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氹城填海計畫

路氹城填海計畫位於中國澳門氹仔與路環之間,原本為十字門東側海面。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便有一大型填海計畫將氹仔與路環之間的大片海域填海成為陸地,形成現稱的“路氹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路氹城填海計畫
  • 現稱:路氹城
  • 位於:中國澳門氹仔與路環之間
  • 實質:計畫
1960年代路氹連貫公路落成後,該處已半天然半人工地形成土地。公路西側因水流緩慢,形成大遍淺灘,曾出現紅樹林,近路環一側後來更成為垃圾堆填區。公路東側亦形成泥灘,並發展了養蚝業。1990年代澳門政府計畫在該水域填海興建衛星城市,唯90年代末經濟不景,計畫被擱置,填海工程亦始終未有大規模地進行,只有當設施落實興建時,才進行該部份的填海,故淺灘紅樹林亦得以被保存。至澳門回歸時,落成的設施只有蓮花大橋、路氹城邊檢站、路環小型賽車場及皇庭海景酒店。
澳門博彩業開放後,路氹城被重新定位發展旅遊博彩業,多間博彩企業在路氹城投資興建旗艦酒店,另一方面,政府為配合2005年東亞運動會舉行,在路氹城興建多個體育場館,包括澳門蛋澳門國際射擊中心等,路氹城兩側的填海(或土地平整)工程正式展開,路氹濕地亦正式消失。
2007年,政府在路氹城東面機場大馬路旁增設建築物料堆填區,由於沒有徹底清理海底淤泥,機場與堆填區之間的淤泥,向跑道南聯絡橋滑移,使機場淺灘擴大,引來鳥類覓食,危及飛機安全。
路氹城的出現,把兩個原本獨立的氹仔和路環兩島連成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