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領域信息交換方法與技術(第二版)

跨領域信息交換方法與技術(第二版)

《跨領域信息交換方法與技術(第二版)》是2020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戴劍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跨領域信息交換方法與技術(第二版)
  • 作者:戴劍偉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
  • 頁數:456 頁
  • 定價:99 元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214011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跨領域信息交換語義互操作問題,系統剖析了美國國家信息交換模型、日本多層互操作框架通用辭彙表、歐盟電子政務核心辭彙表等信息交換統一語義模型的組成、基本原理及套用方法,研究了跨領域信息交換體系架構,以及信息交換模型描述和校驗、信息交換建模等方法及關鍵技術,並結合美國海事信息共享環境介紹了跨領域信息交換實現方法。本書著重理論、技術與實踐的結合,內容實用、案例豐富、操作性強,可作為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跨領域信息交換的內涵 2
1.2 跨領域信息交換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5
1.2.1 跨領域信息交換面臨的問題 5
1.2.2 跨領域信息交換實現的基本思路 6
1.2.3 跨領域信息交換實現方法 7
1.3 跨領域信息交換體系 15
1.3.1 跨領域信息交換體系結構 15
1.3.2 跨領域信息交換概念模型 17
1.3.3 跨領域信息交換的角色 18
1.3.4 跨領域信息交換的活動 19
1.3.5 跨領域信息交換平台 20
1.4 本章小結 24
第2章 跨領域信息交換技術體系 26
2.1 數據描述方法 27
2.1.1 數據參考模型 28
2.1.2 基於XML Schema的數據描述方法 34
2.1.3 基於JSON Schema的數據描述方法 44
2.2 面向服務的軟體架構 51
2.2.1 面向服務架構特點 52
2.2.2 SOAP Web Services 53
2.2.3 Restful Web Services 54
2.2.4 企業服務匯流排 56
2.3 跨領域信息交換安全技術 57
2.3.1 基於屬性的訪問控制(ABAC) 59
2.3.2 安全斷言標記語言(SAML) 61
2.3.3 擴展訪問控制標記語言(XACML) 63
2.4 本章小結 64
第3章 美國國家信息交換模型簡介 65
3.1 NIEM的產生及發展 66
3.2 NIEM的組成 68
3.2.1 技術架構 68
3.2.2 運用架構 70
3.2.3 管理架構 71
3.3 NIEM套用情況 71
3.3.1 民用方面 72
3.3.2 軍事套用方面 75
3.4 NIEM特點分析 76
3.4.1 開放的信息交換數據模型標準 77
3.4.2 工程化的信息交換解決方案 77
3.4.3 長效的信息交換管理機制 78
3.5 本章小結 78
第4章 美國國家信息交換模型體系架構 79
4.1 NIEM的基本原理 80
4.1.1 NIEM的基本概念 80
4.1.2 NIEM的構建思路 83
4.1.3 基於NIEM的信息交換實施過程 87
4.2 NIEM的結構 89
4.2.1 NIEM的邏輯結構 89
4.2.2 NIEM的物理結構 98
4.3 NIEM的管理體系 99
4.3.1 治理結構 99
4.3.2 主要管理活動 105
4.4 NIEM技術支持體系 108
4.4.1 輔助工具 108
4.4.2 培訓課程 109
4.4.3 技術幫助 110
4.5 本章小結 111
第5章 信息交換數據模型描述及其校驗方法 112
5.1 基本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13
5.1.1 簡單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15
5.1.2 限定描述方法 119
5.1.3 簡單內容複合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22
5.1.4 複雜內容複合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25
5.2 元素和屬性描述方法 128
5.2.1 元素描述方法 128
5.2.2 抽象元素和替代元素描述方法 132
5.2.3 代碼元素描述方法 133
5.2.4 表示元素描述方法 140
5.2.5 屬性描述方法 147
5.3 擴展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49
5.3.1 關聯類型描述方法 150
5.3.2 角色類型描述方法 155
5.3.3 元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61
5.3.4 增強類型描述方法 164
5.3.5 外部標準適配器數據類型描述方法 171
5.4 術語、命名空間描述方法 173
5.4.1 術語描述方法 173
5.4.2 命名空間描述方法 174
5.5 數據模型校驗方法 177
5.5.1 命名與設計規範 177
5.5.2 機器校驗方法 178
5.6 本章小結 181
第6章 信息交換建模方法 182
6.1 信息交換包文檔 183
6.1.1 信息交換包文檔組成 184
6.1.2 信息交換包元數據 191
6.2 信息交換建模過程 193
6.2.1 方案規劃 193
6.2.2 需求分析 196
6.2.3 映射與建模 198
6.2.4 構建與校驗 201
6.2.5 組裝與歸檔 209
6.2.6 發布與實現 210
6.3 信息交換建模工具與運用 211
6.3.1 信息交換建模工具 213
6.3.2 MagicDraw信息交換建模流程 214
6.3.3 Sparx EA信息交換建模流程 231
6.4 本章小結 237
第7章 信息交換實現框架 238
7.1 LEXS簡介 239
7.1.1 LEXS信息交換框架 239
7.1.2 LEXS信息共享環境 241
7.2 LEXS訊息結構與格式 242
7.2.1 訊息結構 242
7.2.2 訊息格式 244
7.3 LEXS主要接口 247
7.3.1 信息發布接口 247
7.3.2 信息搜尋與獲取接口 249
7.4 LEXS套用 266
7.4.1 信息交換建模 267
7.4.2 數據發布 271
7.4.3 數據搜尋 274
7.4.4 數據處理與顯示 276
7.5 本章小結 28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