦船、坦克等裝備達到了很高的完好率、出動率,有效保障了38天空襲和4天地面作戰任務的遂行。②是促進部隊戰鬥力成長的重要因素。裝備服役部隊後,其戰鬥力的形成、保持和提高都與維修技術密切相關。良好的維修技術,使裝備隨時處於可用狀態,為部隊形成戰鬥力提供物質基礎;精湛的修理技術和充足的器材供應,使裝備技術狀態形成梯次銜接、持續可用的良好格局,為部隊持續保持戰鬥力提供有力保障;利用先進維修技術對裝備進行改進,可雅拔己以局部改善裝備性能,滿足戰備訓練需要,為提高部隊的戰鬥力創造條件。③是實現裝備維修保障現代化墊燥催的重要基礎。維修技術是裝備維修保障水平的重要標誌。裝備維修保障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維修保障專業手段的技術含量,是衡量裝備維修保障能力的重要尺度。裝備維修保障現代化的基礎在於維修技術的現代化。維修技術的進步和創新,不僅帶動裝備維修保障專業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和維修保障手段的改進,而且促進裝備維修保障管理和保障方式的變革,從而加快裝備維修保障現代化的進程。④是提高裝備全壽命使用效能的重要保證。裝備維修技術影響著裝備全壽命期的使用效能。從裝備的設計製造開始,維修性、保障性、可靠性等與維修保槳陵凶遙障有關的技術特徵,直接影響著裝備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修理效能;裝備服役期間,維修保障條件和技術水平關係到裝備的使用安全、使用效率及使用壽命,即使是退役報廢的裝備,維修技術也能使裝備資源得到再製造、再利用。①套用性和保障性。軍事裝備維修技術是一門套用技術。既有軍事技術成果的直接套用,也有民用技術成果的轉化套用,還有科學成果的開發套用。同一維修技術可由不同基礎技術綜合套用而成;同一基礎技術在不同裝備領域中的套用可形成多種維修技術。裝備維修技術直接服務于軍事裝備維修保障活動,實現對裝備遂行各種軍事任務的維修保障。套用性與保障性決定了裝備維修技術具有軍事屬性和實踐特性。②多樣性和綜合性。軍事裝備維修技術涉及裝備總體和各類系統及配套設備的專業知識,具有專業門類多、知識密集的特徵。一方面,維修技術套用的對象有裝甲、艦船、飛機、飛彈等多類裝備;另一方面,涉及機械、電子、電氣、光學、自雅燥循動控制等多種專業。既涉及裝備的技術性能、結構、原理等方面的知識,又涉及檢查、檢測、計量、試驗、化驗、維護、修理、貯存、保管、延壽等方面的知識。因此,裝備維修技術不僅包括各種物化形式旋祝嚷的工具、設備、手段,還包括相應的經驗、技能和知識,是綜合性很強的複雜技術。③適用性和可靠性。裝備維修技術具有特定的適用對象,針對性很強。落後的維修技術是不可能對先進裝備進行有效維修保障的;同樣,超越現實需要的技術也難以解決維修保障中的現實問題。採用適用的技術,與維修保障對象相適應是維修技術適應性的基本特徵。維修保障的主要任務是恢復、保持和改善裝備的固有可靠性。軍事裝備是戰爭的工具,這就決定了維修保障必須保證有可靠的質量,採用的維修技術應成熟有效,有很高的可靠性。④動態性和創新性。維修技術套用的對象是不斷更新的裝備;同一裝備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轎雄滲局,其戰術技術性能尤其是可靠性等指標也在發生變化。根據這些變化和裝備不同的使用環境、不同的使用任務及不同的故障現象,維修保障應採取不同的技術措施,維修技術也隨之不斷地棄舊漿籃納新或梯次更新,呈現出動態性的特徵。這種變化也要求維修技術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善於創新,不斷採用新方法、新工藝、新設備,以解決新問題。只有不斷創新,維修技術才能保持活力,適應變化。軍事裝備維修技術可以按維修保障活動和維修保障對象劃分。按維修保障活動的性質可分為裝備維護技術、裝備狀態監控技術、裝備檢測技術、裝備故障診斷技術、裝備修復技術、裝備表面工程技術、戰場搶救搶修技術、裝備延壽技術、裝備再製造技術、退役報廢裝備處理技術、裝備維修保障管理技術和裝備維修保障信息化技術等。這些技術是共性的維修技術。按維修保障對象的種類可分為軍械裝備維修技術、裝甲裝備維修技術、車輛裝備維修技術、工程裝備維修技術、防化裝備維修技術、艦船裝備維修技術、航空裝備維修技術、飛彈裝備維修技術、核武器維修技術、航天裝備維修技術、電子信息裝備維修技術,以及後勤裝備維修技術等。維護又稱保養,是使裝備保持規定狀態所採取的措施,如潤滑、加油、緊固、調整、清潔和除銹等。目的是保持裝備正常使用狀態,以及防腐蝕、防霉爛、防老化,減少裝備的過早損壞,延長使用或貯存壽命。維護技術包含進行這些活動的方法、工藝和手段。對於大型、複雜裝備的維護,常常需要一些專門技能和各種機械或機電一體化的設備。狀態監控是對裝備工作過程中的工作狀態所進行的觀察、測量和確定採取何種對策的過程,是預防性維修的一種工作類型。連續或定期對裝備進行監控,可以發現故障或故障徵兆,甚至預測故障,使維修保障工作更加主動。狀態監控技術按照監控對象分為壓力監控技術、溫度監控技術、電流監控技術、電壓監控技術、功率監控技術、頻率監控技術、振動監控技術和油液監控技術等。檢測是為判定裝備技術狀況所進行的檢查、測量和試驗等作業。目的是發現裝備故障,以便及時排除。檢測可採用機內測試設備自動完成並通過各種顯示裝置進行報警,也可採用外部測試設備自動完成或靠人工操作來完成;可以線上檢測也可離線檢測;可以動態檢測也可靜態檢測等。現代檢測技術主要包括機內檢測技術、外部檢測技術、人工檢測技術、線上檢測技術、離線檢測技術、動態檢測技術、靜態檢測技術和無損檢測技術等。按檢測採用的激勵或能源,還可分為微波檢測技術、超音波檢測技術、磁檢測技術、紅外檢測技術和聲檢測技術等。診斷是包含檢測、隔離和分析故障的過程。目的是排除與故障無關的因素,確定故障部位和修理範圍。對有的重要裝備還有故障預測的功能。許多機內或外部測試設備能同時完成檢測和隔離故障任務,某些故障還要有專門的故障診斷設備或靠人工來隔離。現代裝備故障診斷技術主要包括故障機理分析技術、人工智慧故障診斷技術、基於信息融合的故障診斷技術、雷射全息圖像診斷技術和遠程診斷技術等。修復是使裝備恢復到規定技術狀態所進行的活動。又稱修理。最基本的修複方法是換件修理和原件修復。其中原件修復有機械方法、化學和電化學方法、電磁方法等。隨著新能源、新材料的發展,修複方法、工藝和設備的發展層出不窮。隨著計算機的廣泛套用,軟體維護技術(又稱軟體修復技術)正在成為重要的修復技術。戰場搶修是在戰場上採用應急手段和方法使損壞裝備迅速恢復必要功能所進行的突擊性修理。搶修採用的技術與平時正常修理時採用的技術有所不同,主要是臨時性、應急性的快速損傷診斷、評估與修復技術。戰場損傷評估是搶修的前提和關鍵,損傷評估技術綜合套用損傷模式及影響分析、應急診斷技術、計算機和智慧型化技術等。損傷修復技術包括重構、旁路、替換、拆拼修理,以及損傷件的粘接、修補、堵塞等技術。搶救技術包括脫陷與轉運等措施,目的是使裝備恢復戰鬥力或運送到隱蔽地、修理點。軍事裝備維修技術還有許多共用技術,如裝備表面工程技術、裝備延壽技術、裝備再製造技術、退役報廢裝備處理技術、裝備維修保障管理技術及裝備維修保障信息化技術等。其中裝備延壽技術用於延長裝備壽命的維修保障,確定現役裝備剩餘的使用或貯存壽命。退役報廢裝備處理技術用於退役報廢裝備的技術保障,是裝備全壽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特別是對彈藥,核、化學、生物武器和核設備的處理技術難度大,安全問題突出,其方法、工藝和技術手段都有嚴格的要求。裝備再製造技術是裝備及其零部件報廢處理的一種特殊的裝備維修技術,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裝備表面工程技術在裝備維護、修復及生產中都得到廣泛套用。裝備維修保障管理技術與裝備維修保障信息化技術相結合實現裝備維修的科學管理,對各種裝備維修保障活動進行有效的計畫、組織、控制、協調和監督,提高裝備維修保障管理和作業效率。軍事裝備維修保障具有悠久的歷史,維修技術經過古代裝備維修技術、近代裝備維修技術和現代裝備維修技術幾個發展階段,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工程技術。數千年前,在出現刀、矛、箭、弓、弩等冷兵器及運輸糧草的車、船的同時,也就有了修復這些冷兵器及運輸工具的簡單維修工具和方法,這是最原始的裝備維修技術。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有關典籍中就有記載維護修理弓矢器械的內容。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秦軍使用的弩機製作十分標準,其部件可以互換,在戰場上秦軍士兵可以把損壞的弩機中完好的部件重新拼裝使用。隨著兵器和技術的發展,維修技術手段也不斷發展,出現掌握維修技術的專職人員和機構。明代鄭和下西洋的艦隊中就配有“馬船”,負責運送部分官員、技術人員和軍需物資、武器、修船設備等,是最早的包含船舶修理的綜合保障船。公元前1000多年的亞述,國王在軍隊中建立了修理弓箭和兩輪馬車的部隊。公元前5世紀,希臘設有軍械庫,負責製造、修理和保管兵器。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18~前201年)期間,羅馬軍團中配有鐵匠,負責製造和修理兵器。隨著火藥從中國引入歐洲並用於軍事之後,一些國家先後設立了主管火器製造和維修的專業機構。這一時期,維修技術以手工作業為主,工具、設備簡單,所進行的工作主要是裝備損壞後的修理,維修技術基本上是一種技藝或技能。伴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軍事裝備維修保障逐步使用熱力、電力驅動的機器設備,維修保障手段開始邁向機械化,維修保障方法、工藝出現了大的飛躍。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火炮大量用於戰場,同時出現了坦克、裝甲車輛和飛機,汽車也大量為軍隊服務,使裝備維修保障任務日益繁重,許多國家為此開始建立專門的維修保障機構,推動了維修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部隊機械化、摩托化程度迅速提高,火炮、坦克、裝甲車輛,以及飛機、艦船等都大量裝備使用。因損壞及被擊傷的裝備數量很大,使部隊戰鬥力銳減,迅速修復損壞裝備、恢復軍隊的戰鬥力成了各國軍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為此,各參戰國的軍隊都建立了有相當規模和能力的裝備維修保障機構,具有維修艦艇、飛機、坦克、火炮、車輛等大型裝備的比較完整的技術手段,維修技術特別是戰場搶修技術在實踐中有了很大發展。這個時期,軍事裝備維修技術是建立在事後修理和定期預防性維修基礎上的,修理方法以原件修復為主,而修復技術主要是機械加工。隨著戰後軍事裝備維修技術手冊、指南和論著大量出版,標誌著軍事裝備維修技術初步形成具有自身體系的工程技術學科。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出現了許多大型複雜的新技術裝備――現代武器系統和電子信息系統。傳統的定期維修方式和以機械修理為主的維修技術已難以完成這些裝備的維修任務。特別是電子系統、設備及其他複雜裝備,確定其狀態(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檢測和隔離故障、分析故障影響並作出相應決策,成為維修保障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同時,這些裝備的故障複雜,很難用傳統的定期維修來預防。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形成了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CM)的現代維修理論,提出並強調視情維修方式。這種維修方式的關鍵是對裝備狀態進行監控、檢測。於是,在採用計算機、感測器、故障分析等多種技術的基礎上,裝備測試技術作為維修技術的主要內容得以發展。其中機內測試(BIT)、裝備綜合診斷、測試匯流排技術等發展迅速。修復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粘接、噴塗、刷鍍等表面工程技術在維修中的套用。除傳統的機械裝備維修技術外,電子裝備,飛彈裝備,核、化學、生物武器裝備,航空裝備,航天裝備等專用維修技術和手段,軟體及軟體密集型裝備維修技術,特別是各種車載、機載維修設備陸續開發並投入使用。維修技術已發展成與現代軍事裝備技術相適應的水平,並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維修保障是隨著軍隊的發展壯大和裝備的發展而逐步發展的。紅軍時期,建立了修械所和兵工廠,有紅爐、鐵砧、銼刀等簡單工具,修理槍械,製作大刀、梭鏢等,使用車床、發電機、鼓風機等設備為紅軍修理了許多槍枝和迫擊炮,並製造彈藥。抗日戰爭時期,招募技術工人,開辦修械所和炸彈(當時對地雷和手榴彈的統稱)廠,解決了迫切的槍械修理問題和地雷、手榴彈的製造問題。當時的修械所大多數規模較小,設備比較簡陋,缺乏兵工專門人才,使用銼刀、鉗子、榔頭等簡單工具,搶修槍械和生產彈藥。此後,修、造合一的兵工廠有了較多的機器設備,主要用於備件和彈藥生產,裝備維修仍以手工作業為主。解放戰爭時期,重型武器大量增加,為適應戰爭的需要,加強裝備修理機構的建設,開始掌握修理大型裝備的技術,修復繳獲的各種火炮、汽車、坦克和飛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形成總部、軍種、兵種和軍區、軍以下部隊等組成的裝備維修保障管理體制和修理機構、倉儲機構、專業訓練機構等組成的裝備維修保障體系,制定裝備維修技術標準,改進裝備維修技術手段,建立有關裝備維修保障的院校、研究所,使裝備維修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從20世紀50年代起,隨著海軍、空軍和炮兵、裝甲兵、通信兵等軍種、兵種的發展,艦船、飛機、火炮、雷達、裝甲車輛、通信裝備等的專用維修技術迅速發展,形成較強的維修保障能力。各級、各類修理機構配置有各種機械設備和保障車輛等技術手段,初步實現維修保障作業由手工向機械化轉變。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維修理論和技術,大力研究和推廣裝備狀態監控技術、故障診斷技術、計算機輔助維修信息管理技術和表面工程技術等。90年代以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著重加強研究裝備戰場搶修技術、電子信息裝備維修技術和飛彈裝備維修技術,使軍事裝備維修技術形成了完整的學科體系。在未來信息化戰爭的作戰需求和新型軍事裝備維修保障的需求牽引下,以及先進制造技術、先進材料技術、信息技術等推動下,軍事裝備維修技術將快速發展。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隨著信息化裝備大量增加和裝備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以信息為主導的裝備維修保障技術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主要包括:裝備狀態監控和故障(損傷)預測技術,基於狀態的維修和預先維修技術,嵌入式e維修技術,自修復(重構、冗餘)自癒合技術,遠程維修保障(衛星、無人機等的遠程測控、診斷與維修)技術,維修作業輔助(攜帶型維修輔助裝置,互動式電子技術手冊)技術,虛擬維修技術,維修機器人技術,全資可視化資源配置與調度技術,維修保障規劃技術等。將能夠顯著提高維修保障質量、效率並減少消耗和對環境影響的各種新材料套用於維修保障領域。例如,更加耐久的表面塗層材料、易維護的隱身材料、對環境更加友好的溶劑、易於修理的合成材料、易於複製的嵌入式微型積體電路晶片和納米材料等。結合維修保障條件,積極套用先進制造技術的成果,發展維修新工藝,是保證維修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途徑。例如,雷射熔覆成型技術,利用高功率雷射聚焦於噴上金屬粉末的零件或基體直至完成修理;雷射噴鍍技術,利用雷射能量沿光纖傳輸使金屬噴鍍到表面上,能夠修復用其他方法不能修的鋁製零件。又如,綠色維修技術的發展,將大大減少維修保障對環境的影響和資源消耗,適應社會持續發展的要求。隨著信息化裝備和信息戰裝備等軟體密集型裝備(軟體密集系統)的大量使用和新概念武器的投入使用,軟體診斷與維護技術,軟體、硬體故障隔離技術,大功率雷射武器維修技術,定向能武器維修技術,電磁武器維修技術,衛星、空間站、太空望遠鏡等航天裝備維修技術將得到大力發展。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