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墟尋城》是許宏創作的文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5月。
該書條分縷析古代墟與城的況貌,從中權衡、思考上古歷史,揭示中國古代城邑、城市遺址的特質。作者用豐富的考古語言,生動還原了中國古代城市建造的發展、壯大歷史。由衷的話語,道出了一代考古人的心聲,字里字外洋溢出的文化熱情,更是令人肅然起敬。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踏墟尋城
- 作者:許宏
- 文學體裁:文集
- 首版時間:2021年5月
- 字數:17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踏墟尋城》收錄作者二十餘篇解讀早期中國“城”的隨筆,其中既有關於古代城市考古的學史回顧,如《始創期的高度:20世紀上半葉中國城市考古述評》,十分細緻嚴謹;亦有從考古材料出發對軌跡的探索和解析,如《古都排水系統的千年流變》,良多見地和思考。該書配有多幅考古城址圖,可謂圖文並茂。在書中,作者對中國古代的遺墟、遺城展示的特質進行揭示,處處彰顯著學術精神上的堅守:“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獲知真相,但仍懷著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執著。”
作品目錄
自序 | ||||
概念方法 關於城市概念與起源問題的幾點思考 早期城址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再論城市(都邑)是文明時代到來的標誌 城·都城·城郭·城牆 國保單位中先秦城址命名檢討 | 學史回觀 始創期的高度:20世紀上半葉中國城市考古述評 學者徐苹芳的古代城市探索 | 軌跡探索 大都無城 城市視角下的中原早期文明 論夏商西周三代城市之特質 都邑變遷與商代考古的階段劃分 “大都無城”的餘緒 春秋戰國時期城市的形態及其社會意義 古都排水系統的千年流變 | 城址解析 關於石峁遺存年代等問題的學術史觀察 曲阜魯國故城之再研究(節選) 燕下都營建過程的考古學考察 小議金昌三角城的歷史位置與特質 | 光啟論壇 考古學所見東亞大陸的城市緣起 |
作品鑑賞
《踏墟尋城》從“概念方法”“學史回觀”“軌跡探索”“城址解析”等五個維度,分別對城市、國家、文明的內涵和外延,進行了精細化的講解,對古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脈絡,從整體上予以了清晰地還原。作者認為:城市,是文明時代特有的、與國家相應的高級聚落形態,是國家的物化形式。而國家,則是文明時代特有的社會組織形式,存在有強制性的統治與管理機構(權力中心)的社會。至於文明,無論是在英語還是拉丁語中,它都有著城邦、國家的含義。因此,城市、國家、文明,三者既相互關聯,在內在邏輯上又存在著某種遞進。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世界各區域早期文明史的研究,許宏發現最初的古代城市,無一例外都是權力中心。中國的情形更是如此,先秦時期,許多城市的政治、軍事職能一直占據絕對地位,經濟職能則不斷增強。
《踏墟尋城》從“聚落”到“城”再到“城市”,詳細評述了古代早期城市的形成過程。那時的城市,在考古意義上,往往表現為大型夯土建築,包括宮廟基址、祭壇等禮儀性建築,還有城垣和壕等等。在政治意義上,則主要表現為,早期城市(都邑)就是人口相對集中、居民成分複雜的國家權力中心。隨著城市的大規模崛起,就為一個國家的繁榮、文明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通過考察古城遺址,作者認為,城市的出現與國家和文明社會的出現是同步的。所以說,探究一座城市,可以從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不同方面的表現,大致了解一個國家的概貌,進而管窺那個時代的文明程度。
在該書中,作者結合史料和田野調查,為讀者梳理出中國古代都城布局演進的精細圖譜。中國都城經歷了四個不同的嬗變階段。第一個時期,是二里頭(約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20年)至西周時代,以“大都無城”為主流。所謂“大都無城”,就是龐大的都邑一般不設外郭城,且疏於設防。第二個時期,是春秋戰國時代,防禦性城郭興於亂世,各國出於軍事目的,紛紛築牆建堡,彼時的都城初步具有了防禦的功能。第三個時期,秦至東漢時代,開啟了“大都無城”的新階段。為了追求城市規模,彰顯大國氣度,各國開始把都城修得高大巍峨,而取消了外郭城的設定。第四個時期,三國至明清時代,進入到“後大都無城時代”。在那個漫長的封建時期,城郭齊備了,還建立起了縱貫整個都城的大中軸線和嚴格意義上的里坊制度,這與此前“大都無城”的格局形成了鮮明對比。作者進一步歸結指出,依城郭形態的不同,可以將整箇中國古代都城史劃分為兩個大的階段——實用性城郭階段和禮儀性城郭階段。實用性城郭階段,城郭的建立與否,主要取決於當時的政治、軍事、地理等諸多因素。而禮儀性城郭階段,則出現了帶有大中軸線的禮儀性城郭,因具有權力層級的象徵意義,這讓中國古代都城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