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外科》是1998年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0899140
- 頁數:456
- 定價:22.00元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9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 容 提 要
本書共分18章,前5章介紹踝關節的解剖、生物力學、檢查、踝關節損傷的分類。後13章系統地介紹踝關節各類損傷及骨病的機理、診斷和治療。在治療方面,詳細地介紹了每種損傷的非手術療法、手術治療的適應症及具體方法。本書對踝關節的閉合性損傷、開放性損傷、陳舊性損傷、韌帶及周圍組織損傷,兒童踝關節骨骺損傷、骨病、先天性畸形等分別予以闡述。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側重於臨床實用,力求深入淺出,觀點新穎,條理清楚,圖文並茂,適宜於廣大骨科醫生閱讀。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踝關節的臨床解剖
第一節 踝關節的骨性結構
一、脛骨下端
二、腓骨下端
三、距骨
第二節 踝部關節
一、踝關節
二、下脛腓聯合
第三節 踝關節韌帶及關節囊
一、踝關節韌帶
二、關節囊
三、深筋膜
四、肌腱與滑膜鞘
第四節 踝部血管及神經
一、踝部血管
二、踝部神經
第五節 踝關節的運動與穩定性
一、踝關節的運動
二、踝關節的穩定性
第二章 踝關節的生物力學
第一節 生物力學在骨科的套用
一、骨對應力的適應性
二、用於骨折治療的研究
三、脊柱生物力學
四、關節與骨骼肌的生物力學
五、生物力學與骨傷科疾病的關係
第二節 踝關節的生物力學
一、足踝部對步行活動的影響
二、踝關節轉動軸
第三節 關節退行性變
一、關節軟骨的生物力學性質
二、關節軟骨的潤滑及磨損
三、軟骨變性的生物力學
四、生物力學在治療骨關節病的套用
第四節 骨折癒合的機理
一、骨折癒合過程
二、骨折治療中的適應性與生物力學
第五節 小夾板外固定治療骨折的力學原理
一、布帶的約束力
二、夾板的彈性固定力
三、壓墊的效應力
四、肌肉收縮力
五、骨折治療中的生物力學研究
第三章 踝關節臨床檢查
第一節 一般檢查
一、望診
二、觸診
三、運動範圍
四、測量
五、肌力測定
第二節 踝足部特殊檢查
一、踝足部特殊試驗
二、踝足部病理反射
三、踝足部周圍血管檢查
第四章 踝關節X線檢查
第一節 正常踝關節周圍軟組織的X線解剖及變化
一、踝關節前脂肪層
二、踝關節後脂肪層
三、關節囊內、外出血的X線徵象
四、踝關節損傷時軟組織X線改變的意義
第二節 正常踝關節X線解剖
一、正位攝片
二、側位攝片
三、功能位攝片
第三節 踝關節特殊位攝片
一、踝穴攝片
二、斜位攝片
三、應力位攝片
四、斷層攝片
第四節 踝關節病變的基本X線表現
一、骨質疏鬆
二、骨質硬化與增生
三、骨膜增生
四、骨壞死
五、骨質及關節破壞
六、關節強直
七、肥大性關節炎
八、關節周圍腫脹及積液
第五節 骨折癒合過程中的X線徵象
一、骨折癒合過程中的兩種成骨方式
二、骨折癒合過程中的X線表現
第六節 踝關節造影
一、適應症與禁忌症
二、造影方法
三、造影結果
第七節 CT及MRI檢查
第五章 踝關節損傷的分類
第一節 Ashhurst分類法
一、外展型
二、外旋型
三、內收型
四、垂直壓縮型
第二節 Lauge-Hansen分類法
一、旋前外展型
二、旋前-外旋型
三、旋後-內收型
四、旋後-外旋型
五、垂直壓縮型
第三節 Danis-Weber分類法
第四節 其他分類方法
第六章 踝關節骨折脫位
第一節 治療方法的選擇
一、閉合復位
二、手術復位
第二節 旋後-內收型骨折
一、損傷機理
二、分度
三、診斷
四、治療
第三節 旋後-外旋型骨折
第四節 旋前-外旋型骨折
第五節 旋前-外展型骨折
第六節 脛骨下端骨折
一、脛骨遠端垂直壓縮性骨折
二、脛骨前唇骨折
三、脛骨後唇骨折
四、踝關節塔門型骨折
第七章 踝關節開放性骨折脫位
第一節 清創術
一、正確認識開放性傷口
二、清創術
第二節 骨折內固定
一、踝關節開放性骨折脫位的分類
二、合理使用內固定
第三節 閉合傷口
一、直接縫合
二、植皮消滅創面
三、延期閉合傷口
第四節 骨科感染與抗感染治療
一、骨科感染的病原菌
二、藥敏試驗及抗生素的合理套用
第五節 中藥在骨科治療中的套用
一、初期內治方法
二、中期內治方法
三、晚期內治方法
第八章 踝關節韌帶損傷
第一節 三角韌帶損傷
一、診斷
二、治療
第二節 外側韌帶損傷
一、損傷機理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九章 下脛腓聯合分離
第一節 下脛腓聯合的生理功能
一、維持下脛腓聯合的韌帶
二、下脛腓聯合的運動
三、下脛腓聯合的功能
第二節 下脛腓分離的產生過程
一、實驗過程
二、下脛腓分離的條件
第三節 下脛腓分離的診斷
一、臨床檢查
二、X線檢查
第四節 下脛腓分離的治療
一、閉合手法整復
二、手術治療
第十章 踝關節陳舊性骨折
第一節 踝關節手術入路
一、前側手術入路
二、前外側手術入路
三、外側手術入路
四、外側長弧形手術入路
五、後側手術入路
六、後內側手術入路
七、後外側手術入路
八、內側手術入路
第二節 踝關節陳舊性骨折手術復位
一、陳舊性雙踝骨折
二、陳舊性三踝骨折伴距骨後脫位
三、骨折不癒合
四、骨折畸形癒合
第三節 踝關節骨性關節炎
一、診斷
二、治療
第四節 踝關節融合術
一、脛骨前滑槽植骨踝關節融合術
二、經躁關節外側融合術
三、經踝關節內側融合術
四、踝關節加壓融合術
五、踝關節植骨加壓融合術
六、經後路踝關節融合術
第五節 人工踝關節置換
一、適應症
二、禁忌症
三、手術方法
四、併發症
第六節 踝關節非功能位強直矯形術
第十一章 兒童踝關節骨骺損傷
第一節 踝關節骨骺損傷與骨生長的關係
第二節 骨骺損傷分類
第三節 骨骺損傷的診斷
一、兒童關節部位損傷病史
二、X線片檢查
三、臨床檢查
第四節 骨骺損傷的治療
第五節 骨骺損傷的預後
第六節 踝關節骨骺損傷後遺症及治療
一、踝關節內翻畸形
二、踝關節外翻畸形
三、肢體短縮畸形
第十二章 踝關節周圍組織損傷
第一節 跟腱斷裂
一、損傷機理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二節 創傷性腓骨肌腱滑脫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三節 足球踝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四節 跟腱滑囊炎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五節 踝管綜合徵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六節 跗骨竇綜合徵
一、診斷
二、治療
第十三章 距骨骨折與脫位
第一節 距骨脫位
一、距骨周圍脫位
二、距骨全脫位
第二節 距骨骨折
一、距骨頸骨折
二、距骨體骨折
三、距骨後突骨折
第三節 距骨缺血性壞死
一、距骨產生缺血壞死的變化過程
二、診斷
三、治療
第十四章 踝關節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一、病因
二、病理
三、臨床表現
四、X線表現
五、診斷
六、鑑別診斷
七、治療
第二節 化膿性踝關節炎
一、病因
第三節 游離皮瓣移植術後處理
一、吻合血管術後的“三抗”治療
二、游離組織移植後的觀察及護理
第四節 修復踝關節皮膚缺損常用的皮瓣
一、小腿內側皮瓣
二、小腿外側皮瓣
三、足背皮瓣
四、小腿前外側皮瓣
五、足外側皮瓣
六、足底皮瓣
七、髂腹部皮瓣
第五節 踝部離斷的再植
一、踝部離斷再植的手術指征
二、踝關節離斷的再植手術
第一章 踝關節的臨床解剖
第一節 踝關節的骨性結構
一、脛骨下端
二、腓骨下端
三、距骨
第二節 踝部關節
一、踝關節
二、下脛腓聯合
第三節 踝關節韌帶及關節囊
一、踝關節韌帶
二、關節囊
三、深筋膜
四、肌腱與滑膜鞘
第四節 踝部血管及神經
一、踝部血管
二、踝部神經
第五節 踝關節的運動與穩定性
一、踝關節的運動
二、踝關節的穩定性
第二章 踝關節的生物力學
第一節 生物力學在骨科的套用
一、骨對應力的適應性
二、用於骨折治療的研究
三、脊柱生物力學
四、關節與骨骼肌的生物力學
五、生物力學與骨傷科疾病的關係
第二節 踝關節的生物力學
一、足踝部對步行活動的影響
二、踝關節轉動軸
第三節 關節退行性變
一、關節軟骨的生物力學性質
二、關節軟骨的潤滑及磨損
三、軟骨變性的生物力學
四、生物力學在治療骨關節病的套用
第四節 骨折癒合的機理
一、骨折癒合過程
二、骨折治療中的適應性與生物力學
第五節 小夾板外固定治療骨折的力學原理
一、布帶的約束力
二、夾板的彈性固定力
三、壓墊的效應力
四、肌肉收縮力
五、骨折治療中的生物力學研究
第三章 踝關節臨床檢查
第一節 一般檢查
一、望診
二、觸診
三、運動範圍
四、測量
五、肌力測定
第二節 踝足部特殊檢查
一、踝足部特殊試驗
二、踝足部病理反射
三、踝足部周圍血管檢查
第四章 踝關節X線檢查
第一節 正常踝關節周圍軟組織的X線解剖及變化
一、踝關節前脂肪層
二、踝關節後脂肪層
三、關節囊內、外出血的X線徵象
四、踝關節損傷時軟組織X線改變的意義
第二節 正常踝關節X線解剖
一、正位攝片
二、側位攝片
三、功能位攝片
第三節 踝關節特殊位攝片
一、踝穴攝片
二、斜位攝片
三、應力位攝片
四、斷層攝片
第四節 踝關節病變的基本X線表現
一、骨質疏鬆
二、骨質硬化與增生
三、骨膜增生
四、骨壞死
五、骨質及關節破壞
六、關節強直
七、肥大性關節炎
八、關節周圍腫脹及積液
第五節 骨折癒合過程中的X線徵象
一、骨折癒合過程中的兩種成骨方式
二、骨折癒合過程中的X線表現
第六節 踝關節造影
一、適應症與禁忌症
二、造影方法
三、造影結果
第七節 CT及MRI檢查
第五章 踝關節損傷的分類
第一節 Ashhurst分類法
一、外展型
二、外旋型
三、內收型
四、垂直壓縮型
第二節 Lauge-Hansen分類法
一、旋前外展型
二、旋前-外旋型
三、旋後-內收型
四、旋後-外旋型
五、垂直壓縮型
第三節 Danis-Weber分類法
第四節 其他分類方法
第六章 踝關節骨折脫位
第一節 治療方法的選擇
一、閉合復位
二、手術復位
第二節 旋後-內收型骨折
一、損傷機理
二、分度
三、診斷
四、治療
第三節 旋後-外旋型骨折
第四節 旋前-外旋型骨折
第五節 旋前-外展型骨折
第六節 脛骨下端骨折
一、脛骨遠端垂直壓縮性骨折
二、脛骨前唇骨折
三、脛骨後唇骨折
四、踝關節塔門型骨折
第七章 踝關節開放性骨折脫位
第一節 清創術
一、正確認識開放性傷口
二、清創術
第二節 骨折內固定
一、踝關節開放性骨折脫位的分類
二、合理使用內固定
第三節 閉合傷口
一、直接縫合
二、植皮消滅創面
三、延期閉合傷口
第四節 骨科感染與抗感染治療
一、骨科感染的病原菌
二、藥敏試驗及抗生素的合理套用
第五節 中藥在骨科治療中的套用
一、初期內治方法
二、中期內治方法
三、晚期內治方法
第八章 踝關節韌帶損傷
第一節 三角韌帶損傷
一、診斷
二、治療
第二節 外側韌帶損傷
一、損傷機理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九章 下脛腓聯合分離
第一節 下脛腓聯合的生理功能
一、維持下脛腓聯合的韌帶
二、下脛腓聯合的運動
三、下脛腓聯合的功能
第二節 下脛腓分離的產生過程
一、實驗過程
二、下脛腓分離的條件
第三節 下脛腓分離的診斷
一、臨床檢查
二、X線檢查
第四節 下脛腓分離的治療
一、閉合手法整復
二、手術治療
第十章 踝關節陳舊性骨折
第一節 踝關節手術入路
一、前側手術入路
二、前外側手術入路
三、外側手術入路
四、外側長弧形手術入路
五、後側手術入路
六、後內側手術入路
七、後外側手術入路
八、內側手術入路
第二節 踝關節陳舊性骨折手術復位
一、陳舊性雙踝骨折
二、陳舊性三踝骨折伴距骨後脫位
三、骨折不癒合
四、骨折畸形癒合
第三節 踝關節骨性關節炎
一、診斷
二、治療
第四節 踝關節融合術
一、脛骨前滑槽植骨踝關節融合術
二、經躁關節外側融合術
三、經踝關節內側融合術
四、踝關節加壓融合術
五、踝關節植骨加壓融合術
六、經後路踝關節融合術
第五節 人工踝關節置換
一、適應症
二、禁忌症
三、手術方法
四、併發症
第六節 踝關節非功能位強直矯形術
第十一章 兒童踝關節骨骺損傷
第一節 踝關節骨骺損傷與骨生長的關係
第二節 骨骺損傷分類
第三節 骨骺損傷的診斷
一、兒童關節部位損傷病史
二、X線片檢查
三、臨床檢查
第四節 骨骺損傷的治療
第五節 骨骺損傷的預後
第六節 踝關節骨骺損傷後遺症及治療
一、踝關節內翻畸形
二、踝關節外翻畸形
三、肢體短縮畸形
第十二章 踝關節周圍組織損傷
第一節 跟腱斷裂
一、損傷機理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二節 創傷性腓骨肌腱滑脫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三節 足球踝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四節 跟腱滑囊炎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五節 踝管綜合徵
一、發病原因
二、診斷
三、治療
第六節 跗骨竇綜合徵
一、診斷
二、治療
第十三章 距骨骨折與脫位
第一節 距骨脫位
一、距骨周圍脫位
二、距骨全脫位
第二節 距骨骨折
一、距骨頸骨折
二、距骨體骨折
三、距骨後突骨折
第三節 距骨缺血性壞死
一、距骨產生缺血壞死的變化過程
二、診斷
三、治療
第十四章 踝關節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一、病因
二、病理
三、臨床表現
四、X線表現
五、診斷
六、鑑別診斷
七、治療
第二節 化膿性踝關節炎
一、病因
第三節 游離皮瓣移植術後處理
一、吻合血管術後的“三抗”治療
二、游離組織移植後的觀察及護理
第四節 修復踝關節皮膚缺損常用的皮瓣
一、小腿內側皮瓣
二、小腿外側皮瓣
三、足背皮瓣
四、小腿前外側皮瓣
五、足外側皮瓣
六、足底皮瓣
七、髂腹部皮瓣
第五節 踝部離斷的再植
一、踝部離斷再植的手術指征
二、踝關節離斷的再植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