躉姓,百家姓之一。有名人:躉民柏、躉禮。淵源廣泛,疑有官位、職業之氏。今四川省的綿陽市三台縣有躉氏族人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躉姓
- 類型:百家姓之一
- 分布:四川省的綿陽市
- 拼音:dǔn
姓氏讀音,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遷徙分布,姓氏郡望,歷史名人,
姓氏讀音
躉[躉,讀音作dǔn(ㄉㄨㄣ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時期官吏監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躉塢,亦稱躉船,是一種類似駁船、可以浮動而錨著的水面平台,供船舶停泊或旅客和貨物上下船用。
在秦始皇發動統一南方的戰爭中,即廣泛使用躉塢,以確保軍隊和物資的安全運輸。負責監管躉塢的統領,即稱“監躉”,由即有豐富的水文知識與運輸技能、又具有豐富的軍事經驗者承擔。實際上,“監躉”之官稱源於楚國,秦始皇滅楚國後,沿用了該官職稱謂和機構設定,以利在南方水網地區作戰和統治的需要。
在監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監躉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監氏、躉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唐朝時期官吏監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監躉,即躉囚監令,唐高宗李治執政時期所設,在唐朝早期是管理批量囚徒的獄官,主要是戰俘、叛亂民眾等。
在監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躉氏。
第三個淵源
源於職業,出自古代窮苦躉徒,屬於以職業稱謂為氏。
躉徒,亦稱躉夫,是古代上層社會對以運輸業為主的勞苦民眾的蔑稱。
零散的貨物流通運輸者,稱販夫,而成批或大宗物資流通運輸的搬運者,即稱為躉徒、躉夫。
在躉徒、躉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職業稱謂為姓氏者,稱躉氏。
遷徙分布
今四川省的綿陽市三台縣有躉氏族人分布。
姓氏郡望
越嶲郡: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滅蜀以後,由於政治和軍事需要,在蜀地修築城池。臨邛、成都、郫三地土地肥沃、地當要衝,臨邛故地更有鐵礦資源、天然氣井,交通便利,市場繁榮,故秦惠文王於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派蜀守張若主持修築三城(一說張儀亦參與修築事宜)。因臨邛故地素有邛民(邛族)聚居,故取名臨邛。臨邛城店肆林立,規模宏大,城址在今邛崍臨邛鎮。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臨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倉,上皆有屋,而置觀樓射欄。”城的主體為木結構。當時郡縣制尚未普及,臨邛城實為縣的雛形,轄地今崇州、新津、大邑及都江堰一部分等地。歷代演變2300年來,臨邛城飽經滄桑,西漢末期至王莽“新”朝時,城郭損毀,導江卒正(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營建新城,稱為公孫城。自西晉懷帝永嘉六年(公元312年)至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因戰亂不息,臨邛又為僚人所擾,乃將縣治遷移至今崇慶縣境內,凡二百四十年。臨邛縣城,迭遭破壞,又自唐文宗太和三年(公元829年)起至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先後數次被南詔、吐蕃以及吳三桂叛軍等攻陷,州城殘破,滿目荒涼。其間,明憲宗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官府用泥士築成簡陋城垣,歷三十餘年而崩裂。唐武宗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知州李廷詔主持改築,高兩丈,加厚六尺,周長一千四百二十三丈,約九里七分,垛口三千七百座,用石條包砌。城有四門,各門均建城樓。樓檐懸木匾,東曰“東望錦城”;南曰“南挹蔡蒙”;西曰“西寧番倮”;北曰“北跨鶴霧”.又於城之東南角上建“聚奎樓”企求本州文運亨通,科甲綿延。樓上塑“魁墾點斗”泥像,城牆外圍開鑿護城河。明末清初,戰亂頻仍,州城殘破,戶口銳減,常有虎豹出沒,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知州戚延裔捐資助修城垣,民得安居。清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在知州王采珍主持下,大力維修。城周一千六百三十八丈,合九里一分。城開四門,另闢一門於東南角“聚奎樓”下,名“小南門”。除修復城牆外,又補砌女牆垛口一千七百三十八座。東城樓名曰“湧泉樓”, 匾曰“環江沃野”;南為“挹翠樓”,匾曰“崍山擁秀”;西為“鑑湖樓”,匾曰“瑞靄雲吟”,北為“跨鶴樓”,匾曰“靈綿霧嶺”。城貌壯觀,超軼前代。清嘉慶年間,城垣先後發生三次崩裂,均經官署維修完固。此後經歷百餘年直至解放,均未維修。1958年拆除城牆改築圍城公路,但古城輪廓清晰可睹,護城河亦如舊貌。
歷史名人
躉禮:宋朝人。
躉民柏:1950年出生,四川三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