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經濟史

軍事經濟(military economy)是指把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的活動,它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特殊部分,平時用以保障軍事需要或戰爭準備,戰時用以保障戰爭的實施。軍事經濟又是經濟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又是一門與軍事科學、歷史學科有一定交叉的邊緣學科 。因為軍事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特殊組成部分,它既遵循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同時又有與軍事行為緊密相連的特殊運行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經濟史
  • 外文名:military economy
  • 作者:朱德貴
  • 定義:把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的活動
歷史淵源,名詞解釋,研究對象,學科分類,

歷史淵源

何謂“軍”?《說文》曰:“圜圍也。四千人為軍。從車,從包省。軍,兵車也。”《國語·齊語》:“萬人為一軍。”韋昭註:“萬人為軍,齊制也。”《文選·張衡〈西京賦〉》:“五軍六師,千列百重。”李善註:“《漢官儀》:‘漢有五營。’五軍,即五營也。”此處謂之軍隊編制單位;《左傳·成公十六年》:“宋、 齊、 衛皆失軍。”俞樾《群經平議·左傳二》:“軍者,謂營壘也。”《國語·吳語》:“王乃之壇列,鼓而行之至於軍。”韋昭註:“軍,所軍之地也。”此意為兵營、軍營;《左傳·桓公八年》:“楚子伐隨,軍於漢淮之間。”韓愈《元和聖德詩》:“出師征之,其眾十旅,軍其城下,告以福禍。”此處是指軍隊的屯駐。而“事”是指職責,《說文》曰:“職也。從史,之省聲。”所以,“軍事”指的是有關軍旅或戰爭之事。《史記·律書》云:“會高祖厭苦軍事,亦有蕭張之謀,故偃武一休息,羈縻不備。” 柳宗元《祭李中丞文》云:“發跡內史,參其軍事。”“經濟”在文獻中表示經世濟民之意。《晉書·殷浩傳》曰:“足下沈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袁郊《甘澤謠·陶峴》:“峴之文學,可以經濟;自謂疏脫,不謀宦遊。”梅堯臣《汴渠》:“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從哲學高度來講,它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關係的總和,是政治、軍事等上層建築賴以建立起來的基礎。

名詞解釋

軍事經濟(military economy)是指把經濟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的活動,它是國民經濟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平時用以保障軍事需要或戰爭準備,戰時用以保障戰爭的實施。軍事經濟又是經濟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又是一門與軍事科學、歷史學科有一定交叉的邊緣學科 。因為軍事經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特殊組成部分,它既遵循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同時又有與軍事行為緊密相連的特殊運行規律。

研究對象

軍事經濟是研究軍事經濟資源配置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軍事經濟資源配置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軍事經濟不同於一般非軍事經濟的特殊性表現在許多方面:軍事經濟直接為國家的政治服務,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和階級性;軍事經濟隨戰爭的出現而出現,為滿足戰爭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並隨著私有制和戰爭的消亡而消亡;軍事經濟的運動過程雖然也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但軍用產品的交換與分配通常是軍隊與國家直接管理的;軍事生產產出的是國家安全,軍事消費從總體上講是一種純粹的資源消耗;軍事經濟發展具有較大的伸縮性,因為軍事經濟發展受戰爭與和平交替發展影響,呈現時而收縮時而擴張的長期發展態勢並與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由於戰爭的突發性、殘酷性和軍事行動的高度統一性,軍事經濟管理必然要求高度的集中統一。

學科分類

從歷史學學科分類來講,軍事經濟史又是一門專門史,它是軍事史與經濟史相結合的一門新學科。
歷史上各政權的變化相應地對軍事經濟資源的需求發生著潛在的影響,不同區域不同政權對軍事經濟資源的配置發生著此消彼長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經濟史研究的角度給予解答。同時,不同國家不同區域內部軍事經濟資源的配置與其政治、經濟、軍事的狀況和歷史發展趨勢亦是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因此,軍事經濟史是一門歷史學、經濟學和軍事學相互融合的交叉學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