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花節

踩花節

踩花山是苗族傳統節日,是苗家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自由談婚的美好時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菜、踩花節
  • 節日時間: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
  • 節日類型:民族節日
簡介,苗族風情,彝族俐侎人踩花節,“跳花節”也叫踩花節、花坡節,苗族舞蹈起源,

簡介

踩花山 是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桿,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 踩花山 是苗族人民的盛大傳統節日,一般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一、初三、初六這幾天舉辦。凡有苗族居住的各縣,這幾天都要立花桿,舉行隆重的踩花山活動。這既是苗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好時機,也是苗族人民開展文體娛樂活動的重要場所。苗家男女老少,穿金戴銀,從四面八方趕到花桿腳下,吹蘆生、彈響蔑、跳腳架、耍大刀、鬥牛、摔跤斗畫眉、爬花桿。
..

.

苗族風情

每年正月初三是苗族傳統的“踩花節”,在畢節市60多公里,在川滇公路旁的月亮岩鎮大和套樹花山節時,四川、雲南的苗族同胞都要趕來參加節慶,真是熱鬧非凡。這裡的踩花節適逢我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這又給花山增添了更加豐富的內容,使之更加熱鬧。“踩花節”、“跳花節”等活動不僅是苗家青年男女談情說愛,自由談婚的美好時機。每逢“踩花節”或“跳花節”,苗家的男女青年都要佩帶漂亮的首飾,穿上美麗的新裝,雲集花坡場唱情歌、跳蘆笙舞,在邊歌邊舞中各自挑選自己的意中人。苗家小伙抱著蘆笙來到相中的姑娘身邊,互相對歌表達愛慕之情。 對罷情歌,雙雙離開花場到花場附近的石橋上走三遍,叫“踩橋”,表明兩人的愛情如腳下的石橋一般牢固。直到夜幕降臨,兩人依依惜別。每當婚喪嫁娶,赴集踩花之時,各地苗族特別是婦女們都要把她們經過多年辛勞紡織、刺繡、縫製而成的盛裝穿去比美。若你能有機會在此時此刻親臨現場,就會目睹那各式各樣的服裝把整個山頭裝飾得繁花似錦。此種情景,足以使人留戀忘返、久不思歸。
..
.

彝族俐侎人踩花節

活動時間:陰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二月八日(前後三天)。
..
活動情況:節日裡,俐侎男女,各帶情物數件,到聚會地點、打歌唱調,青年人以機會尋找意中人,互贈信物。古歷二月八日這幾天,聚會於溫泉邊,白天洗澡,晚間打歌唱調。
歷史源流:過去為俐侎青年男女尋找伴侶的社交活動。現在作為一種娛樂聚會,也時也有其他族人民眾參加。
流傳地點:幸福鎮幫信村、勐底村。

“跳花節”也叫踩花節、花坡節

“跳花節”也叫踩花節、花坡節,(苗語NGHOUKDAOX,NGHOUKZHAB)是苗族青年男女社會交際的最佳場所,種種歌舞交往伴隨著感情的發展,也在此時表現出來。苗族男女青年們“情歌聲聲傳與男,蘆笙悠悠動女心,跳花節日來相會,山路林蔭繞深情”。“跳花節”是苗族傳統的、最隆重的節日,苗族的節日有地區性的不同,但過苗年的都是一致的。苗族的跳花節是集歌舞、蘆笙、表演、服飾展示、民族文化交流、商品貿易的場所,也是苗族的社會交際集會場所,是苗族大型而統一的節日。苗族跳花節場地全市計有固定花場七處等,“跳花節”的時間各地有所差別,亮岩鎮核桃樹花場(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五舉行)、阿市苗族彝族鄉阿市花場(農曆七月初七舉行)、燕子口鎮大南山花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八寨鎮八寨坪花場(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五舉行)、龍場營鎮箐口花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水箐鎮小乾河花場(農曆五月初五舉行)、岔河鎮戈樂花場(農曆正月初十舉行)。
素稱萬人花場的亮岩鎮核桃樹花場,距山區60公里,位於川黔滇三省交界處的川滇公路703縣道(原321國道)路旁。參加的人員都是同一服飾、土語,川黔滇三省臨近的苗族同胞來參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年一度的“跳花節”,一年比一年熱鬧,不但是苗族來參加跳花節,而且還有漢、彝、白、蒙、回等民族也參加了跳花節,現在的“跳花節”已經是各族人民團結進步、平等繁榮、和諧的民族大團結的節日。
苗族的音樂、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一提到苗家誰也不會不聯想到他們美麗的服裝、活躍的舞蹈、動人的唱歌。苗族音樂,內容豐富,曲調委婉,節奏明快,格調清新,風格獨特。主要有獨唱、對唱、合唱、說唱等形式。演唱時,不需道具、布景、伴奏,都是以不同的方言和不同的曲調進行演唱,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風格。苗族的音樂有民歌、蘆笙(苗語GHENGX)、嗩吶、木葉、簫、口弦樂曲等。每類樂曲又各有若干種,同種類又存在地區差別,同一地區又因歌詞內容、演唱場合和歌唱方式有所不同,又有不同的曲調。

苗族舞蹈起源

苗族舞蹈起源很早,以蘆笙為伴奏的舞蹈稱蘆笙舞,是苗族的主要舞蹈形式。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樂器是蘆笙,最有代表性的舞蹈也是蘆笙舞。蘆笙舞的舞步形式複雜多變,豐富多彩。大致可分為獨舞、雙人舞和群舞等幾種類型。以集體舞的場面最熱烈,而且獨舞和雙人舞的技巧最複雜。蘆笙獨舞集一切蘆笙舞技巧於一身,以川黔滇方言的小蘆笙舞的技巧最為典型。如在苗族傳統的跳花節,表演者要吹笙爬上花桿,取下桿頂物件。下到離地五尺處,要翻筋斗落地,期間笙聲不斷,可謂奇特。這種驚險的表演形式很多,有“倒立、踩雞蛋、肩上托人、翻板凳、走竹桿、旋方桌、滾水碗”等。既表現嫻熟的技巧,又表現出頑強的精神。苗族蘆笙舞是豐富多彩的,曲牌多,舞步美,普及廣,技巧高,特色濃郁。各支系的蘆笙舞曲調有差異,蘆笙舞也有差異,可謂各有千秋,風采各異。苗族的蘆笙大多在各個節日舉行,極富民眾性。蘆笙是苗族音樂的表現載體,是苗家人創造的樂器。當你走進苗族蘆笙的世界,就會肅然起敬,驚嘆不已。可謂“參差六竹管,長聲宏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隨節旋,吹去別促緩,苗女共苗男,明月花山滿”,它是苗族人民的靈魂寄所。苗族吹木葉,歷史悠久,木葉的發音,極其高昂、自由。雖是很單純,卻很高爽,大有秋高氣爽。如用三四個人合奏,特別悅耳。假使走到苗寨去,隨時都聽得著苗家人用木葉吹著他們的情歌曲調。苗族青年時常用它來作傳遞愛情的交際工具,現己由民間娛樂搬上藝術舞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