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養護管理

路面養護管理

路面建成通車後,要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使用過程,而在這段時間內,為保證路面的行駛功能,保持通車,必須進行必要的養護和管理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面養護管理
  • 外文名:Pave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 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 學科分類:交通工程
公路養護及其基本任務,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的技術內容,我國公路養護的工程分類及其管理,公路養護措施,

公路養護及其基本任務

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後,相應地要承受行車荷載的作用以及遭受風吹、雨淋、冰雪、凍融、日曬等自然力的侵蝕,這樣必然造成其使用功能和行車服務質量的下降。為延長公路的使用周期,使其保持完好的使用狀況,就必須適時地採取適當的工程技術措施,一方面堅持日常保養,及時修復損壞部分,經常保持公路完好、暢通、整潔、美觀,另一方面周期性地進行預防性大中修,並逐步改善公路的技術狀況,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和抗災能力。這種保持和改善公路使用狀況的工作就是我們所指的公路養護。
公路養護工作的基本任務歸納起來有以下四點:
(1)堅持日常保養,及時修復損壞部分,使公路及其沿線設施的各部分均保持完好、整潔、美觀,保障行車安全、舒適、暢通。
(2)採取正確的工程技術措施,周期性地進行大中修,延長公路的使用年限,以節約資金。
(3)防治結合,治理公路存在的病害和隱患,逐步提高公路的抗災能力。
(4)對原標準過低或留有缺陷的路線、構造物、路面結構、沿線沒施進行改善和增建,逐步提高公路的使用質量和服務水平。

我國公路養護管理的技術內容

公路養護工作必須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不斷積累技術經濟資料,通過套用先進的養護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提高養護技術水平,及時消除導致公路損毀的因素,及時治理病害,套用和推廣先進管理系統,實行病害監控,實現決策科學化,使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公路養護技術管理包括以下內容: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公路技術法規和公路養護、修建技術政策及規章制度,制訂適合當地公路養護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和辦法。
(2)檢查公路各項工程設施的技術狀況,制訂各類養護工程的技術措施和方案,並進行竣工驗收或養護質量評定。
(3)組織公路交通情況調查,系統觀測公路使用情況,掌握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充實和修訂公路路況技術檔案,逐步建立資料庫系統,為有限資金下的養護維修方案決策和道路網系統的規劃研究提供依據。
(4)掌握國內外公路科技發展動態,積極引進、開發、推廣公路養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組織科技交流和培訓專業人才,使養護管理工作規範化、科學化。

我國公路養護的工程分類及其管理

我國的公路養護按其工程性質、規模大小、技術難易程度劃分為小修保養、中修、大修和改善四類,各類養護工程分別包括下列內容:
(1)小修保養工程:對管養範圍內的公路及其工程設施進行預防性保養並修補其輕微損壞部分,使之經常保持完好狀態。它通常是由工區(站)在年度小修保養定額經費內,按月(或旬)安排計畫,經常進行的工作。
(2)中修工程:對管養範圍內的公路及其工程設施的一般性磨損和局部損壞進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復原狀的小型工程項目。它通常是由基層公路管理機構按年(或季度)安排計畫並組織實施的工作。
(3)大修工程:對管養範圍內的公路及工程設施的較大損壞進行周期性的綜合修理,以全面恢復到原設計標準,或在原技術等級範圍內進行局部改善和個別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項目。它通常是由基層公路管理機構或在其上級機構的幫助下,根據批准的年度計畫和工程預算來組織實施的工作。
(4)改善工程:對公路及其工程設施因不適應交通量和載重需要而分期逐段提高技術等級,或通過改善顯著提高其通行能力的較大工程項目。它通常是由省級公路管理機構或地(市)級公路管理機構根據批准的計畫和設計預算來組織實施或招標完成的工作。
除了上述的分類外,對於當年發生的較大水毀等自然災害的公路搶修和修復工程,可另列為專項工程辦理。對當年不能修復的項目,視其規模大小,列入下年度的中修、大修或改善工程計畫內完成。

公路養護措施

在總結國內外養護技術經驗和材料開發的基礎上,公路養護、大修與改建技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封層(Cape Seal):包含套用稀漿封層、新鋪面層處治或碎石封層等的表面處治技術,表面處治用來提供防水錶面並改善防滑性能。
碎石封層(Chip Seal):是一種表面處治技術,首先在面層表面噴灑瀝青(通常使用乳化瀝青),之後立即用集料覆蓋和碾壓。儘管碎石封層經常用作低交通量路面的防滑磨耗層,但石屑罩面主要用來作為無荷載型裂縫的路面的封層或改善防滑性能。
現場冷再生( Cold In-place Recycle-CIR):是路面再生利用的一種方法,對既有瀝青路面進行破碎回收,回收的材料與新結合料拌和,某些情況下,添加一些新集料。再生利用層一般作為新加鋪層的基層(下層)。乳化瀝青比較適用於現場冷再生,必要時可使用軟化劑。
冷銑刨(Cold Milling):一種剷除面層全部或部分材料的工藝,其目的是剷除車轍或表面不平整部分以整平,其後鋪築加鋪層恢復路面路拱或縱斷面,並恢復路面防滑能力。
灌縫(Cracking FiLling):向非工作裂縫填充材料以儘可能減少水的滲入或加強裂縫兩側的結合。工作裂縫是指路面經受顯著的橫向移動產生的裂縫,寬度一般大於2mm。灌縫和填縫有明確的區別。
填縫(Cracking Seal):採用規定的材料,將其填入工作裂縫內,以防止不可壓縮物進入裂縫內和防止水滲入裂縫和下層結構內。
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加鋪層(Dense-grade Asphalt Overlay):使用瀝青作結合料的混合料鋪築的加鋪層,混合料集料級配為密級配。
霧封層(Fog Seal):使用少量水稀釋的慢凝乳化瀝青,用於處治舊瀝青面層灌入小裂縫和表面空隙。
加熱刮松再生(Heater Scarification):一種現場熱再生的工藝,既有瀝青面層被加熱,用刮刺刮松,與再生劑拌和,之後整平壓實。
現場熱再生(Hot In-place Recycling-HIR):一種現場再生工藝流程,將既有瀝青面層加熱,之後用機械將鬆散的既有面層材料與再生劑拌和,拌和時必要的話加入新集料,把拌和好的再生瀝青混合料攤鋪碾壓成型。
改性瀝青微表處(Micro-surfacing):用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作結合料,礦質集料、礦粉、水和其他添加劑按適當比例組成,拌和並撒鋪在瀝青混凝土鋪面上。
改建(Pavement Reconstruction):鋪築與新建路面結構等效的路面,通常包括使用新材料和(或)再生材料徹底清除或更換既有路面結構。
大修(Pavement Rehabilitation):為了延長既有路面的壽命而採取的措施,包括恢復、加鋪或其他能恢復既有路面結構應具備的結構和使用功能的處治措施。
橡膠改性瀝青石屑罩面(Rubberized Asphalt Chip Seal):傳統石屑罩面的一種改進形罩面技術,使用輪胎橡膠或膠乳橡膠改性瀝青替代瀝青作為結合料,目的在於增加瀝青的韌性和黏結性。橡膠改性瀝青石屑罩面通常作為防止反射裂縫的加鋪層。
砂封層(Sand Seal):使用細集料製作的瀝青混合料,可用於改善路面的抗滑能力和防止空氣與水侵入路面。
層鋪法表處( SandwiCh Seal):一種表面處治措施,先鋪一層較大粒徑的集料,之後在其上灑鋪乳化瀝青,再用小一級的集料灑鋪封蓋。層鋪法表處常用來封住面層改善抗滑性能。
稀漿封層(Slurry Seal):使用慢凝乳化瀝青、良好級配的細集料、礦粉和水拌制的混合料。用來填封裂縫和舊路面表面,以恢復均勻的表面紋理、防止水與空氣侵入路面並提供抗滑阻力。
瀝青瑪蹄脂碎石加鋪層(SMA Overlay):一種使用瀝青碎石瑪蹄脂材料做的加鋪層。瀝青碎石瑪蹄脂是用瀝青結合料、穩定劑、礦粉、間斷級配集料配製的瀝青混合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