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素
軌道高度
軌道高度越高,壽命也越長。高度超過1000公里的衛星,壽命可能達千年以上。高度在160公里的衛星, 軌道壽命只有幾天甚至幾圈。影響大氣阻力的因素比較複雜,衛星的壽命往往難以準確計算。大橢圓軌道(
近地點數百公里,遠地點近10萬公里)、離地球很遠的軌道(近地點5百公里,遠地點幾十萬公里)都不是近地軌道,僅用大氣阻力來計算時,它們的軌道壽命是很長的,而實際壽命有時也很短。這是太陽引力和月球引力作用的結果。在這些引力作用下,近地點高度有時會連續下降,致使衛星進入稠密大氣而燒毀。近地衛星上常裝有小推力發動機,利用推力來抵消大氣阻力,使衛星在完成使命之前不會隕落。壽命取決於月球引力和太陽引力的衛星,通過選擇發射時間和軌道機動的辦法可延長軌道壽命。
空間天氣
高層大氣在太陽
電磁輻射和帶電粒子的作用下有著十分劇烈的變化,是影響太空飛行器軌道和壽命的決定因素。特別是對近地軌道的飛行器來說,高層大氣密度、成分、溫度和壓力等直接影響著它們的軌道定位、軌道衰變速率和在軌壽命,大氣效應更為突出。對於載人航天而言,由於其飛行高度一般在500km以下,軌道受大氣影響更為嚴重。此外,在一次載人
航天任務中,往往需要多次變軌,因而對其軌道預報準確性的要求比一般的太空飛行器更高。在航天史上,曾多次發生由於軌道預報不準確而造成嚴重後果的事例。例如,1979年美國天空實驗室的提前墜落,就是由於實際太陽活動水平比預計的高,引起大氣密度增加,隨之大氣阻力增加,致使軌道衰變速率增加而造成的。又如,地磁暴的發生引起大氣密度增加,造成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軌道急劇衰變,由於提前預報了這種軌道變化,航天員及時採取了措施,才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載人太空飛行器往返過程均需要穿過中高層大氣,中高層大氣風場受對流不穩定等多種因素影響,產生強烈的大氣湍流,會導致
太空飛行器在經過該區域時產生強烈抖動,甚至會偏離預定飛行軌道。此外,在發射和返回時,陣風會改變太空飛行器的姿態和飛行方向,影響正常入軌或按計畫返回。同時,風切變會產生剪下力,造成火箭、飛船等太空飛行器共振破壞。
計算方法
實際衛星軌道壽命的長短要受大氣密度的大小及衛星本身的形狀、重量等參數的影響.由於大氣密度變化很複雜,衛星運動中的姿態有時也不知道,因此確切計算衛星軌道壽命是困難的。
近地軌道太空飛行器的軌道壽命是太空飛行器在大氣阻力攝動下,軌道逐漸衰減.即軌道高度和偏心率變小,最後落入大氣層的總過程時間。軌道壽命方程就是太空飛行器在大氣阻力攝動下的運動方程,即
式中,
,該值反應了太空飛行器特性(C
D為阻力係數,由太空飛行器形狀、結構材料、
飛行姿態等而定,通常取2.2±0.2;S為太空飛行器的有效截面積,取下行方向最大截面,常取太空飛行器表面積的1/4;m為太空飛行器質量)。用上式計算軌道壽命時,必須對不同的b值與不同的ρ值,分別進行計算。對特定的太空飛行器,認為b值是一常數,因此常將b作為單位進行計算,而後用b除,即得真正得軌道壽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